迷山吊古篇 第七十一章:山中人

穿过密集的水晶,眼前豁然开朗,到处可见植物冒出的根须,横生乱长,如倒挂着的灰褐色丝线。

一股兽类才有腥臭扑面而来,呛得我与和尚赶紧停步。

再往前十几米就是山洞的末端,没有任何出口。

不过要说那里属于山洞,我却没有十足把握,就因为四处不见岩石,而是粘稠的泥浆,与我们所在之处有明显的界限。

深褐色的泥浆,不知是从哪渗进来的,正由顶部和两边缓慢流淌,再汇聚到地下,翻翻滚滚的,形成了一个深渊似的泥潭,却不会向外溢出,十分古怪。

见到这,我猛然想起那些棺材画中,把山中人放逐到一处乌漆墨黑,好似深渊的地方,莫非就是这里?

正自疑惑时,疯婆子已经放下巫铃儿并走过去,伸手在乱麻一样的根须中,拽出一个不大的铜钟。

用护身铁在上面轻敲,发出的嗡嗡声,清脆动听,堪比群鸟齐鸣,悠扬婉转。

和尚在后面直扒拉我,目光一刻不离开那铜钟。

我知道,这家伙又想搞顺手牵羊的勾当,果然是个财迷。

没去理会他,我注视着眼前,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

就在疯婆子敲响第三下后,泥潭竟然猛地朝上鼓了一下,跟着翻滚幅度越来越大,到最后像是开了锅一样,朝四周喷溅,却始终都不会涌到我们这边。

瞧这泥潭不断鼓动,成片喷溅的泥浆,组成一个好似毯子形状的怪物,正一下下挣扎着想要出去,目标就是我们这些不速之客。

见到如此骇人的场景,不免让我想起有关吸血毯的传说。

该传说,来自于云南西部与缅甸接壤的西双版纳。

早在很久以前,那里曾出现过一种,身体扁平似巨大毯子一样的两栖生物。

其露在外面的背部,覆盖了大量墨绿色苔藓,常出现在沼泽或水流低洼处,使猎物以为那就是块随波逐流的浮萍,从而失去戒备心,趁猎物不备,将它们卷住当做食物。

吸血毯底部,全是尖锐的肉刺,端头藏有如蚊子一样吸管。

只要裹紧猎物,无数尖刺扎进它们身体,而后那些吸管齐出,顷刻间就能将猎物吸食殆尽,曾在西双版纳祸害一时。

近些年这东西伤人的传说,大概出现在一九七零年左右。

有一个孩子独自在溪水里玩耍,就被一个绿毯状物体裹缠住了手臂,怎么也挣脱不开,吓得他大声呼救,才引来附近干活的家人。

孩子的父亲赶到后,发现孩子被裹缠住的手臂,变得干枯发紫,甚至还有往身体其他部位扩散的趋势,于是当机立断,挥舞手中的砍刀,硬生生将手臂斩断,这才救了孩子一命。

等到附近村民赶来,再找那绿毯时,已经踪迹皆无。

溪水上,只剩下一条干枯如纸片的断臂,却没有半点血迹。

自那之后,类似的传闻陆续还有,曾引起不小的恐慌。

而关于这种生物的记录,在古籍上也有,就比如唐代作家段成式撰写的《酉阳杂俎》中,就记录过类似的吸血怪物,被称为异虫,由唐代诗人温会的亲身经历改变。

这个故事也曾出现在明朝,张岱撰写的《夜航船》中,只是对它的称谓,变成了百嘴虫。

忽然,爆裂声将我从回忆唤醒,就见泥潭正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深坑,随即慢慢有东西冒了出来,看样子,好像一个裹着厚厚巧克力的橄榄果。

“我去,希瑞变身啦?!”和尚大叫。

没工夫和他疯,我咽了口唾沫,看向一旁的疯婆子,见她一脸的严肃,准知道是正主要出来了。

果然,当那个巨大的“橄榄果”完全浮出泥潭后,表面的“泥”好似浴巾,自动开始剥离,过程中还能清楚地看到里面,有无数粉色肉刺,让我忍不住觉得恶心。

当那些浴巾状的“泥”重新回到泥潭,一个被群蛇缠住的老者,赫然出现在面前,想必这就是传说的山中人了!

此等出场方式真是出人意表,我整个人都傻了,脑中开始想着各种科学解释,却根本没办法对上号。

蛇群很快就发现了我们,一起朝这边看来,高高扬起的蛇头不断晃动,无数蛇信吞吐,发出嘶嘶的声响,令人生惧。这就是那怪味的来源!

连和尚也会害怕,那硕大的身躯整个躲在我背后,在瑟瑟发抖。

“喂,你该不会害怕蛇吧?”我问。

“呸,这么多你不害怕?”和尚还在死要面子,但说话的语调已经发起抖来,“老子就不待见这粘滑的灵怪,你奈我何?”

闻言我只是无声地笑了笑,却没工夫和他多费口舌,于是看向疯婆子问道:“他,真的是山中人?”

仍没有回答,疯婆子又用护身铁敲了一下铜钟,那人的嘴里这才发出一声极低的喘息。随后似乎说了什么,但我拼了命地听,始终没听清一个字。

对方在说完那些话后,好似快要融化,状如枯树皮一样的眼皮,慢慢撩起来,先是看了疯婆子一眼,而后马上就发现了我们。

他笑了,露出一口黑色烂牙,距离这么远,我都能闻道他口腔里散发出的焦臭味。这是常年待在湿热环境下,造成的脾脏热臭。

“有客,还是两个将死之人。”

山中人的语速十分缓慢,嗓音如同铁尺刮铜,简直是刺耳难听。

尽管说的话我能听懂,但口音很怪,不知算是哪个省市的味道,完全没有听过。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