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操之过急

郡守府内。

刘琦才刚刚起床,自制的猪鬃刷还塞在嘴里,刘晔和徐庶已是联袂而来,喜不自胜。

“郎君,大喜,文仲业和纪都督大破宛陵,生俘周瑜、朱桓、蒋钦等将,丹阳郡拿下了!”

徐庶举起手中信使送来的战报。

刘琦吐掉嘴中的牙刷接过帛书,纪灵和文聘二人果然抓住了孙策回援的机会。

“哈哈哈,好,纪灵和文聘要庞士元做军师,可以答应,接下来就要防备孙策垂死挣扎,告诉他们务必小心,稳扎稳守!”

刘琦扫过帛书上的文字笑道。

丹阳拿下,孙策的江东就只剩两郡之地,只要防备得当,江东就不再是威胁,反倒孙策要时刻担心荆州会不会出兵大举进攻。

生俘周瑜更不用说,等于断孙策一臂。

“那我稍后便草拟回书,郎君慧眼识珠,庞士元看来又是一大才。”

刘晔欣喜赞道。

“郎君,还有一事不知你可否注意到,江东仅仅月余就制出了火药,威力虽有所不及,但已然可以使用,而且纪都督还特意指出那人叫左慈。”

徐庶适时一盆凉水浇下来,二人的兴奋劲稍稍散去一些。

江东不过月余就能制出火药,曹孟德说不定也快了。

将来的战场,指不定就要变成火药混战,荆州军的优势也会被削弱。

“郎君,你手中的贤才录中可有记载左慈是何许人也?”

刘晔出言问道,徐庶也望了过来。

这位主公手中的锦衣密谍在太过神秘,他们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朝夕相处都不见有人向郎君汇报消息,偏偏说起有些事时候郎君又都知道些,他们不信,可又不得不信。

“有记录,但并不多,只言此人字符放,是一名方士,精通炼丹之术,行踪飘忽不定。”

刘琦苦思冥想片刻,终于把脑海中对左慈的记录搜刮了出来。

“精通炼丹之术……”

徐庶好似突然想起什么一般看向刘琦:“郎君,庶早年躲避追杀之时,听说那些炼丹方士偶尔会炸炉,是否也是炼出了火药的缘故?”

“应是此理,不过此事无需多虑,一个方士而已,改变不了大局。”

刘琦给此事盖棺定论,对这位左半仙儿后世都传的神乎其神,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史书上也未提过他对历史做出何等改变,还是不能让手下人深纠与此的好。

“唯。”

二人拱手而应。

“元直,子扬,你们以为若是此时回头攻灭孙策,时机是否已到?”

刘琦换了个话题问道。

话一出口,徐庶便率先而答:“回郎君,庶以为时机未到,孙策毕竟还有两郡之地,郎君突袭吴郡不下,足以说明孙氏人心尚存。

若要彻底攻灭江东,必须集荆州全境之力,如此这般把后背暴露给曹孟德实在太过危险。”

“晔也以为元直此言有理,郎君若想彻底灭亡江东,需等待两个时机,其一,江东内乱;其二,北方大乱,曹操腾不出手来关注荆州,任意得其一便是伐江东之机也。”

刘晔点点,深以为然。

两位谋臣皆否认了他此时攻打江东的想法。

刘琦也不再考虑,毕竟现在问起此事,也是给心里定个谱而已。

慢慢来,孙策总比他要着急。

“既然如此,那我与襄阳修书一封,为纪灵文聘二人请功,也把我等在九江屯田一事让阿翁等人知晓。”

……

襄阳。

荆州牧府。

刘表和蔡瑁一道正在后院散步。

收到丹阳传来的捷报,他们二人提心吊胆这么多日,终于也算放下了。

“德珪啊,前日堂议,你可看到邓子义、付公悌几人的脸色,真是大快人心啊。”

刘表看了看东边初升的日头,满面红光看向蔡瑁:“对文聘还有纪灵,对了,还有庞公家那侄子的赏赐都发下去了吧。”

长子着实给他争气,在堂议上狠狠打了求和那几人的脸,自己这腰杆也硬了起来。

“姊夫放心,都发了文书,琦儿争气你我与有荣焉。”

蔡瑁脸色变了变,讪讪而道:“不过我要说件事,姊夫你听了可莫要生气。”

“有话直说!我现在生什么气?”

刘表奇怪看了蔡瑁一眼。

“琦儿好像受伤了,据说是在回寿春时,因为身穿常服只领了几十个亲卫,被守城的世家族兵拦下,受了点轻伤,不碍事。”

蔡瑁瞧了瞧这位姊夫的神色,用最快的速度说完。

偏过头默不作声,等待着刘表的雷霆骤雨。

谁不知道这位刘家麒麟儿,现在是荆州牧的宝贝疙瘩,谁碰都不行。

现在受伤了。

可怜他这个掌管荆州情报之人,不说不行,又偏偏还是亲属。

让他意外的是,等了许久,也未等到刘表生气。

“琦儿这是和我当初入荆州时,遇到一样的情况了,琦儿怎么做的?”

刘表偏过头望着蔡瑁,脑海里不禁回忆起自己当初单骑入荆州的场景。

乡贼遍布,到处都是想要谋害他的乡绅大族。

自己当初不知说了多少好话,做了多少保证,这才赢得了蔡家、蒯家等一众世家支持,招降的招降,平叛的平叛,最终坐上了荆州刺史的位子。

“琦儿当夜就抄了那几人的家,开始清算寿春城内的家族,学起那曹孟德搞屯田了,这几日琦儿的信使应该就快到了。”

蔡瑁把手下人得来的情报尽数说了一遍,心中也不禁泛起嘀咕来。

他这位外甥不是一般人,这么做让他都有些怀疑是不是故意受伤了。

“德珪,你怎么看琦儿这番作为?”

刘表眼中泛出点点精明之色,盯住了自家这位小舅子。

“姊夫,琦儿操之过急了,这般做法有欲盖弥彰之嫌,他想出此法时,贾文和应该不在他身旁,尽管让荆州的世家找不到借口发难,但对琦儿定会有所警惕。”

蔡瑁叹息而道,实话实说。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爹蔡讽早已把此事看的透彻,不过好似铁了心要把宝压在刘琦身上。

“是有些急了,德珪,我们还得再助琦儿一臂之力。”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