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回程

王熙凤且这么一听, 看来黛玉的事贾母是真放在心上了。王熙凤回声道;“老祖宗且放心,此事我早已安排好了;只等着林姑娘到,便引着人住进去。那院子挨着宝钗妹妹的住处, 离您这儿也仅些呢。”贾母听了这话满意的点了点头, 凤哥做事妥帖着。

湘云此时正偎在贾母的怀里, 听到宝玉回来也跟着高兴;后又听及黛玉,更是好奇黛玉。湘云在贾母的怀里扭了扭引起了贾母的注意,湘云问道:“祖母, 黛玉是何人?”贾母看着湘云那双水汪汪的眼里既是期待又是好奇和紧张;心里一软回道:“说来黛玉应该算是你姨姐。你同她应是同年, 黛玉比你长些个月份。”

贾母似逗小猫似的挠了挠湘云的下巴,湘云听到这儿更是眼巴巴的盼着黛玉来了。

宝玉相对去岁又长了一岁,这一年又是在外随北静王和周付历练性子倒是越发的沉稳了。

这算来是宝玉第二次经历送别,只是上一次是他送元春;而此次则是周付送他了。

“老师。”宝玉对着周付真心一拜,“此次一别学生也不知何日能再见老师了。”宝玉的眼眶泛红,这次宝玉成长了。

周付看着自己这个年龄最小的弟子心里感慨万千, 周付门下弟子众多谁曾想最得他心意的是这个最小的弟子;“你且记住我教过你的话, 师傅就不曾离开过。”

宝玉深深的看了眼这位师傅,周付从来都是让他顺着自己的本心去做事。

同周付相处,宝玉从来都是做最纯粹的自己。

周付看了看宝玉身后的车队拍了拍宝玉的脑袋笑道:“时候不早了, 莫要让王爷久等。”宝玉起了身,回身朝北静王走去。

周付看着宝玉离去的身影, 感叹这孩子竟懂事了许多可心里却有一丝遗憾。

忽而宝玉顿住了脚步回身小跑抱住了周付, 周付也自然的张开了手臂拥住了宝玉;宝玉蹭了蹭周付,声音有些哽咽:“师傅记得给我写信, 至少一月一封。嗯...若是师傅忙,一年

一封......不可再少了。”

周付咧开了嘴,感受着小人儿对他的依赖轻轻拍了拍小人儿的后背说道:“好啦, 师傅答应你。快去吧。”

宝玉将自己的眼泪鼻涕全糊到周付的身上,周付也不生气还用衣袖替小弟子将脸擦干净;宝玉三步一回头看着周付终是坐上了那辆回程的马车。

周付站在北境的主城门外看着车队渐行渐远,直到看不见影子也不舍得离开。

周付看着身上脏兮兮揉皱的衣服心里一暖呢喃了一声,到底是个孩子。

宝玉同来时一样,回程也是同北静王同乘一辆车马;而袭人麝月几个丫头应着此次北境之行有功,北静王特许这三个丫头单独乘一辆小马车跟在后面。

三个丫头在北境这段日子虽是过得充足快乐,可京城是她们家的方向也有她们记挂的人,自是欣喜不已。袭人将魏嬷嬷接来,四人同行倒是一路有很多话聊。

北静王几人此行,宝玉和他的几个丫头带给他惊喜连连,这份喜悦在他们返程前也未断过。

麝月不负所托,终于研制出了温度计。

北静王在亲眼看到那温度计之后,并未飞鸽传信将此事报给今上;而是决定带着这些温度计回京之后呈给圣上。

此外,还有秋纹也成功研制出了速食。

北静王头一回看到这速食,首先想到的就是行军的军需品。

自古两军交战,粮草最为重要;更甚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素日打仗也会有专门的车马来运送粮草。这粮草量大,推车吃重推起来费力不说;若是遇到崎岖的路更甚是要运送延后很容易造成军队断粮的情况出现。

更别提交战时若是着了偷袭,仅是一点火星子就能将这些粮草烧去大半。

失了粮草,只怕离败仗也不远了。

可这速食不同。

行军带起来较为轻便,也不知秋纹这丫头用了什么法子,那蔬菜和肉糜竟脱了水轻飘飘的;用热水一泡不足一刻就能涨开恢复原来的样子。吃起来的口感也不差。

北静王舔了舔舌头,想起这速食就看了看马车上坐着的那

壶热水。北静王从马车上的方柜里取出了一油纸包摊开那纸包里头包着一形似面饼之物还有几个小油纸包。

北静王从那方柜里取出一大碗,将面饼放了进去又将那几个小油包拆了花花绿绿的小碎片落进碗里;将那热水灌满面碗。北静王看着那热腾腾的热气期待的搓了搓手。

这速面当真不错!

水溶随手拿了一本书盖在那面碗上,若是圣上看到了书只怕会气得呕血。

那书不是旁的,正是北静王同他软磨硬泡腆着脸讨去的名书。

北静王现下无暇顾及这些,待时候差不多了将那书丢到一旁大口嗦面。

这速面的面饼先炸过的,此时水一泡面条又回到了爽滑弹口的滋味;北静王吃得不亦乐乎,而宝玉在一旁支着脑袋早已见怪不怪了。

自打回程北静王坐了车马,隔三差五便会吃上一碗速面;宝玉有时候在想水溶哥哥将速面一事压了下来会不会是担心知道速面的人多了,水溶哥哥让秋纹秘密研制的那些面就不够吃了?

宝玉认真回想了北静王对他说过的:“这速面若是用到军务上定是非同小可,此事切不可大张旗鼓。!”宝玉看了看如小猫吃到小鱼干的北静王餍足的模样再联想着同他说那番话热血沸腾的北静王。

水溶哥哥就是为了独享泡面才那般说的!

北静王一行人在北境的事迹早已被今上贴了布告昭告天下了;故而北静王等人每行过一处便会受到当地百姓的喜爱和热情招待。

这般一心为国为民之人,如何让人不善待呢?

一行人一路上走走停停等快到京城时也已是五月末了。

贾府的人在府上焦急的等待着。

贾政一早便收了书信,那书信上写着北静王和宝玉已到了京城外的驿站休顿,明日一早便入京。进了京城后,宝玉要先随北静王入宫面见圣上亲受了圣上的封赏;之后才能回府。

贾母等人听宝玉回京后要入宫得赏更是喜的不行,整个贾府也装忙了起来;哪处都是红彤彤的一片喜意。

贾政看着书房送进来

字帖书画,还有一些金扇古籍笑得合不拢嘴。这些多是些知道宝玉要回京旁人送来的礼。贾政命人好生收着记录下来再备着回礼一一送还了这些人。

而黛玉的船此时也靠了岸,“小姐,京城到了。”雪雁挽起了船帘,那掌船的船夫将船停稳妥了后雪雁自那船内搀着黛玉下了船。

同黛玉并排行来的一艘船上下来一中年男子,那男子见黛玉上了岸后开口道:“时候不早了,林姑娘今日且先歇在旅店,我先去一封帖于贾家,也好明日有人来接姑娘。”

那男子望了望黛玉身后跟着的几人吩咐道:“将你家小姐的东西拿好,随东四去旅店。”说罢贾雨村便将黛玉一行人留在岸边自己先离开了。

那东四引着一行人住进了旅店将黛玉一行人安顿好便也离开了。

那先一步离去的男子正是贾雨村。贾雨村给贾府去了帖后便去寻自己在京城的那些旧友攀谈去了。贾雨村手里虽有林如海举荐他的书信,可先一步联络旧友也好为他的将来先铺路。

黛玉启了住处的窗伏在窗沿上看窗下京城的繁华之貌,可心里却是思念远方的林如海。

黛玉想起林如海便眼泛泪花,同她一同来的雪雁见自家小姐伤身便知小姐是想老爷了;遂宽慰道:“小姐怎的又哭了?小姐的身子本就弱可不能站在窗旁吹风。”雪雁扶着黛玉坐下将那窗户关上看着面色不好的黛玉心疼道:“小姐的身子好容易有了些气色,莫要再悲出毛病来;老爷知道了会担心小姐的。”

雪雁提到了林如海,黛玉止了泪。雪雁又取了披风为黛玉系上道,“小姐明日便要去贾府了。夫人说过贾府的老夫人最是疼她了,小姐是夫人的女儿,老夫人自是会宠着小姐了。”

黛玉不语由着雪雁为她抚去眼泪,雪雁叹了声气。她家小姐本是活泼开朗的性格,可夫人去了后小姐的性情大变,变得沉默寡语。小姐终日以泪洗面好不容易将养好的身子又弱了下去,这段时间可急坏了林如海。林如海正到了紧要关头无暇顾上黛玉

,便书了信将黛玉送上京。

一方面是想着黛玉去了贾府舒舒心,另一方面则是有了贾家的庇护,黛玉相对安全些。

“夜深了小姐还是快些歇下吧。”雪雁出声提醒道。

黛玉隔着玻璃窗朝窗外林如海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后解了外披歇下了。

第二日一早,黛玉便被京城街道上的热闹声吵醒。黛玉好奇的打开窗户向下看,那主街道正中行着一队人马,街道两旁的百姓欢呼着,那景象热闹非凡。

作者有话要说:咕咕最近白天忙疯了,回家就是一只呆若木鸡的呆咕。

游戏机都落了一层灰。

(;Д??`)

今天闻到了红烧牛肉面的味道,好香!馋它!!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