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养猪致富路19

章云建被抬走后, 郁锦音开始讲今天会议的主题。

之前已经浪费一些时间门,郁锦音就直接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字当大标题:养猪关键,然后另起一行, 写了“1、养猪的利润”。

她写完便念这一句, 村民倒吸了一口气, “这个正好是我们想知道的!”所有人都瞪大眼睛瞪着郁锦音说利润有多少。

郁锦音眼中闪过一抹笑意, 不吸引人她还怎么讲。

就连坐在那里等着找茬的孙新颖都看着那一行大字说不出话来,毕竟她也好奇。

郁锦音画了一张草图,各种猪饲料配料的占比和养一头出栏猪的花销, 然后给出了估算的价值区间门:

“也就是说咱们投入十五块钱的料草和配料, 就会收获最少30块钱, 扣掉本钱,净赚一半的钱。而这些里面——还要扣掉国家返给咱们的麦麸、肉、布料等等。这是粗略的养。”

有人说:“这么多?”

郁锦音道:“我在自家猪身上投入了三十元,收获了一百零四元。大家还忘了一点,我家的猪只花了六个月的时间门。

“大家以前没有办法解决繁殖的问题现在就能解决了,咱们只要多喂, 猪就壮实, 怀孕后生下的小猪也更容易成活。也就是说六个月的时间门猪成熟了, 我们就可以大胆的让这些猪配种怀崽。

举个例子,六个月长大的母猪立刻配种。那么三个月后母猪再生, 那时候是九月份, 就会小猪仔。小猪仔长大等到年后三月份, 小猪就又能怀了, 这个数字到最后会翻很多倍。不用我再一算, 大家也明白。”

一头猪生五头到十五头小猪,那这就是钱啊!

卖小猪也能很挣钱啊。

村民们听地咋舌,十头猪就要一千元了, 大家听得着急起来,苦日子过怕了,就想知道怎么能够挣到这些钱。

“那我们该怎么做?”

“陈锦锦同志,是不是我们多喂一点,就可以给猪配种了?这真得没有问题吗?如果猪死了、病了可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郁锦音说:“我看过屠宰场里的猪,它的骨盆是这种形状的,开口的尺寸足足头猪胎头的四倍大小,在这种情况下,母猪基本上不可能难产。”

村民:“......”这么一说,有道理。

“陈锦锦同志你看的真仔细,这都能知道。”

“那不可能难产,但是猪生下来还是容易死亡。”

郁锦音解释:“至于死猪,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猪舍大猪和小猪一起喂养,小猪在母猪喂奶的时候,不小心被母猪翻身压死,或者被别的成猪欺负,造成小猪吃不上猪食。

“就算能吃上猪食,那小猪也不能吃和大猪一模一样的猪食,这种事情有概率,可能这头小猪吃大猪的饲料没有问题,但是另一头小猪就不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好给小猪、中猪、大猪喂养不同的猪饲料。同时也要分窝养,中间门隔开。”

村民们弄明白了这个问题,“原来是这样,那我们明白了,陈锦锦同志你再继续讲讲。”

“如果我们使劲喂猪,猪又怀了猪崽,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孙新颖怀疑养猪真得能挣这么多钱?可是陈锦锦那一头猪就卖了一百多块钱,这要是养上十头猪,不就是一千元?

孙新颖已经顾不上挑刺了,她已经被郁锦音的讲课内容吸引了。

她很想知道她接下来还会说什么。

“我们今天的第二个重点便是——‘2、如何在保证增重的前提下降低养猪的本钱。’”

村民又一拍大腿:“这个好。怎么降低?”

“文化人就是不一样啊,说话文绉绉的。”

“养猪还能节约本钱嘛?不是要使劲喂吗?”

“我听迷糊了。”

郁锦音在下面分类三小类来讲这个办法。

“第一个小办法是了解猪的习性,大家可能发现了,夏天的时候,猪长的慢了,这是为什么呢?”

村民们又被这个问题揪住心了。

“哎呀别提了,俺夏天辛辛苦苦的喂的猪,不仅吃不胖还能变瘦。眼看着就瘦了。”

“俺们的也是,是不是太热了?可是俺天天割猪草,夏天割的猪草也比冬天多。为什么它吃也吃了就是不长呢?”

郁锦音:“的确是因为天气太热了。但不是吃多少的问题,是猪消耗的能量太大了。”

郁锦音说完,百姓们虽然不清楚能量是个什么意思但是也能猜出来。

“哎嗨?它天天不动,哪里消耗了?”有人忍不住问。就连大队长和韩书记也好奇,是啊,猪天天不动,吃饱了就躺着睡觉啊!

郁锦音就解释说:“猪在天气热的时候会用增加心跳、加大呼吸、多喝水、多排尿的方式来降低温度,夏天大家喂的是猪草,对猪来说,这种猪草营养不够,在营养不够的前提下,猪每天加大消耗量,再加上天气过热的影响猪进食少了,那么猪必然会变瘦。”

村民们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营养不够!”

“怪不得别人家猪瘦了,陈锦锦同志家的猪都变壮了。”

“所以,俺们该怎么办啊?”

“难不成俺要天天给它扇扇子?那俺还不得累死?”

郁锦音熟练地敲敲课桌,让他们安静下来:“所以夏天猪很容易瘦,大家一定要想办法多降温,用各种手段降温,比如棚户上面增加厚度,给猪的地面垫高,给猪用石头铺就的凉席,用凉水帮猪刷身上。

甚至猪食不要放在太阳下暴晒。采取早晚喂两顿的方法,因为早晚气温凉爽,猪食欲也多。”

村民们听得很仔细,还有人努力的做笔记,不会写得字用拼音,拼音也不会就画画。

最后郁锦音下来逛,看他们的笔记时也很无奈。

就算写给他们,他们也会忘了字念什么,有些人连拼音都没有认全。

那就只能让他们用自己习惯的方式去画了。

时不时有人问一个没听明白的地方,郁锦音重复一下,村民们便认真记下来。

郁锦音有特地走到孙新颖身边看。

孙新颖带着本子笔,记得相当认真,她字迹娟秀,大标题小标题都照着抄下来,里面郁锦音延伸出去讲的内容,她也都争取记下来。

郁锦音不得不夸奖一下她:“孙新颖同志很认真。记得不错,很仔细,会议结束后还有人没记明白,就可以照着她的笔记改一下。”

孙新颖没想到自己会被夸奖。一时间门握着笔,表情有些尴尬,甚至有种被夸奖后的羞涩。

她很快意识到眼前人是情敌,又一盆冷水浇灌下来。

知青们离婚的有很多,但是陈锦锦这样优秀,两人恐怕不会离婚。

想想陈锦锦才多大,十九岁,就有这样的魄力……

郁锦音回到前面小黑板前:“第二个节约的办法是按照配料精细的培养,分阶段喂养。”

郁锦音着重讲解了一下饲料,这个地方每个村民都用笔和纸记下来了各种东西的名称。

不仅要记住名称,还要记住比例。这些东西是最难的,因为要调配。

就连韩书记也说:“考虑到家家户户不可能都安装磨盘,所以我给咱们大队上买了磨盘,就放在麦场上,谁家有需要用的时候,可以拿过去磨。”

这一笔算是帮村民们省钱了。

村民们自然是高兴。

“还有什么办法吗?”

“还是太难了,咱们做不到这么精怎么办。”

“也可以养的粗一些,调配比例都可以调整,不是死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家条件来。但是这几样营养成分都要保证猪每天都要摄取到。”

村民们点点头,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原来还可以这样,那就太好了。”

“这就跟咱们人吃东西一样,要掺和着。”

郁锦音在黑板上写下第三个小标题,“有,不过这个方法还没有实践。我只是提出的一个设想,那就是利用杂交猪来提高猪的品质。咱们大家可能听过一句老话,就是对象的时候尽量找距离远的,这样生下来的后代就聪明。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基因筛选的原因。”

“现在咱们没有基因筛选的条件,但是咱们未来很快就会有给猪杂交的经验。我决定年后就去外地考察一下别的品种的猪,可能会带回来各种品种的小猪,然后开始做实验。所以最后这个方法大家可以暂时忽略。当我给杂交猪配种成功后,我会详细记录每一头杂交猪的各种数据,到时候会把成功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村民们听得一愣一愣的,前面的都能听懂,就是这后面的第三个小标题完全听不懂了。

郁锦音问大家:“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村民们说没有了没有了。

郁锦音便说:“那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的会议内容,第一条,咱们说了养猪的利润问题,就是所养猪精细划分三个阶段......自己配种后,省下的钱,再加上后饲料费用,最后买出的钱,扣掉国家返还给我们的各种料。这个时候我们付出十元,收获的就是二十元、甚至三十元。第二条我们说了如何在保持增重的前提下降低养猪的成本。”

村民们听到这里,觉得利润还算吸引人,因为一年到头挣的工分扣掉口粮后根本剩不下多少钱,能剩下十块钱,那这十块钱就是全年的花销,这样一来就经常饿肚子。如果能多赚三十元,那养猪这件事就要好好琢磨一下了。

如果因为种猪能够多挣钱,那自然是不错的。

郁锦音讲完后说:“再给大家一个关于猪的体重的计算方程式。在食品站时我看有村民的猪不够重就拉来了,如果我们能随时掌握猪的体重,就能判断自己养的猪到底合不合格。”

村民们再次掏出小本本,开始认认真真记录。

郁锦音的白色粉笔在黑板上认真写着,她年轻的身影充满朝气,然而她的表情是那样沉静。仿佛所有的一切,她都已经演练了千遍。

猪的体重=胸围乘以体长除以142\156\162乘以4。郁锦音着重介绍了一下那三串数字的意思,就是不同体重的猪除以不同的数据。

“误差在百分之五以内。如果算出来的数比这个大很多,就证明猪合格了。”

郁锦音说完,村民们犯了难:“哎呀,队长,书记,这看起来好难,俺们根本不会算咋办呢!”

大队长和韩书记一商量,就觉得这件事还是让会计来算,于是让会计把这个公式记下来。

郁锦音老神在在的收起粉笔,微笑:“那么我今天的会议内容就结束了,希望我讲的这些东西,大家多少都能派上用场。”

她淡定的走下讲台,走到专门给她预备的地方坐下。

村民们点点头,那是,饲料很重要,还要分阶段养,猪大棚也要弄一下。

大队长则和韩书记一起带头鼓起了掌,就连台下的孙新颖都不得不承认,这些东西对村民们来说很有用。很多东西都是她没有听说过的,孙新颖也只好为陈锦锦鼓掌。

孙新颖以前一直不愿意正眼看陈锦锦,就是因为陈锦锦没有自己的学历高,没有自己有文化,连眼界也比不上。但是今天的大队会议结束后,孙新颖就改变了这种想法。

促使她做出改变的,除了陈锦锦的学识之外,还有陈锦锦的胆识。

就算让孙新颖自己在大队长和书记以及全村人面前讲话,她也会紧张不好意思。

但陈锦锦完全没有紧张的样子,她说话语气不紧不慢,坐在那里像极了开会开惯了的老干部。怎么会这样呢?

孙新颖当然想不出结果,只会觉得这一切都是遗传自她的家世。孙新颖现在承认陈锦锦的家世比自己的家世好了。她也在这场会议之后决定放弃所有对闻奚华的念头。

她开始觉得闻奚华选择陈锦锦是对的。

就连孙新颖现在都觉得陈锦锦就像个宝贝,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捣鼓出点什么新鲜的东西,今天她讲的这些,应该就是她在实践中的总结吧?

大队长和韩书记又表扬了郁锦音,夸她讲得好,夸她为村民做了贡献。

散会后,村民们讨论着养猪的事情往外走。

袁红玉上前握着女儿的手说:“你的字竟然也写得这样好看了!!!”

郁锦音怔愣了一下,旋即不着痕迹的找了个理由:“是啊,没事就在沙地里练字。闻奚华的字就好,他教了我不少。”

袁红玉这才抬头,看着闻奚华笑了一下。

三人一行慢慢往家的方向走:“你爷爷奶奶就喜欢练大字。要是他们现在看见你写的字,一定会为你感到欣慰的。”

郁锦音便说:“那我手写一封信,再练一张大字,您替我送给爷爷奶奶。”

袁红玉连连点头:“好!”

接下来,便是准备陈锦锦和闻奚华的宴席。

鉴于郁锦音的讲解太细致,太有用,以至于她摆酒宴左邻右舍两家邻居出了好大力气,甚至还拿出自家陈年酿的酒。

还有好多乡亲们送来桌子椅子,或者一把葱一把菜,就这竟然也凑出不少菜来!

郁锦音和闻奚华看着满厨房乡亲们送的菜,干脆决定让闻奚华再动身去镇上买几十斤肉,多做点硬菜请乡亲们尝一尝。

反正钱她手上暂时不缺,反倒是乡亲们,自家穷得吃不起饭,还给她送来一把把的菜,谁不知道这一把野菜,那一把野葱,可能就是百姓家一天的蔬菜了。

闻奚华直接去隔壁队上借拖拉机,正好有去镇上的他便也跟着去了。

直接买回来半扇猪肉,他还差点忘了买鞭炮,于是又在供销社买了六大串鞭炮。

两个主厨的大娘并着陈锦锦的妈妈一起在厨房里忙碌。

今天腌制好切好,明天正式起来做。

第二天一大早,村子里的鞭炮响起来了。

平日里不敢在郁锦音家里放肆的小孩子们争相围在郁锦音周围讨厌好吃的。

郁锦音还备了好多红包。

有一分钱的,两分钱的,运气好的还有五分钱。

也没有什么仪式反正看着眼生的没有领过钱的,都会用红纸包一份给孩子们。

“娘!我领到钱啦!!”

“新娘子给红包啦!”

“我的是五分钱!”

“我的是一分钱!”

“我的两分钱!”

大人也跟着像是过年了一样高兴,虽然两天后也过年,但是两天后没人给他们发红包呀!

一分钱也是钱,能在供销社买个小果冻,孩子们能高兴好几天!

噼里啪啦的鞭炮放完,大队长和韩书记以及隔壁几个队长书记都赶来了。

还有人提来了好酒。

赵田也来了,恭喜身上带着大红花的闻奚华:“奚华,新婚快乐!”

然后递上一份红包。

闻奚华招呼他去位置上做好,左邻右舍的也帮着招呼乡亲们。

人到齐了,厨房里的饭菜也一一端上来。

“真香啊!”

“娘,有肉!”

“别说孩子嘴馋,我都跟着流口水!”

就在这时,有人说道:“给父母拜过,再给乡亲们敬过酒就算礼成了。”

“新娘子呢?新娘子还没有出来吗?”

村民们伸着脖子张望,坐在角落里的孙新颖也张望。

她来参加喜宴,闻奚华并没有邀请她,但是她人都来了,闻奚华也就收了红包,让她进来了。

章云建和章云争都没有来,这两人目前住在村卫生所,白天也不太敢出门,章云争都是一大早跟着拖拉机去镇上,买些肉交给卫生所的大夫,算是换口粮了。

章云建虽然没有出面,但还是来了,拄着拐杖站在院门外面,小心翼翼伸头往里看一眼。

“哎呀,新娘子出来啦!”

“真漂亮呀!”

“这身衣服真好看,真洋气!比镇上售货员还洋气!”

“不像乡下的人啦。”

郁锦音也没有盖红盖头就那样被袁红玉牵着走出来。

接着袁红玉在主桌上坐下来,闻奚华和郁锦音一道端着酒杯给袁红玉敬酒。

袁红玉眼神红红的:“好好,你们小两口好好过日子,妈心里也就踏实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