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 人才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蒙古谋圣廉希宪这个名号,但是可以负责任的说,廉希宪是忽必烈能成为草原霸主,能成为元朝的开国皇帝的最重要的奠基者。

如果没有廉希宪,忽必烈这个人能不能够在内战中胜利还要两说,更不要说之后的灭亡南宋,实现大一统的事业了。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这件事情还要从让蒙古大军头疼了三十年的钓鱼城来说起。在蒙古灭宋旷日持久的战役中,有两座城池一座保住了南宋的半个天下,另一个就是保住了南宋西线太平,甚至让蒙古大汗蒙哥命丧于此的钓鱼城。琇書網

公元一二五八年,蒙古大汗蒙哥,举倾国之力分三路大军进攻南宋,计划一举攻灭南宋,蒙古自己亲自率领主力军进攻四川。

然而,在整个欧亚大陆横行无阻,不可战胜的蒙古铁骑,却被堵在了钓鱼城这里。钓鱼城三江环保,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久攻不下的钓鱼城让蒙古非常恼火,他决定亲自指挥攻城,然而蒙古的这个抉择,影响了世界的进程。

七月份,蒙哥亲自上阵指挥士兵攻城,然而在钓鱼城南宋将士顽强的抵抗下,依旧不得寸进,不仅如此,进攻心切的蒙哥还被城楼上的火炮炸伤,大汗受伤这一次的攻城自然结束,没过多久,蒙古大汗蒙哥便因伤势过重一命呜呼。

到现在许多欧洲的学者都认为,如果蒙哥当时没有命丧于此,世界的历史将被严重的改写,历史上就会增加许多新的变数。然而不管怎么样,随着钓鱼城的炮火击碎了蒙哥的霸业美梦,疆域广阔局势错综复杂的蒙古帝国再次的陷入了内讧之中,大汗的突然死亡让所有的蒙古诸王措手不及,一时间心怀不轨的人非

常多。

这个时候的南宋也仿佛看到了收复旧河山的希望,如果蒙古人陷入了大内乱,那么北伐还于旧都的口号真的就不一定是一句空话了,但是蒙古国的这个大危机全都被一个通晓汉文化的外族人给解决了,南宋的重振山河的美梦也随之破灭!

蒙哥的死亡确实让蒙古诸王一时间心怀不轨,但是说到底真正的蒙古大汗汗位的有力竞争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阿里不哥,一个是忽必烈。忽必烈在汗位的争夺的一开始其实是属于非常不利的形式里的,因为忽必烈主张的是重用汉人,亲近汉文化。

这种举措我我们后世看来对国家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在当时遭到了几乎所有蒙古诸王的强烈反对,但是幸好蒙哥比较信任忽必烈,让他管理着中原的广大领土。所有汉人的支持就是忽必烈的最大的依仗了

但是蒙古帝国还是蒙古人说了算,蒙古里的大大小小的王,很多都支持崇尚蒙古文化的阿里不哥,就连之前蒙哥率领进攻四川的那一支非常非常精锐的部队,也倒向了阿里不哥的这一边,所以阿里不哥不仅仅掌握着非常强势的军队,还获得了草原西方广大蒙古王侯的支持,所以他也有足够的本钱和汉人支持的忽必烈旷日持久的战斗下去。

如果内战真的这样进行,南宋王朝不是没有机会,但是畏兀儿人廉希宪出现了。廉希宪这个人的聪明程度丝毫不亚于张良,荀彧等人,智谋上能治国,下能治人,非常厉害。这个人不是汉人,是一个西域人,但是这个人比汉人还要了解汉文化,就应了那句话,最怕的就是敌人比你自己还了解你。

廉希宪很小的时候就长的很好很帅,十九岁的时候就受

到了忽必烈的赏识,让他成为了自己的幕僚,不仅如此,廉希宪的能文能武,有一次他在众人面前射箭,射了三发,三发全部命中,别人都夸他是文武全才。

在蒙古大汗蒙哥死亡后,忽必烈被南宋的军队纠缠住,而远在草原西面的阿里不哥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战争了,所以忽必烈就派廉希宪先回到草原,希望能劝说草原东部的诸王支持忽必烈,东部联盟的领袖是塔察尔,这个任务是非常非常艰难的,东部联盟的势力从草原一直到现在的辽宁,对于中原的忽必烈来说,就像一把利刃插入了自己的心脏。

所以能不能得到塔察尔的支持至关重要,但是东部联盟的草原诸王一直不喜欢汉文化,所以他们只是领土更接近忽必烈,至于支持,还真不一点怎么选,尤其是现在忽必烈的大军还在于南宋纠缠,一旦东部联盟选择支持阿里不哥,那情况将非常的恶劣。廉希宪来到塔察尔的地盘后,塔察尔就请廉希宪吃饭,这顿饭一个吃不好就可能是鸿门宴,但是廉希宪毫不迟疑的赴宴,宴会上的廉希宪只说了一句就让塔察尔转而投靠了忽必烈,廉希宪说“大王是东部的霸主,如果你劝忽必烈登基称帝,谁敢不听?那时候你就是从龙之臣啊,荣华富贵世世代代享用不尽”。塔察尔被说动了。

之后的廉希宪不仅帮助了忽必烈在内战中获胜,还依靠着自己对汉文化的了解,把中原地区治理都非常好,所以忽必烈的大军里都能看到很多汉人的面孔,但是后期的廉希宪因为功绩太高了,又是绝顶聪明的一个人,慢慢的让忽必烈产生了猜忌,所以晚年的廉希宪一直处于政治权利的边缘,实在令人惋惜。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