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清晨早朝

崇祯皇帝看着熟睡的田瑾伊,心中满是幸福,

离开了田妃的宫苑,坐在了銮驾上就往乾清宫走去,

因为是清晨,唐钦宸看着东边的天空,微微的天明,空气中还有丝丝寒气,

走在路上,王承恩拿出了一个披风递给了崇祯皇帝,但是被唐钦宸拒绝了,因为唐钦宸好像很喜欢这种寒冷的清晨,

也许更多的是能够清晰的感受到,这个大明是有温度的,

因为唐钦宸来了很早,便早早坐在了乾清宫的正殿之上,

大臣们还没有来齐,不过已经有了很多大臣在正殿里面,看着皇帝这么早就来了,心中都十分的激动,

皇帝勤政爱民,这是一个大好的消息,大好的兆头,所以正殿上面的大臣都感到很满意,心中也开始琢磨着这个早朝需要准备一些什么提议,

过去了半个时辰,

所有的大臣全部都来到了乾清宫的正殿,那些后来的官员刚进来的时候还以为皇帝今日也不会早朝,没有想到的是皇帝已经端坐在正殿之上了,

心中一个个多少有些忐忑,不知道后来会不会被皇帝迁怒,

不过看着皇帝一副很是温和的样子,心中都多少安定了很多,

“众卿早朝!”王承恩喊道。

所有的文武百官跪了下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王承恩在一旁喊道。

这个时候户部尚书孙承宗站出来说道:“臣有本要奏!”

唐钦宸说道:“孙承宗,说吧,什么事情!”

户部尚书孙承宗一脸的严肃说道:“皇上,近日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山西承宣布政使司都出现了大量的饥荒,形成了大批的流民,这件事情已经眼中影响了大明的生存环境,本来已经即将被剿灭的义军,这一次再次壮大了起来,人数再次突破了五万人了!”

这句话一说,很多官员唏嘘起来,纷纷交头接耳。

灾荒还是到来了,唐钦宸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自己之前努力修渠,发放种子,修路,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唐钦宸很是疑惑,难道自己做的事情没有作用?

唐钦宸问道:“户部尚书孙承宗,你说的可是实情?朕不是已经开渠并且发放种子了吗?怎么会还是出现饥荒?”

户部尚书孙承宗正义凛然的说道:“启奏皇上,您有所不知,开渠的确是有利民生的,但是这些渠都很小,加上真正的起到作用的是南方,北方很多地区本身就是缺水的情况,即便修渠了还是远远不够,所以导致有了种子,种植了下去收成极少,还有很多地方都是没有收成的,因为没有银子买粮食,很多的百姓最终迫于无奈,只能成为了流民乞求食物,或者干脆就加入了义军!”

唐钦宸听完之后很是震惊,于是说道:“诸位都讨论一下,这件事怎么处置更好?”

群臣开始商议了起来,唐钦宸这一刻也是体会到了天灾的无情,自己这么普通人想要简简单单就抵抗天灾,还是有些过于异想天开了,不过开渠和种子的发放对于整个大明还是有作用的,至少大部分人现在还是能够吃上饭的,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是生活保障基本都是有的。

就在众臣在议论的时候,唐钦宸咳嗽了几声,说道:“谁又什么好意见?都说说,说错了,朕也不会怪你们!”

刑部郎中熊文灿站了出来,说道:“皇上,微臣认为这些灾民应当及时安抚,不能让他们都流向了义军,否则义军强大了之后,对于大明很是危害,不仅仅劳动力大量减少,还需要开支大量的军饷,最后还有很多牺牲,怎么看都是一个不划算的买卖!”

虽然刑部郎中熊文灿说的很是土里土气,但是这句话很现实,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件事。

唐钦宸点点头,没有说话,不怒自威,看着下面的一众臣子,希望能够听到其他的想法,

兵部左侍郎卢象升站出来说道:“皇上,依臣看,如果不能立刻解决这个问题,那么皇上准备增加人口,还有大量的发展农业的计划会受到很大影响,臣说一句触犯龙颜的话,很可能让皇上的好心最终录复水东流!”

唐钦宸心中也是很召集,现在的大明太需要休养生息了,这个灾荒一来岂不是打乱了唐钦宸的计划?

大明还怎么增加人口,未来还有大量的农田直接就荒地了,百姓还会加入义军烧杀抢掠抵抗大明的士兵,这是唐钦宸最不愿意看见的,于是问道:“卢象升,你倒是说说解决办法啊!”

兵部左侍郎卢象升听到皇帝的话,立刻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皇上,微臣认为应当立刻开始赈灾,并且还需要想办法以工代赈!”

唐钦宸点点头,说道:“依爱卿的看法,怎样的以工代赈?”

兵部左侍郎卢象升继续说道:“可以征兆民夫在全国沿海地区修建港口,然后朝廷拨发银两,能够很大程度的养活这些人,目前大明和国外的联系虽然不是很多,但是修建更多的港口可以捕鱼,还能够向外国倾销商品,这一点我们早晚就需要做到!”

唐钦宸听到之后非常同意,说道:“很好!这件事我同意!关于全国修建港口的事情,由六部联合作出计划,由工部牵头负责,一定要将这次以工代赈的事情做好!”

顿了顿,

唐钦宸继续说道:“至于赈灾的粮食,现在户部调集储备粮食,记住朕的一句话,粮食就算全部发下去,朕也不会心疼,你们也不要害怕,度过了今年,大明将会迎来新的一轮丰收,目前的困境不能够缩手缩脚!”

崇祯皇帝的一番话,让户部心中也是五味杂陈,他们也想赈灾,但是储备粮食都发出去,以后军粮就被有了,既然皇帝都这么说了,只能记了下来,按照皇帝的命令执行!

话说,崇祯皇帝这一刻在百官心中的地位一瞬间上升了很多,皇帝勤政爱民的形象再次深入人心。

礼部尚书温体仁似乎有什么想说的,在那里和其他的官员讨论的半天,

唐钦宸也看见了,于是问道:“温体仁,你是有什么想说的吗?”

礼部尚书温体仁站了出来,一拱手弯腰说道:“启奏皇上,微臣在探讨这些义军的处置办法,如果义军不能够结局,大明未来会很被动!”

唐钦宸笑着说道:“哦,那么温爱卿是都有好办法了?”

礼部尚书温体仁继续说道:“启奏皇上,既然大明现在需要增加人口,那么微臣认为对于这些义军只能围而不剿,一定要困住他们,保证他们不被饿死,同时又不能让他们有太多的机会活动,这样一来,那些流民即便加入了义军的队伍和他们没有加入是一样的,这样一来,就会越来越少的百姓加入,而且还有可能导致这些义军最终崩溃!”

唐钦宸听到之后也是很同意,于是说道:“这是一件需要耗费时间的事情,是一个好的策略,兵部注意将这个作战办法下发下去,长期的,大明养的起官兵,但是这些义军绝对撑不了多久!”

停了停,唐钦宸继续说道:“现在朕不想要剿灭这些义军了,朕要的是让他们没有能力招收义军,只要让他们慢慢流逝,最终义军会不攻而破,无非就是花一点时间!所谓兵家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谋!就这么办吧!”

兵部几个大臣讨论了一会,相互看了一眼,纷纷点头起来。

看上去内阁首辅李标对于皇帝这个看法很是不同意,

于是站出来说道:“启奏皇上,自古以来朝廷对于民间的起义军都是以剿灭为主,微臣认为应当彻底剿灭他们,毕竟大明不惧怕这一点义军!”内阁首辅李标说的心跳不已,脸红脖子粗的,看上去内阁首辅李标在这一点上面十分坚定。

唐钦宸是一个从现代过来的,他怎么不知道义军彻底剿灭容易,但是总会有大量的人揭竿起义,而且李自成这种超级大佬还没有出现呢?

即便现在立刻剿灭了义军,但是李自成出现之后还会出现义军,这根本是控制不住的。

崇祯皇帝这一刻十分理解内阁首辅李标,作为一国首辅当然要主战,但是现在能够花时间耗死义军的情况下,强行推动杀伐,这是大明的内部斗争,根本就是大明的损失,无论义军最终有没有剿灭。

唐钦宸挥挥手,示意内阁首辅李标不要急躁,

然后便说道:“李首辅,这件事朕心中有数,这么安排另有原因,你暂且按照朕说的办,后面自然会明白着对于大明是百利而无一害了!”

内阁首辅李标听到皇帝这么说了,只能点点头退了回去。

唐钦宸将灾荒的事情安排好了之后,继续问道:“关于大明的未来,诸位还有什么提议?”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