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阿育王塔2

清早,严青用完早食,记起昨日返还大营时看到的一座巍峨的宝塔。

洗马羌已刚好无事,被严青拉上再叫上一名翻译,一行人向宝塔行去。

不久,到的宝塔近前,只见宝塔一层一层,砖块垒起,由下往上七层,第二层空间较基础第一层略有放大,第三层再往上逐渐收缩。

严青问向陪同的劳氏族长,此塔是什么名目。

“大行令,此塔是以前先王在世时,两个身毒国苦修士跋山涉水来到我滇国,说是宣扬佛法,因苦修士治好了先王的隐疾,先王特地命人为他们建造了寺庙。”

“他们得以在我滇国传播道统。原本我滇国上下对他们能治好先王隐疾,对他们很有兴趣。”

“可是他们要求跟随他们修行的弟子要出家,断绝与之前家人的关系,一心为了伺奉所谓的佛。这个要求太不注重人情了。”

“这座塔,听先前身毒国僧人说,叫阿育王塔。”

“听说是身毒的一个君主,晚年受到佛的感化,发大宏愿,要在世界上供奉建立八万四千座阿育王塔,供奉佛的真骨舍利。”

“传说阿育王这个身毒以前的国王,前半生努力征伐,建立了一个一统身毒的大帝国,被这些苦行僧命名为黑阿育王时代。”

“后期这个身毒国王皈依了佛教,对其他教派也很仁慈,派人资助佛教僧团整理经卷,传播佛法,建立地上的阿育王塔。如此,这个身毒国君主统治后期又被称为白阿育王时代。”

“当年来到滇国的身毒国僧人一老一少,现在那位老僧人已经圆寂了,塔寺中只有当年一个年轻的僧人,现在也已经年龄很大了,另外有两名我们大王派去当比丘照顾这位僧人起居的本地三苗族人。”

“两个本地三苗族人现在已经受戒,跟随塔式中的身毒国僧人修行佛法。”

严青听说有三位可能能听懂身毒话语的僧人,顿时来了兴趣。

大秦距离身毒国太远,不能通晓对方的语言,就算使团大军顺利到达身毒,语言不通也是一个大问题。

严青请劳氏族长通报,大秦使团拜访身毒高僧。

很快,两位三苗僧人出门迎接严青一行人。

身毒僧人身着宽阔麻衣,头顶澄光瓦亮的去除了头发。

“身体发肤受诸于父母,不可不慎也。”,严青摇摇头,想到。

“大秦使团大行令拜见身毒高僧。”,严青携众人向身毒僧人躬身行礼。

身毒僧人躬身还礼,“贵客施主到阿育王寺有何见教。

此时,只听见,外面一阵风吹的塔侧角的铃铛叮咚作响。

“时有风吹铃响。曰风动,曰铃响。议论不已。何也?”

身毒僧人答道,“非风动,非铃响,仁者心动。”

“施主熟悉辩难,是个有慧根的人。”

“大师傅,我乃大秦使团首领,我大秦希望从滇国出使到身毒,师傅可有教我。”

“身毒到滇国之路很不平静,当年我师傅带我从身毒横行十万大山到达滇国,耗时三个月之久,其间误食过有毒山菌,被群虎围困,被越族留难,最终,我们抵达了出发时的目的之地,滇国。历经劫难,结果是好的。这就是人生的修行。”

“我们知道一路上有很多艰难险阻,我们有心理准备,使团大军千余人马就是要有遇山开山,遇水架桥的功底。只是沿途百越之地,言语不通可有能教我者。”

“当年我和我师傅也是言语不通,不过没关系,心诚则神明,百难莫侵凌。”

“我已经很老了,打算圆寂在滇国的阿育王寺,我的两个弟子,大弟子虔诚,悟性不高;二弟子灵光,不足够虔诚。就让二弟子法海带我随你们走一遭吧。”

“法海通身毒文字,可以在大秦使团大军前行路途上能帮上忙。对于他而言,去一趟身毒,也能更深刻感受到佛法的庄严,控制他的心猿意马。”

“法海,你且代为师走一遭,当你踏遍身毒大庙宇,你就会定性虔诚于佛法。”

“师尊,我不想离开你,不想离开阿育王寺。”

“法海,你要知道,对你来说,呆在阿育王寺是修行,随今日来的施主前往身毒领悟佛法也是修行,人生处处刻刻都在与外界交感,修行不缀。痴儿,且去罢。”

“法海小师傅,既然身毒大师傅认为你需要这一次长足修行,你就随我们去军营吧,我安排一些翻译向你请教身毒话语,这样,等到了身毒,小师傅的任务也轻松些,有更多的时间去拜访身毒国的阿育王寺,完善您的修行之路。”

“法海,拜别师尊。大师兄,师傅就要靠你来照料了。辛苦你了。”

“知了。”

严青示意羌已奉上一块金饼,作为阿育王寺提供僧人帮助使团大军的报答。

“令尹,奉昨日滇王和我使团大行令之命,今日我携众商贾前来和您商议王府贸易之事。我使团大军携带蜀锦、片茶、铁质农具、铜器礼器、丹砂等等。置换金银、玉石和其他珍稀物件。”

“劳氏族长禀告我,你们先前蜀锦是按五千钱一匹、片茶千半两钱,按你大秦置换金一斤半两万钱。”

“既然令尹已经知道劳氏族长订货的价格,那应该也知道劳氏族长购买的蜀锦是普通平民织就的蜀锦,我们还携带有少府官署织就的更为精美的蜀锦,万钱一匹。”

“精美蜀锦万钱一匹也可,只要能向你们送给滇王礼物之用的蜀锦那么精美就好。”

“如此,我们需要普通蜀锦千匹,少府蜀锦四百匹,片茶三十石……全部以翡翠玉石,玳瑁珍玩兑换。”

“翡翠玉石我意一斤当金四斤,玳瑁鹦鹉螺我意一斤当金二斤,如何?”

“可。”

“那我们就订立契书,约定数量,等我准备好相应数量货物,逐条交割如何?”

“就按中庶子和小行人说的办。”

约定好贸易货物的数量,订立契书,中庶子和小行人并翻译回到滇国国都外的营寨中向稗将军严青汇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