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1章

李浩洋等人返回时,亚伦已经在给被困人员检查伤势,其中一人伤势较重,创口出现溃烂,发烧昏迷。这样的伤势必须动手术才行,可目前的条件根本不允许,亚伦也只能给对方打点吗啡,减轻痛苦而已,无法彻底治疗。李浩洋过去帮助亚伦,用消过毒的卡巴军刀割去创口上的溃烂部分,涂抹上消炎的药物,然后包扎好,尽人事听天命吧!

留在后方的汤尼和星期六等人随后也赶来了,大家会合在一起,退至悬崖下,以免暴露在空旷地带。汤尼认识被困人员,确认是高原游击队成员,但不见其他人员的去向,尤其是情报小组的成员,遂急忙上前询问。李浩洋当然也跟了过去,几人围在一起交谈,马奇等人负责四周的警戒。

被困之人中有会说英语的,名叫萨雷,是高原游击队的分队长,二十三四岁,身材瘦硬,看上去很是干练。通过的汤尼的介绍,萨雷得知李浩洋的身份,随即感谢特战小队的及时营救。李浩洋说了几句客气话,然后马上转入正题,询问美军情报小组的下落。萨雷回答的简洁扼要,直接说美军情报小组已经转移到塔布拉斯海峡中的比克岛上,目前情况不明。

萨雷带领部分游击队员奉命留下了阻挡日军,一直苦战到天亮,最后剩下三个人,退守海边,遂被死死包围。李浩洋得知美军情报小组已转移,略微放心,但没见到他们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比克岛是塔布拉斯海峡上较大的一个岛,附近有许多小岛,地理位置很重要,不知有多少日军驻守。

美军情报小组和剩余的游击队成员,都是残兵败将,虽成功撤上比克岛,但危险并未解除,除非岛上没有日军。海岸线附近不能久留,其余的日军肯定也在朝此处集中,再次被包围就相当危险了。但前往比克岛需要有船才行,而且白天可能会遇到日军的巡逻艇,形势不容乐观。

但李浩洋知道特战小队没有其它选择,必须前往比克岛寻找美军情报小组的其余成员,完成此次搜寻营救任务。至于碧娜等人,虽然换装了美式枪械,整体战斗力有所提高,但有伤员需要照顾,独自行动危险很大。汤尼曾说高原游击队员在海边有秘密基地,藏有枪支弹药和木船,以备不时之需。

李浩洋随即询问萨雷,秘密基地在何处,还有没有木船,能否乘坐目前的所有人员。萨雷苦笑摇头,秘密基地已经被日军发现并摧毁了,游击队拼死抢出一条木船,及时送走了美军情报小组和部分游击队员,其余留下阻击日军。李浩洋不死心,继续询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渡过海峡,登上比克岛。

萨雷想了想,果断回答,可以扎造木筏横渡,但要看海上的天气如何,因为木筏抗风浪的能力不如木船,不大的海浪也可能被掀翻。另外,海岸线附近缺少高大的植被,没有材料也无法扎造木筏,有心无力。李浩洋想起向导所说的话,急忙将他找来,询问何处可找扎造木筏的材料。

向导说需要返回悬崖上,继续往低处走,大约数里外有一片树林,可以找到扎造木筏的材料。返回悬崖很费力气,继续前行也有遭遇日军的肯能,向导的建议很是冒险。可如果待继续在海边,只能望海兴叹,毫无横渡的办法。李浩洋没有多想,果断下令重返悬崖之上,赶往树林扎造木筏。

碧娜等人虽然很累,但一路走来,李浩洋的能力有目共睹,自然对他十分相信,没多犹豫便集合出发了。李浩洋亲自背着那名重伤员,一刻不停地重返悬崖之上,其他人也紧紧跟随,士气高涨。碧娜等人并不想去比克岛,高原是他们的家乡,虽然已被日军荼毒,但仍有很多幸存者,亟需帮助,所以很想留下来。

可他们没有马上表露出留下来的意思,毕竟李浩洋等人对他们有救命之恩,此刻独自离开很是不妥。

众人一路急行,半小时后抵达向导所说的树林,发现确实有些高大的树木,适合扎造木筏。李浩洋留下部分人员警戒,其余人全部投入扎造木筏的工作中,希望尽快扎造好,白天冒险横渡海峡。大家手头没有合适的工具,只能有各自的佩刀砍伐树木,尽管不如斧子好用,但仍在短时间内砍下不少粗是的树木。

星期六是扎造木筏的好手,但肋部有伤,行动不便,只好在一旁告诉大家如何更快更好的扎造木筏。以前扎造木筏是在河流中行进,如今要渡过海峡,必须更为结实才行,不然很容易被海浪冲散架。大家分工扎造木筏,能者多劳,不久便扎造三个木筏,星期六负责检查结实与否。

碧娜就在此时找到李浩洋,直接说出她和同伴们不想去比克岛,要留在高原联合其他部落的人员,重建家园。这里是他们熟悉的土地,此次被日军突袭,除了警惕性不够外,更重要的是各自为战,所以才会被各个击破。经历过惨痛的教训,碧娜等人意识到必须团结其他部落,才能真正地对抗日军。

李浩洋虽担心碧娜等人的安全,但尊重他们的选择,毕竟故土难离,留下来也可以牵制一部分日军。碧娜等人选择留下,就没有必要继续扎造木筏了,三支足够特战小队使用了。众人随后停止扎造木筏,碧娜等人开始收拾行囊装备,打算尽快离开海岸附近,重返内陆高原。

李浩洋将备用弹药分了一多半给碧娜等人,食品也同样给了很多,保障他们可以在野外生存一段时间。萨雷的两名同伴均有伤,无法横渡海峡,只能交给碧娜等人照顾。碧娜毫不犹豫地同意照顾伤员,尽量保证他们的安全,同时高原部落之人,相互照顾责无旁贷,尤其是遭到日军扫荡残杀之后。

众人一同战斗到现在,数次死里逃生,感情日深。此刻分别在即,自然有许多话要说,可却不知从何说起,气氛很是尴尬。最后还是李浩洋主动打破沉默,走过去和碧娜等人一一拥抱,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亚伦、马奇和星期六三人也随后和他们一一拥抱作别,约定日后再见,如果还活着的话。

碧娜等人不久率先离开,带着伤员逐渐消失在起伏不定的丘陵之间,直至不见踪影。李浩洋等人目送碧娜他们消失不见,随即抬起木筏,离开树林,直奔海边而去。萨雷熟悉地形,头前带路,原先的步枪已经还成了3冲锋,斜跨身侧,快速行进。高原的地势由西向东逐渐走低,但与海面的落差仍有几十米,需要找到平缓的地方下降。

萨雷经常带队在海岸附近活动,有时候也乘船出海,却周边的小岛侦察日军的情况,对海路十分熟悉。他引领李浩洋等人从一处缺口下降至海面附近,穿过一片礁石去,前方便可入水了。他们将三个木筏全部带来,六人分乘两个木筏,另外一个备用,入水后快速化离海岸。

此刻已是上午九点多,天气很好,海上的风浪也不大,木筏快速行进,不久便将高耸的悬崖甩在了身后。李浩洋乘坐引路的木筏,取出望远镜,不停观察海面上的动静,搜寻日军巡逻艇的踪迹。白天横渡海峡十分危险,一旦遇到日军的巡逻艇,几乎就是死路一条。巡逻艇装备有中口径火炮和数挺重机枪,根本不是李浩洋等人能对抗的,被发现毫无逃生的机会。

不过日军白天对海峡的巡逻并不严密,重点注意是夜晚,但海上商船来往频繁,多数都是日军征用的,负责运送军需物资。这些货船上可能有日军押运,遇上也很麻烦,必须时刻警惕才行。萨雷选择了一条从前经常出海的路线行进,一小时内未遇到任何船只,前方隐隐可以看到海岛的轮廓了,如同黑点般分布在海面上。

木筏虽然轻便,但不如木船的稳定性好,在河流中行进无碍,来到海上就有些吃力了。今天的天气虽然很好,但大海无风三尺浪,尤其是进入深海后,木筏的受到海浪的冲击,起伏的十分厉害,李浩洋等人的裤子很快就被海上打湿了,紧贴在大腿上。萨雷操控木筏的技术不错,尽量顺着海水的流向而行,减少阻力,防止侧翻。

星期六、马奇和汤尼乘坐后面的木筏,不远不近地跟随前行,备用木筏用绳索栓在后面,飘荡不定。随着木筏逐渐进入深海区域,附近不时出现鱼群的踪迹,有时还会有鲨鱼出没,刀片似的鱼鳍快速划开水面,十分醒目。鲨鱼对血腥味十分敏感,星期六和汤尼身上都有伤,随即检查伤口,防止有鲜血渗出,落入海水中,招来鲨鱼。

尽管木筏顺流而行,但仍然不时出现阻力,需要众人全力划行,体力消耗不轻,无法长时间保持同意速率行进。萨雷估计距离最近的海岛还有几十海里,不可能很快到达,因此让大家控制好行进速度,不快也不慢,保持部分体力,应对突发情况。目前为止,他们还未发现日军的巡逻艇或者商船,也许是担心美军的飞机白天轰炸,不敢出航。

美军虽然还没有正式登陆菲律宾,但经常派飞机深入进行侦察和骚扰,试探日军的防空能力,有机会就攻击军事目标。美军的潜艇自然也不肯闲着,时常潜入菲律宾内海,攻击停靠的军舰和运送物资的商船,切断驻守主要岛屿日军的运输线,困死对方。日军驻守菲律宾的兵力有二十多万,但以陆军为主,军舰和飞机都严重不足,轻易不敢和美军对抗,整体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