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2章

入夜后,前去联络当地抗日武装的村民回来了,带来一个名叫苏米的游击队长,年纪跟李浩洋差不多,身材瘦小精悍,像个经验丰富的的老战士。苏米身背一支英式步枪,估计是从以前荷兰殖民军队中缴获的,腰间的马来剑很有特色,剑刃呈波浪状,十分锋利,形制短小,利于近战。

苏米年纪虽轻,可显得很老练,拥有贵族身份,村长和阿德对他都十分恭敬。他的父亲是巴厘族有名的酋长,后因反抗日军的统治被杀,他便组建游击队抵抗日军,已经战斗一年多了。苏米受过良好的教育,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与哈里上尉交谈毫无困难,但气氛却不太融洽。

苏米希望美军能提供一大批武器,组建一支由当地人组成的军队,配合美军占领巴厘岛,然后可以接着进攻爪哇岛。哈里上尉当然不能同意苏米的要求,也没有权利同意,两栖突击营的目的是配合荷兰第六远征旅作战,在巴厘岛上建立一个基地,牵制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日军。

而苏米却很不喜欢荷兰军队重返殖民地,组建军队的目标也有争取独立的意思,没有强大的武力做后盾,独立就是奢谈。他有头脑有野心,但与现实相距太远,过于理想化了。盟军的反攻重心不在荷属东印度群岛,矛头直指日本本土,绝不会为一个小小的巴厘岛浪费时间。

双方的分歧属于战略上的,根本没办法调和,除非有一方让步。哈里上尉自然不会让步,没有游击队的支持,先遣连一样能袭扰日军,只不过多费些功夫罢了。村长见双方谈僵了,便命人端上酒菜,边吃边聊,希望能缓解一下尴尬的气氛。李浩洋也不愿和苏米闹僵,少了当地人的帮助,先遣连的工作很难顺利展开。

他暗中建议哈里上尉,不如把缴获的日军武器装备送给苏米,先稳住他再说,至于组建军队的事情,就说需要请示上级,不能马上答复,能拖就拖,最后肯定是不了了之。哈里上尉清楚李浩洋善于随机应变,随即将谈判权交给他,喝了两杯酒便借故离开了。苏米对欧美人本就没什么好感,相比之下,李浩洋的亚洲面孔更容易让他接受。

双方暂且抛开意识形态之争,开始进行实质性的谈判,尴尬的气氛顿时变得融洽起来。李浩洋知道苏米有贵族身份,叫他队长似乎不太合适,便试着用酋长一类的尊称。但苏米说他更喜欢别人叫他苏米,没有尊称的必要,一切以方便为主。

李浩洋也不过分客气,便开口问道:“苏米队长,您的游击队一共有多少人?”

苏米喝口酒道:“一共五百人,平时分散在各处,但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召集起来,。”

李浩洋心中冷笑,若真有五百人,恐怕早就被日军给消灭了,估计最多五十人而已,故意夸大人数,自然是想引起他的重视,尽可能多的获取武器援助。但他不动声色,继续说道:“苏米队长,我和哈里上尉商量过了,准备将缴获的日军武器送给你们,至于组建军队的事情,还需要请示上级,我们没有这个权利答应。不过我个人是支持组建巴厘族人组建自己的军队的,也会努力为你们争取,但需要你们配合才行。”

苏米一听李浩洋支持自己的想法,很是高兴,说道:“多想李中士,不知我们改如何配合?”

李浩洋道:“很简单,协助盟军打破日军对郁金香港的包围,让后将他们赶出巴厘岛。”

苏米不断摇头道:“我帮美军,但不帮荷兰人,最好让他们和日军打个两败俱伤,都是殖民者。”

李浩洋耐心解释道:“荷兰军队也是盟军中的一员,我们都有共同的敌人,那就是日本人。苏米队长要想组建自己的军队,那就必须先做出坚决抵抗日军的姿态,这样才能获得盟军高层的信任,也会获得更多的武器援助。”

苏米还是有些犹豫,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和日军正面交锋的实力,说游击队有五百人自然是骗李浩洋的,想想说道:“我们的人数虽不少,但缺少武器,想帮也帮不了。”

李浩洋道:“没关系,游击队从旁协助就行了,关键是可以获取战斗经验。军队可以很快组建,但形成战斗力却需要长时间的训练,而参加实战就是最好的训练。游击队可以在战斗中不断壮大自己,有了实力,援助自然会来,总比看人脸色伸手要好吧!”

苏米被李浩洋的话打动了,心里也知道靠人不如靠己的道理,随后便点头同意帮助美军打破日军对郁金香港的围困,并且听从美军的指挥。他其实并不特别相信李浩洋的话,但也深知自己的游击队确实没有多少谈判的资本,能获得一部分日军的武器装备已经很不错了,继续僵持下去,很可能什么也得不到。

李浩洋见苏米同意配合,便让人请回哈里上尉,开始商谈具体作战事宜。一个小时后,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放弃偷袭日军兵营的几乎,直扑其后勤基地,今晚就行动。苏米对日军的部署很熟悉,知道其兵力分布的强弱,以前实力不足,没法主动进攻,现在有了美军的参与,终于可以大干一场了。

事不宜迟,哈里命令先遣连即刻出发,由苏米引领前往日军的后勤基地,趁夜偷袭。苏米的游击队就藏在村外远处,方便美军有诈,不久便前来会合,一共不到三十人。哈里上尉将缴获的武器都送给游击队,替换他们手中的简陋的火药枪,装备要比他预计的要差很多。游击队员们都十分高兴,每人分到一支日军三八式步枪,子弹数十发,另外还有手雷。

游击队员不会使用日军的掷弹筒,此刻也没时间教,只好先随身携带,以后再学。阿德也跟来了,负责美军和游击队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分到了一支三八式步枪,使用起来倒也不怎么生疏,似乎以前打过枪。

苏米带领游击队前面带路,李浩洋带十名队员跟随游击队一起行动,哈里上尉率其余美军走在后面,保持一定距离,可相互照应。这样的安排也是处于安全考虑,哈里上尉还不太信任苏米,万一是日军的陷阱怎么办。李浩洋倒不觉得苏米是日军的间谍,但他们仅凭手中的简陋武器和日军周旋一年多,确实也令人怀疑,说不定双方之间还真有有什么心照不宣的默契。

美军到来打破这种不正常的平衡关系,苏米有底气了,所以才会选择主动进攻日军。

进过几十里的地的急行军,苏米将李浩洋他们带的一个规模较大的的烟草种植园附近,里面就是日军的后勤基地了。远远可以听到郁金香港口的枪炮声,不是很激烈,但持续不断,说明日军正在全力进攻,可似乎进展不大。烟草种植园四周环绕两米半高的铁丝网,并缠绕植被进行伪装,只有一个大门可供出入,把守严密。

日军后勤基地内几乎不见灯火,主要是防止美军飞机轰炸,只有手电光在晃动,提供微弱的照明,指引苦力们搬运物资。烟草大部分已经收割,空地上摆放着军用物资,利用苫布和植被伪装,运输工具多为牛车,看不到军用卡车。苏米带着李浩洋亲自抵近侦察,但里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只能看到人影晃动,判断不出有多少日军驻守。

苏米说这里原先有几十名日军驻守,算是一个巡逻站,游击队几次想打掉这里,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一星期前,日军将这里改为后勤基地,专门负责给围攻郁金香港的日军提供一所需的物资支援,防御兵力增加至近三百人,游击队更没机会了。美军的到来让苏米重新看到了希望,十分想获得里面的物资,用来壮大自己的队伍。

李浩洋仔细观察日军的防御措施,觉得先遣连摧毁它不成问题,关键是速战速决,不能让赶来增援日军咬住。这里的军用物资看上去并不多,派三百人防守有点多余,估计苏米有点夸张了。他派马奇继续带人监视日军后勤基地,自己和苏米返回去找哈里上尉,商量如何摧毁基地。

哈里上尉带人停在一里外,听完李浩洋的简短汇报,准备马上进行突袭,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苏米也是这个意思,认为速战速决最好,游击队将全力配合,但希望留下里面的物资,交给游击队处理。哈里上尉对日军的物资不敢兴趣,希望借此将日军大部队吸引过来,达到牵制日军的目的。减轻郁金香港方面的压力。

李浩洋基本同意两人的观点,但希望能谨慎从事,日军肯定已经知道有美军空降至后方的消息,不能排除他们在后勤基地设伏的可能性。哈里上尉觉得李浩洋过于谨慎,就算日军有埋伏,以先遣连的实力,足够对付他们了。二对一,李浩洋也不好坚持,但希望哈里上尉留在后方指挥,自己亲自带人去突袭。

哈里上尉十分好战,自然不肯同意,反倒让李浩洋留在外围掩护,他自己带队展开突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