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心里有底

徐柏随口应下了一个许诺。

他没觉得有什么不对,既然朱由检对他有用,那就让朱由检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情。

至于说朱由检想做的事情会不会伤及无辜,会不会让很多人死······这对徐柏而言一点都不重要。

死再多人,对他的修行也没有半点影响。

可朱由检的配合却能够让他更快的看到成效。

左右这些人无甚大用,死则死矣,无关紧要。

但许增光陷入了一些迟疑。

皇权杀人是一种怎么样的杀法?

从上到下,动辄夷灭三族,断然没有点到为止的说法。

许增光并不介意杀人,但这种连老人小孩一起杀了的事情,大夏的士兵做起来有些麻烦。

能做,就是有点棘手。

这些有问题的大臣自然该死,他们的亲人虽然未必做过恶事,但享受着大臣做恶事换来的财富权势,那么自然也有罪。

这就不要说什么牵连了。

钱来的不干不净,那用的人就没有干净的说法。

当然,可能对于他们而言,他们也没觉得自己用的钱不够干净,甚至还会觉得自己是辛辛苦苦弄到的钱。

但这倒是无所谓。

虽然拿着大夏的律法处理这些大明人是有点离谱,但大夏既然占据了主导地位,那么推行大夏的文化和律法,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huye.org 红尘小说网

不过这种行为主犯一定得死,但他的家人一般是罪不至死,具体处罚还得清查一遍。

可朱由检这个态度,摆明了就是想要杀人,根本不会在乎什么小孩子和老人之类的。

他甚至未必在乎什么道理和法律,就是打算杀人而已。

取证?证据?

他不是很在乎。

“好。”许增光并没有犹豫多久,“那就杀。”

“今夜按照大明的律法行事,天亮之后,这里就要接受大夏的律法。”

同样的罪行,在不同的律法之中需要面对的判决显然是不同的。

如今大夏占据主导优势,自然要推行大夏的律法。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态度一定要有。

许增光的迟疑不是因为他想要维护这些大明人的权力,他只是在维护大夏律法的威严而已。

但这么说话的人是徐柏。

他要杀的是一群在正阳阁的判断里迟早都要推出去砍掉的人。

那就提前杀掉好了。

朱由检走到门外,看到了天门之中不断涌现的士兵。

他们汇聚在广场上,神色肃穆,全然没有闹出任何动静。

“这些天兵虽然装备整齐,纪律森严,但实力似乎······有些一般?”

王承恩目光有些古怪。

他自己是武道宗师,完全能够看得出这些兵士几乎没有武道的气息。

而且只说感觉,似乎也只是气血稍微充盈了一些。

这样一支万人队,真的能够起到所谓的横扫天下的作用?

许增光咧嘴一笑,“和李自成的较量还需要等一等,不如今夜您看一看,我们如何帮助您真正的掌控京城?”

自从武道的存在被发现之后,正阳阁就解除了对士兵的限制。

他们并不是只拿着枪械来的,一切合理的乃至是被禁用的装备,他们都携带了一部分。

在遵守所谓的人道主义之前,首先更需要关注的,是自家士兵的安全。

我允许你们直接炮火碾压,甚至是波及普通的大明人。

但你们,我们大夏的士兵,你们必须全部安全返回。

就算有意外发生,那也一定不能是因为我们阻止了士兵使用某种手段,迫使士兵不得不冒险。

你们这边的敌人是【有点棘手】的程度,那你可就别怪我们拿出【稍微正式】一点的态度来应对了。

“好。”

朱由检快步上前,“我很期待。”

是与不是,一试便知。

朱由检的屠刀跃跃欲试,而他眼下最为怨恨的人甚至不是李自成和关外的后金。

这些人都不够格,他最怨恨的,是朝堂上这些看似忠臣,但对国难一点动容也没有,甚至还在后方紧吃的混账大臣。

敌人做这种事情理所当然,因为对一个敌人最大的尊重,就是斩草除根。

换成朱由检手中握有兵权,他也一定会想尽办法把李自成和努尔哈赤的三族之内有关的所有人全部斩首。

但大臣,尤其是周奎这种皇亲国戚,朱由检是不理解也不想理解的。

抄家灭族的名单第一个从周奎开始。

因为徐柏掀起的异象,此刻很多人都在关注这场皇宫内的谈话。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种说辞固然有些绝对了,但就朱由检的情况来说,他的皇宫里确实藏不住什么秘密。

他们都在关心,关心这个天降圣人和大明皇帝的交谈。

他们关心大明这艘船是否还能够坚持住,这是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选择。

大明这艘船已经航行到了自己的尽头,这是天下大臣都能够看出来的。

但【紫气东来三万里】的异象也不是虚假的,紫禁城上方悬浮的天门也不是假象。

那么,这个随着异象而来的陌生人,真的能够挽救这艘沉船么?

他们不觉得是徐柏真是什么圣人。

天下的异象这些世家最清楚不过了,什么祥瑞恶兆,全都是糊弄天下人的玩意。

神鬼之说是有的,但神鬼是没有的。

皇帝是真龙天子?大旱是因为天子德行不够?

差不多得了。

书都是他们编出来的,解释权也在他们手里。

老百姓听着听着就信了,朱由检无可奈何也信了,你自己又编纂又解释的也相信了,这就没意思了。

这东西就是他们编出来迎合皇权的,皇权需要这种学说,这种解释,而他们需要在皇权昌盛的时候低调。

仅此而已。

天下异象哪有真的?

罪己诏就是承认了皇权在儒学之下,因为即使是皇帝也会犯错,犯了错也要依照儒家学说来向上天致歉。

他们要求崇祯为大旱下罪己诏,不是因为他们觉得崇祯认错了就能够改变天象,要是祭个天就能够改变天象,大旱、洪涝、地震这些灾难得多好处理啊。

纯粹是因为他们要打压皇权。

皇权沦落至此,威严已经不多了。

随后他们看到了天门洞开,士兵列阵汇集。

他们颇有好奇,甚至还有人直接打算靠近。

然而朱由检已经走到了广场之上。

他露出了少见的微笑,自即位以来,这位宵衣旰食但屡次不见成效的皇帝陛下笑容爽朗。

这让不少大臣心里有了一个底。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