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48式燧发枪、灭虏弹

网站最新地址为 露

不出孙可望所料,都察院一直没什么动静,恐怕觉得受贿五十两白银不算什么事,早就将举报信束之高阁了。

两天后,四月十七,第二师师部的两个直属骑兵营已装备整齐,孙可望也不知会都察院,命艾能奇领兵,直去滕州。

前脚送走艾能奇,孙可望后脚就进了装备部,还未走到部长办公室,就听到迎上来的官员说王应龙一早就去了云兴制造局。

“这老小子还算靠谱。”

他心中赞了一句,脚下不停,掉头出了装备部,直奔云兴制造局。

先不提孙可望的出现在工人中引起的骚动,在制造局靶场看到王应龙时,他差点没认出来。

王应龙的官衣搞得脏兮兮的,被烧出一些大大小小的洞,脸上也被火药熏得发黑,一双眼睛却贼亮,面上满是喜气,老远看见孙可望,便提着官服下摆,屁颠屁颠跑过来,高声叫道:

“恭喜大帅,恭喜大帅啊!”

“说吧,何喜之有?”孙可望一听就知道新式火枪成了,强忍着心中的激动,故作云淡风轻。

“大帅英明啊,新式火枪成了!”

王应龙激动得嘴唇打着哆嗦,连平常的礼仪都忘了,“今日第一批十只火枪组装完成,开始试射时还不觉得有多神奇,可换上新制的颗粒火药和新式弹丸,哈哈……”

燧发和火绳相比,只是改变了击发方式,让火枪在天气恶劣时也能使用,现在这大晴天试射,当然没法感受到燧发的好处,甚至会因为燧发偶尔点不上火而嫌弃。

“哈哈什么,不就是射程和威力大些了么?说吧,现在的有效射程是多少?”孙可望心里其实也有些猴急,想知道超前搞出来的东西具体效果如何。

王应龙乐了一阵,终于察觉到自己失态,立刻肃容道:“按现在的测算,一百五十步内弹丸可命中标靶,二百步仍有余力,不过工匠们还在测试最佳的火药量和弹丸重量,下官以为,最终可以命中超过两百步的标靶。”

孙可望在心里盘算了一下,两百步大约三百二十米,虽然这个数值在后世看来有些差强人意,但在现在这个时代,足够给骄横惯了的鞑子带去惊喜了。

“好,测算出最佳重量后,立刻全面铺开生产,再命专人将颗粒火药以小包分装,务必提高产量!”孙可望满意地点点头,算是对这个装备部部长工作的肯定。

“下官遵命!”

王应龙面上的喜悦藏都藏不住,笑道:“这些新式枪弹还没有名字,下官斗胆请大帅赐名。”

孙可望略一思索,道:“今年是公元纪年1648年,既然咱们不方便用大西纪年,也不想用明廷纪年,干脆新式火枪就叫48式燧发枪,子弹……弹丸嘛,就叫灭虏弹。”

在后世受够了各种英制单位的孙可望有些感慨,自工业革命后,这个东方大国的科技被西人远远甩在后面,几乎是全方位无死角的在各个方面制定了标准,到了四百年后,东方大国都没有机会跳出那些条条框框,发展出自己的标准体系。

往深处说,这特么都穿越了,还不得不用西方人的纪年,实在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希望这一世的穿越,能让后世挣脱桎梏,让后世的世界用东方大国的标准体系,让后世的官方文书只有一种语言——普通话。

“大帅英明,不久之后,铁军手中的48式燧发枪和灭虏弹一定会让那些鞑子魂飞魄散,后悔和我中国为敌。”王应龙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用西人纪年的年份为枪支命名,却也没有多问。孙可望自动过虑了装备部长奉上的彩虹屁,正色道:“王应龙,传我的命令:在48式燧发枪试制过程中,贡献最大的工匠赏白银一千两,授你亲自手书的‘大国工匠’匾额,每月饷银按朝廷五品官员发放;其他参与试制的工匠各赏白银一百两、学徒赏白银五两。”

王应龙打了个哆嗦,嗫嚅道:“大帅,会不会给的太多了……”

多?这是为了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千金买马骨啊!

之所以近代东方大国的科技落后,就是因为当权者的漠视,他们为维护其统治一味推崇八股文等鸟用没有的狗屁东西,造就了一批诗词华丽、可大难来时手足无措的酸腐文人,并以“中庸”为名禁锢人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近代数百年的科技发展陷入停滞状态。

当然,这些和别人说了也没用,从生下来就被封建思想、等级制度洗脑的人听不懂这些,所以孙可望能做的只能是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和利用自身威势全力推动他想要的变革。

“不仅不多,还不够!”

他大手一挥,看向远方山峦,斩钉截铁地说道:“王应龙,你也是匠人出身,深知其中疾苦,我要告诉你的是:以后出类拔萃的匠人不仅可以赚许多银钱,甚至可以受封公侯,相信我,你能看到那一天的。”

见王应龙陷入沉默,一时没能完全消化他的话,孙可望笑道:

“别急着想那么远,我来找你,还

有其它很重要的事情。”

王应龙欠了欠身,道:“请大帅吩咐。”

孙可望冲侍立一旁的李惟招了招手,后者立刻走上前,将两张写得密密麻麻的便签递到王应龙手上。

“你先看看再说。”说完,孙可望去看他寄予厚望的48式燧发枪了。

和后世看到的那些保存完好的早期枪支相比,这第一批试制火枪只能用“简陋”两个字形容。

枪托部分用的是一块长方形的木头,没有上色,仅仅简单地刨平了事,枪管青幽幽的,表面上到处是小坑小洼,让人第一眼看到就想起大麻子脸,和他心中精密的、充满金属美感的枪械相去胜远。

王应龙跟了过来,站在他身侧几步之外,有些惊疑不定,孙可望见了,淡淡一笑,道:“看完了吧?走,过去坐着说话。”

靶场边上的凉亭里,孙可望屏退随行官员,往椅子上大大咧咧一坐,道:“我知道你有很多地方不明白,现在可以说了。”

王应龙也顾不上礼仪,急急说道:

“下官驽钝,这第一个洗煤就看不明白,煤炭用了几千年,为何要洗?”

孙可望列出两大篇要装备部着手研发的包括钢制轴承、手工(水力)机床和望远镜等一大堆东西,绝大多数都离不开优质钢材。

后世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钢材产量都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标志。

要提高钢材产量,靠土高炉炼铁再锻打成钢是万万不行的,选用更高热值的燃料,提升炉内温度,才是不二之法,他想到的便是从燃料入手——洗煤。

“按我说的做就行了,细节处的优劣,让匠人们自行摸索。”

孙可望很头疼该怎么说明这些工艺的必要性,更解释不了是如何绕开探索过程直接得到结果的,只能以上位者的身份直接颁布命令,为了让这个国家尽早工业化,不受之后的百年欺凌,他无所不用其极。

堂堂上下五千年之中华,岂能任人鱼肉!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