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从军队的名称开始改制

顺利地统一了几位义弟的思想,孙可望心情大好,笑吟吟地问道:“我们的军队该叫什么?”

军队在云南站稳脚跟后,这就成了个老大难的问题,叫明军吧,和联明抗清的方针不符;叫大西军吧,又已经明确废除了大西国号,显得很不合适。

李定国挠了挠后脑勺,几次欲言又止。

“说吧,定国,你觉得我们的军队该叫什么?”孙可望面带微笑,目光柔和地问道。

“感觉叫什么都不对。”李定国尴尬道。

刘文秀见孙可望的目光转了过来,摊了摊手,道:“就像二哥说的,现有的名称都不对,我们需要给军队一个新的名称,但这个名称除了敌人之外,一定不能让其他人反感,不能让友军感到排斥。”

“当然,不仅如此,这个名称还必须有气势!”孙可望胸有成竹地挺直了身子,却扯得屁股上的伤口一阵疼痛,呲牙道:“就叫中华铁军,怎么样?”

其他三王会心一笑,齐齐道出个“好”字。

刘文秀试探着问道:“大哥,这改制不会只改个名称吧?”

“你说呢?”孙可望翻了个白眼。

刘文秀看了看李定国和艾奇能,微笑道:“请大哥明示。”

“把你们叫进来就是为了说这个。”xizu.org 柚子小说网

孙可望正色道:“首先,设立大本营,受我兄弟四人统领,中华铁军隶属大本营,所有将领均向大本营效忠,听从大本营的统一指挥,我们兄弟四人也不再称王,改称元帅。”

李定国微微点头,道:“听起来和现在我们四兄弟议事差不多。”

艾能奇则问道:“大哥,改称元帅后我叫什么?”

“以后你就是定北元帅。”孙可望道。

“哦,我明白了。”艾能奇似懂非懂地点头,道:“以后三哥是抚南元帅,二哥是安西元帅,大哥是平东元帅。”

“不,我是大元帅。”孙可望当仁不让,立刻纠正。

他早就被众将领推为首领,关于元帅称号的问题也没什么好纠结的,其他三王都不觉为忤,而是一齐点了点头。

刘文秀笑道:“都别打岔了,听听大哥打算怎么改制。”

孙可望道:“大本营设六个部门,与朝廷六部和地方治理都没有关系,分别是:装备部、宣传教导部、后勤部、总参谋部、战斗情报局和警卫局。”

三王突然听到这么多陌生词,都沉默下来,也不怪他们,对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而言,把那些词拆开,差不多每个字都认识,但合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就没人能搞明白了。

孙可望并不担心步子大了扯着蛋,对大多数农民军首领来说,他们一直是在征战中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眼界,只要威望足够,他只需耐心解释一番,就能让三个义弟顺利接受这些新鲜的东西了。

李定国性情耿直,发现自己想不明白后率先发问:“装备、警卫和后勤这些我明白,但其它是什么意思呢?”

孙可望解释道:“宣传教导的作用将大本营的策略刻到每个将士的骨子里面,坚定将士们保家卫国的信念;情报可以理解为各种有助于决策的信息,尤其是来自于敌方的信息;参谋就更好理解了,即出主意,为将领的决策提供意见的人,但和谋士又有不同,他们通常专攻某一方面,比如地理、气象、战法等等。”

“明白了吗?”

见孙可望的目光转过来,艾能奇立刻说道:“大哥,你别问我,我很聪明的,只要二哥、三哥他们明白了,我就明白了。”

刘文秀点点头,表示自己听懂了,旋即又问道:“大本营的这些部门都是实职?”

孙可望道:“当然,既然改制,就是要彻底去除明军流传过来的沉疴痼疾,不仅要取缔虚职,各种指挥使、偏将军、裨将军、游击将军等等乱七八糟的全部取消,改制之后,中华铁军实行长官制,自成一体,我们要将其打造成一部严密的战争机器,每位将士都是这部机器的一部分。”

趁此机会,孙可望将后世陆军的建制稍做改动,以班为基本作战单位,往上依次为排、连、营、团、旅、师,并从连级单位开始设置宣传教导官的设想,向三王做了详细的介绍。

书房内再次安静下来,三王都陷入孙可望描绘的愿景之中,孙可望也不着急,静等三人慢慢消化。

在他心里,军事改革只是第一步而已,把满清统治者赶下台也不会是最后一步,一切,才刚刚开始。

良久后,刘文秀打破沉默,叹道:“大哥实在是大才,如此一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可最大限度免去部属间的内耗,战力着实会大涨一截啊。”

“其实,我只是知识的搬运工。”孙可望有些脸红,嘿嘿笑了一声,在心中暗暗自嘲。

李定国道:“这样的建制确实更有利于指挥,优势不言自喻,但我担心是装备的事,毕竟,现在我们大西……不,我们中华铁军总共只有十一门红夷大炮和大小不一的十九门佛郎机炮,按哥哥的设计,不说火枪了,光这些炮的数量就远远不足。”

老朱家的大明军队被鞑子摁在地上摩擦了几十年,真的只是装备的问题吗?绝对不是!

后世那只英勇的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打得联合国军哭爹喊娘,难道依靠的是优于对方的装备,或是强悍的单兵素质?恰好相反,在各项纸面数据上,联合国军占了绝对优势,但就是打不过意志坚定的志愿军。

别提什么精神胜利法,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在交战双方的装备质量没有形成代差之前,决定胜负的关键是作战的意志。

孙可望在家里拖着伤痕累累的屁股慢慢踱步的时候就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但要加强军队的思想建设,磨炼将士的作战意志,在现有军事制度下,是万万做不到的。

所以,统一三位义弟的思想后,对军队进行大刀阔斧的现代化(未来化)改革是当务之急。

那种振臂一呼,各方义士纳头便拜的故事,听听就行,别想多了,大家若不是志同道合,又没有利益相连,凭什么死心塌地跟你干?

至于装备问题,那就简单多了,穿越者会让手下的装备不如那些才摆脱渔猎、游牧的部落鞑子吗?

现在,最让孙可望头疼的是从连级开始配备的宣教官人选问题,毕竟大西军说到底是农民军,将士识字的比例实在感人,总不能指望斗大的字不识一筐的文盲去给士兵们洗脑吧。

这事只能自己做了,三位义弟实在帮不上什么忙,孙可望只好大手一挥,作胸有成竹状,微笑道:

“火器的生产是小问题,我自会督办,你们以现在留在昆明的三万人马为基础,先共同草拟军改后的将领任免名单,同时,文秀和定国负责教授将领们兵法、战术;能奇继续负责日常操练。”

李定国迟疑一下,道:“我自己带兵还行,对怎么教别人却是一窍不通了。”

孙可望一笑,道:“把以前打过的胜仗、败仗都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反思不就行了?实在不会的话,还有文秀嘛,再不然就找人帮你教,你负责监督。”

送走三位义弟和众将领,已是午夜时分,孙可望看了看已在卧房等候多时的娇滴滴的陪床侍妾,刚要有所行动,屁股上就传来一阵疼痛,不由得悲从心来,暗暗嚎了一声:

“我特么这是为了啥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