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调兵遣将,欲一战而定

转眼之间又过了半个月,汉王府那边,长孙晟派了新训练成军的五万城守军过来接替狼骑将士镇守十座新城。

新上任不久的吏部尚书魏长贤,他也从陆氏书院已成年的学子之中挑选了十人,交由汉王府上书房的长孙晟、杜吒、房彦谦三人核准之后,再飞鸽传书呈报给陆卓同意之后,便让他们随着五万城守军一起前往这十座新城池赴任知府一职。

陆卓随即又从最初跟着他训练、他起家的老底子——八百陆氏书院学子里,提拔了十人担任守城主将。

等把这些事情全部处理妥当,时间已来到了582年的一月初。

陆卓干脆便作出决定,不来回折腾了,十几万狼骑大军就待在后世东北三省与蒙古的交界处,准备开春之后便对失韦、契丹、勿吉发起进攻,采取俘虏一部分、驱逐一部分的策略。

就在陆卓等待开春之后,便发起对失韦、契丹、勿吉大战之时。二用十七日这天,南朝陈发生了一件大事,南朝陈的皇帝陈顼驾崩了,传位给了那个历史上有名得非常另类的南陈后主陈叔宝。

而陈叔宝之所以出名出得这么另类,而让他被陆卓前世之时的许多人熟知,还得说是杜牧所作的一首诗《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后庭花》据说便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的乐曲,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

至于刚刚驾崩的这位陈宣帝,简单介绍一下:

其名为陈顼(530年8月14日~582年2月17日),本名陈昙顼,字绍世,小字师利。籍贯吴兴长城(今浙江高官兴县)。始兴昭烈王陈道谭次子,陈武帝陈霸先之侄,陈文帝陈蒨的弟弟。南朝陈第四位皇帝(569年2月5日~582年2月17日在位)。

陈顼宽宏大量,多智谋,有勇力,善骑射。梁元帝时,官至直阁将军、中书侍郎。江陵陷落后,被西魏掠至长安。永定元年(557年),陈顼袭封始兴郡王。陈文帝即位,改封安成王。天嘉三年(562年),陈顼被北周送回建康,陈文帝授以侍中、中书监、中卫将军。后历任扬州刺史、司空、尚书令。废帝陈伯宗即位,官拜司徒、骠骑大将军、录尚书、都督中外诸军事。光大二年(568年),进位太傅、司徒,掌握军政大权,后废黜陈伯宗,自立为帝,改元太建。太建五年(573年),命大将吴明彻、裴忌率兵十万伐齐,几乎收复江北、淮泗之地。但陈军并未乘胜灭齐。

太建十四年(582年),陈顼驾崩,享年五十三岁,谥号孝宣皇帝,庙号高宗,安葬于显宁陵。

陈顼在位期间,兴修水利,开垦荒地,鼓励农民生产,使当时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与发展。陈顼率群臣礼敬慧思、智岂页等高僧,为天台宗的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陈顼去世的消息,在他死后的第三天,陆卓便收到了飞鸽传书。

如今,关内北周、北齐、南朝陈三国,虽然仍呈鼎立之势,但陆卓很清楚,这陈叔宝做了南朝陈的皇帝之后,南朝陈很快便会被北齐、北周所压制。搞不好陆卓以前所谋划的让北周、北齐、南朝陈三国保持鼎立的态势很快便会被打破。

考虑到这一点,陆卓便决定加快一统塞外的进程。随即,他便飞鸽传书给秦贤,让他和罗明统领两万狼骑轻骑和一万重骑兵守护三十座新城的西侧。

将徐盖、苏邕率领的五万狼骑轻骑调到东边来参战。陆卓准备趁东突厥内乱,先一鼓作气解决掉失韦、勿吉和契丹。然后留下一部分狼骑将士沿鸭绿江驻防,转过头来再一次性解决东突厥西部,将塞外悉数纳入汉王府治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