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卖炭翁

转眼之间,又过了三天,这天一大早,吃过厨娘提前做好的早饭之后,陆卓等人便准备出发。

这次游历北齐,吕刚原本安排了李诠、张显、鱼苏明领着秦贤、程释、罗明三人,再带六个会武艺的部曲一起同行,一路护着陆卓。

赶巧的是,李诠的夫人昨日生了个儿子,吕刚便让他留在小吕庄,让苏煌替了他。

陆卓一直关注着李诠会给他的儿子取什么名字。但他昨日却隐约只听到李诠好像在叫他儿子的小名,唤他为“钥匙”,而不是叫他“李靖”。

当时,李诠正在忙着招呼前来道贺的苏煌等人,陆卓也不好去直接多问李诠一句,问他给自己的儿子取了什么名字。陆卓心中还奇怪得很:李诠怎么会给儿子的小名取名为“钥匙”?

陆卓心中有些失落,但他随即心想,这天下哪有如此巧合之事?应该是自己想多了!便释然了。

陆卓不知道的是,是他自己听错了。李诠叫他儿子为“药师”,而不是“钥匙”!直到他游历北齐,返回小吕庄后才知道此事,马上便明白了,这李药师,那不就是李靖么?再一问,果然,李诠学陆义的,给他儿子取的大名时,也顺便取了字:李靖,字药师。当然,这是后话。

言归正传,且说陆卓此行,连同他在内一共十三人,一人一骑,但却一共十五匹马。

其中两匹骏马,却是吕王氏心疼陆卓,担心他一路受罪。原本要让陆卓等人带上一辆马车,将一应生活物资放置于马车之中,以供陆卓一路享用。

但陆卓却嫌弃马车累赘,游历之时,定然会经过一些荒山野岭,走些山路、小路,马车不便通过,速度也不快,不愿带上一辆马车。

于是,吕王氏便特意多加了两匹马,专门用来驮运各种物资财货。

而为了这次出行,陆卓生怕这时期的道路凹凸不平,小石子太多,会伤了盗骊和其他骏马的马蹄。于是,他又再次开了一下金手指,将后世的马鞍,马蹄铁,马蹬画了图纸,让工坊打造了出来,给盗骊和秦贤等人的马匹装上。

考虑到马蹄铁此时还未流行,陆卓担心一旦被人发现,继而宣扬开了之后,被突厥偷学了去。又让工匠给盗骊等十五匹骏马的马蹄全部再包裹了一层皮革作掩饰。

辞别了吕刚等人以及对他依依不舍、千叮咛万嘱咐的吕王氏和吕柔之后,便先进了晋阳城,准备东出滏口,至北齐都城邺城,再前往洛阳。洛阳之后的行程则到时再定!

这次游历北齐,陆卓等人倒是不赶行程。自离开晋阳之后,便一路缓缓而行,四处观山看景,遇到险峻之处或兵家必争之地,陆卓还与苏煌等人讨论兵书战策,攻、守这些要地之时,该如何排兵布阵。

晚上则用铅笔将日间所见道路、地形绘制成图,与苏煌等人纸上谈兵,推演战阵。

一路游历下来,陆卓是越走越沉默,越走心情越沉重。盖因沿途所见所闻,再次冲击了他的三观。

北齐绝大多数汉人,虽名为部曲(佃农),却与奴隶无异,既面黄肌瘦,衣不蔽体,又任郎主打骂,遍体鳞伤,犹如行尸走肉毫无精气神。

进北齐都城邺城之后,陆卓看到北齐邺城的情形,两极分化,到处都可见衣着光鲜的那些鲜卑贵族、汉人士族在作威作福,醉生梦死;邺城底层的汉人部曲却度日如年,梦生醉死。

进城当日,陆卓等人便见到街上不时有衙役在收尸,陆卓看得真切,死者全是老迈之人。他不由得想起他第一次与吕刚进晋阳城时,吕刚所说的那句话: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