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声东击东

黄云鹤的奇袭,弄得徐四海十分被动。

徐四海非常生气,第二天,立马派出部队攻城。

黄云鹤凭借火炮和投石车,还有弓箭等远程射击武器,对着攻城部队狂轰滥炸。

攻城部队才刚一靠近,就死伤惨重。

不得已,只能撤退。

头一天,徐四海一共组织了十次进攻,最近的一次,攻城部队来到了城下,但还没有爬上去,就被黄云鹤命人用石头砸断梯子,死了很多士兵。

黄云鹤占着装备充足的优势,让徐四海吃了一个大苦头。

徐四海虽然也有大炮和投石车,但炮弹数量不多,他不舍得用,只能先用人命去填,消耗一下南陵城的火力。

第一天,徐四海损失了将近一千的兵力。

不过,大部分都是一些没有上过战场的炮灰。

徐四海吸纳他们,就是抱着消耗地方火力的目的。

因此,徐四海并不觉得可惜。

第二天,徐四海依旧派出一些战俘和新兵。

黄云鹤看出了他的心思,不再大量使用火炮,而是等士兵们靠近了,用石头砸。

因为是新兵,没有打过战,攻城的时候,很多人都挤在一起,往往一块石头下去,就能砸死三四个人,战况非常惨烈。

这一天,攻城依旧没有进展。

而徐四海这边,死伤的士兵数量达到了八百。

徐四海没有想到,黄云鹤竟然一下子就看出了他的人海战术。

他开始正视自己的对手。

第三天,他动用了五门火炮和八架投石车。

一开始,他派出了五百炮灰部队。

黄云鹤见他们进攻节奏比较混乱,知道这些士兵只是炮灰,便没有动用火炮,只用弓箭和石头攻击他们。

徐四海见状,不由冷冷一笑,而后命令精锐部队冲上去,同时使用火炮和投石车掩护他们。

这一举动,打了黄云鹤一个措手不及。

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继续使用火炮轰击。

他们的炮弹,就像不要钱似的,疯狂发射,一轮又一轮轰炸过来。

徐四海这边,虽然派出的是精锐部队,但人力如何打得过火力,不一会儿功夫,便十分狼狈地退了回来。

去的时候,有一千人。

回来的时候,只剩三百。

徐四海虽然安排得很好,但一力降十会,在绝对的伤害面前,再多的算计都没有用。

徐四海气得牙根痒痒的,但谁叫人家是朝廷的正规部队呢?

除了继续与他们打消耗战,拿人命去填,他没有别的选择。

随后,又是三天过去。

徐四海部队的伤亡数量,达到了恐怖的四千。

而黄云鹤那边,只死了一千不到。

战况异常惨烈,不过,也不是一点效果都没有,最起码,黄云鹤的炮火轰击没有那么频繁了。

接下来,就是彼此拼人力的时候。

徐四海还有两万多人,而黄云鹤只有五千。

一旦没有炮火和石头等火力支持,攻下南陵城只是时间问题。

时间很快,转眼十天过去。

就在徐四海以为黄云鹤已经耗光了所有的家底,派出大股部队攻城,准备将南陵城一举拿下的时候,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南陵城中,原本哑火已久的那八门火炮,竟在这时重新发动,对着他们进行一轮又一轮的轰炸。

徐四海这边,毫无防备,只一个照面的功夫,就损失了将近五百人。

战场上,很快乱作一团。

士兵们急着逃命,彼此推搡,互相踩踏,更加加剧了惨况。

直到这时,徐四海方才意识到,自己上了黄云鹤的当,气得肺都快要炸了,当即下令,鸣金收兵。

但他虽然快速反应过来,可到底还是晚了一步。

这场火力覆盖,直接损失了他一千五百多名精锐部队。

军队之中,士气骤降。

接连十天的失利,让很多人失去了信心。

一股高压,笼罩在所有人头顶上方。

徐四海手下的部将,已经有人开始提议,要不要放弃这块硬骨头,选择其他的城市。

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但也有一些人,想起了李申。

以前有他在的时候,无论多么难以攻克的城池,总能轻而易举地拿下。

他们开始意识到,他们根本就离不开李申。

而李申曾经的手下,也替他感到不平。

因为如果不是受到排挤,由李申掌兵,这场战役,何至于打得如此惨烈。

有不少人,想请李申回来。

但没有人,敢开这个口。

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李申为什么会交出兵权。

还不是徐四海对他心生忌惮,怕他功高盖主,对他不利。

对于众人的想法,徐四海其实知道。

他也很后悔,听信小人的谗言,收了李申的兵权。

但是,兵权已经收了,要想送回去,总得要有一个理由。

总不能对别人说,南陵城攻不下,只有李申来了,才有办法。

这不是变相地说他无能吗?

而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才将李申召回来,这难免会让别人觉得他肚量小,容不小李申。

明知道他善于带兵打战,却夺了他的兵权,导致部队伤亡惨重,死了这么多的人。

徐四海是一军之主,威望最重要。

所以,这个口,不能由他来开。

他在等着众将开口,但诸位将领又害怕冲撞了他,不想当这个出头鸟。

这件事情陷入了一个僵局。

最终,还是周氏看出了丈夫的心思。

她虽然不在前线,但一直在后方默默关注着战况。

得知部队久攻不下南陵城,周氏知道,自己的丈夫这是遇到麻烦了。

对于徐四海夺去李申兵权的事情,她劝说过,但徐四海没有理会,还骂她插手军务,不允许她再提。

周氏对自己的丈夫最了解,知道他一旦认定的事情,就不会轻易改变。

所以,她只能暗暗叹息,不再多说什么。

她一直都对李申的遭遇很同情,这一次,前方战事失利,让她意识到补救的机会来了。

她带着一些补品来到李府,看望李申。

她当然知道,李申的病,都是装出来的,只是大家彼此心照不宣而已。

对于前方的战事,周氏闭口不提。

因为她知道,就算她不说,也会有别人告诉李申。

她只问李申的病情,并且跟他闲聊,说了很多以前的事情。

李申这个人,最重情义。

要不然,他当初也不会为了徐四海,甘愿认领死罪。

后来,又跟着他一起参军。

两人一起出生入死,这么多年。

到头来,还是周氏最了解李申。

对于自己的丈夫,说实话,周氏很失望。

但他也知道,男人一旦得了权势,是会变的。

不过,只要他还顾及当年的旧情,认她做正宫,其他的,她也就懒得计较了。

她和李申聊了很多,到激动处,热泪盈眶。

李申也是非常感慨,因为他也没有想到,他和徐四海,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回忆前尘往事,总是让人唏嘘不已。

李申知道,周氏不会平白无故来找自己说这些。

对于前方的战事,他也略有耳闻。

他知道,自己到了该做决定的时候了。

如果在徐四海需要他的时候,他还赌气,待在后方看戏,那他这辈子,就别想再有机会掌兵。

而他如果在这个时候出马,那他就得做好准备,类似这样的遭遇,以后还会发生。

从一开始,他就无法置身事外。

除非,他现在就选择退出。

但他真的甘心吗?

李申自己问自己。

答案很显然。

如果他甘心一辈子就这样碌碌无为,当初就不会跟着徐四海一起揭竿起义了。

这段时间,李申一直都在考虑这件事情。

周氏的到来,终于让他下定了决心。

他已经想得很清楚了,优秀并不是他的错。

而只要他足够优秀,将兵权牢牢攥在自己手里,那么,无论是徐四海,还是那些说他坏话的小人,都不敢拿他怎么样。

只要徐四海不负他,他便继续替他征战天下。

他要替徐四海守住兵权,防止那些小人作乱,破坏他们两人共同建立起来的宏图霸业!

他主动提出来,征集粮草,并且带着部分将领的家属,护送她们到前方去,慰问将士。

此举,正和周氏心意。

他们两人,达成了一种不可言说的默契。

周氏提前写了信,让人送去前线的军营。

徐四海收到信,立马明白过来,这是周氏在背后替他游说的功劳。

对于妻子,徐四海心中充满感激。

同时,还有一些小小的歉疚。

因为自从起事之后,他就很少有时间陪她。

夫妻二人,总是匆匆见一面就离开。

平日里,基本都是书信往来。

聊得最多的,基本都是孩子。

徐四海暗暗告诉自己,以后有时间,一定要多陪陪夫人。

拿着妻子命人送来的信,徐四海内心百感交集。

这个好消息,让他的心情,轻松了不少。

于是,他便将信收好,回到自己的营帐,打算好好一睡觉。

营帐里,胡氏正侧躺在床上睡觉,没有穿衣服。

昏黄的灯光下,只见她肌肤光滑,大腿修长,只是一个背影,便让人引发无限遐想。

徐四海突然来了兴致,便快步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她的屁股。

胡氏刚刚睡着,就被他吵醒,便翻了一个身体,随后伸出双手,示意她将自己抱起来。

而后靠在他的怀抱里,轻声嘟囔着撒娇,说他已经好几天没来了,是不是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

一边说着,一边伸手往徐四海下面摸过去。

……

……

一夜无话。

第二天,李申带着将士的家眷和粮草前来。

徐四海亲自到军营门口迎接,刚一见面,看都不看自己的老婆周氏一眼,而是先抱住了李申,表达了对他的思念之情,并且问他的病好了没有。

与李申一番寒暄过后,徐四海这才想起周氏,上前几步,和她打了一声招呼。

众人随后一起来到营帐里面。

对于李申的到来,很多人都感到非常意外。

但意外之余,又觉得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因为南陵城久攻不下,也只有李申,才能打破这个僵局。

而徐四海绝不会放着这员大将不用。

至于他用了什么代价才说服李申,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除了少数几个与李申有过过节的将领,大部分人,对于李申在这个时候出现,都是非常高兴的。

酒足饭饱之后,将士家眷们离开了营帐,只剩下徐四海和其他几个亲信,留了下来。

但大家都沉默着不说话。

在座诸将,都在等着徐四海开口说话,让李申重掌兵权。

徐四海则是想让李申自己开口询问战况,然后再借着这个机会,将兵权重新交给他。

至于李申,则是在等其他将领开口,待得他们询问自己对于这场战役的意见和看法的时候,再开口说出他的想法。

他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太主动。

因为如果这么做,会让徐四海误以为他迫不及待想要得到兵权,那这就与他原来的想法背道而驰了。

他要让其他人意识到他的作用和价值,让他们心甘情愿听命于他,这样,以后才会少一些闲言碎语。

而徐四海,也不会认为他,居功自傲,心里边有别的想法。

营帐里,大家都不说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眼神躲闪着,场面异常尴尬。

最后,徐四海没有办法,只能第一个开口,问了另外一名将领,士兵的伤亡情况。

他这一开口,其他将领这才敢说话,纷纷开口诉苦,说这一场有多难打,敌人的火力有多猛烈,自己手底下死了多少人。

大家都在诉苦,而徐四海只是跟着叹息。

他还在等李申开口。

但李申只是沉默地听着,没有说话。

徐四海有些无奈,便冲其中一名将领使了眼色。

对方心领神会,当即哭丧着脸说,要不是李申病了,无法参战,哪里还能容对方如此嚣张。

其他人闻言,也纷纷附和,表示惋惜。

听到众人这么说,李申连忙摆手,说他没有他们说的这么厉害,就算他来了,结果也还是一样。

他其实已经有了应对的办法,但他还在等徐四海开口。

其他人说的再多,也没有用。

李申要的是兵权,除了徐四海,谁也给不了他。

徐四海虽然没有怎么开口说话,但他一直都在等李申开口。

在场之中,他其实是最着急的那一个。

但是,对于这场战事,李申一直没有说出自己的看法。

他已经逐渐意识到,对于兵权被夺这件事情,李申并不是真的毫不在意。

他知道,自己伤了李申的心。

他这一次愿意来,就是想让他表一个态。

如果他这个时候再端着,很有可能会真的失去李申。

于是,他便不再忍着,面向李申,说他实在是太谦虚了。

他说,在所有将领之中,李申是最足智多谋的,也是他最看重的。

这一次,之所以让他留守后方,就是想要让他安心养病。

既然他的病养好了,也是时候回来重新掌管兵权了。

为了缓和紧张的气氛,他还开了一个玩笑,说大家都在前线拼命,他可不能躲在后方享福。

这句话出来,当即惹得哄堂大笑。

李申也笑了,但并不是觉得这句话好笑。

而是因为徐四海已经让了一步,要是他再摆着架子,不肯要这兵权,会让他觉得自己居高自傲,狂妄自大,对他更加不放心。

这件事情,最终以一句玩笑话结束。

李申顺理成章,重新成为兵马元帅。

但他并没有立即说出自己的办法,而是召集旧部,开了一个会议,让他们禀报战况。

随后,他花了三天时间,重新整顿人马。

但他并没有对人员进行调动,只是专抓军队纪律。

对于他的这一举动,徐四海感到非常不解,因为他让李申回来,是让他想办法攻城的。

可他却没有这么做。

不但如此,他还在这个时候严抓军纪,搞得士兵们颇多怨言。

有不少将领,偷偷跑来打小报告,说李申这么做,别有用意,是在公报私仇。

徐四海也搞不明白,他到底想要做什么。

但出于对李申的信任,他并没有急着问他。

而是让手底下的将领全力配合,要是谁敢违抗李申的命令,直接军法处置。

有了徐四海的支持,李申逐渐加大了力度。

刚开始只是针对那些士兵,到了后面,但凡有触犯军纪的将领,他一律严惩,丝毫不给面子。

就连自己的亲信,也没有放过。

在这个过程之中,来找徐四海诉苦的将领,越来越多。

到了最后,他实在是压不下去了,只好命人找来李申,说他如果想要整顿军纪,可以等攻下南陵城再说,不必急于一时,以后有的是时间。

他用尽量委婉的语气,向李申表明了自己的难处。

李申也知道他的顾虑,便说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他说,他这么做,就是为了攻城做准备。

他离开军营太久,很多人表面上对他恭敬,但背地里,其实各有各的想法。

他之所以选在这个时候整顿军纪,就是想让他们知道,他现在是军队的统帅,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他的命令,必须要听。

这样,才能在打战的时候,执行好他的命令,不在中途掉链子。

听完解释,徐四海这才恍然大悟,随即非常生气,让李申告诉他,是谁在背后给他穿小鞋,他现在就立即带人过去,把他的头给砍了。

李申知道,徐四海说的只是气话。

因为徐四海如果真的有这个心,就算他不说,他也查得出来。

而李申也没有在这个时候铲除异己的想法。

他苦笑着说,现在他在军中的威望,已经有了以前的一半,剩下的一半,要看他能不能攻下南陵城。

见他终于要攻城,徐四海顿时面露喜色,问他打算怎么办。

李申回答道,黄云鹤仗着火炮之威,逼得将士们无法攻城,要想拿下南陵城,不能与他们硬碰硬,必须得从侧面进攻。

徐四海点头表示赞同,随后接着问他,该怎么从侧面进攻。

这个想法,李申早就想好了,这几天,又完善了一些,便笑着开口说了四个字——声东击西。

徐四海本以为李申说的是什么好办法,没想到只是这么简单的军事策略,不由有些失望,说这个办法他已经用过了,但南陵城中守卫众多,根本就攻不下来。

李申笑着摇头,向徐四海解释说,如果只是从东西两个城门进攻,黄云鹤的确可以很快反应过来。

所以,他们要逆向思考,表面上是佯攻东门,派兵攻打西门,实际上,就是要攻打东门。

一旦黄云鹤将火炮和兵力转移到西门去,立即派兵强攻,将东门拿下。

到时候全军出击,火炮在城中失去作用,不用半日,便可轻松拿下南陵城。

同样是声东击西,徐四海自己用起来,作用有限,但被李申这么一改,顿时就变得厉害起来。

徐四海不得不承认,在用兵方面,李申确实拥有天赋。

他是一个天生的将才,而他竟然弃之不用,对于自己之前的做法,徐四海心中很是后悔。

听完李申的计划,徐四海当即表示赞成,还不吝啬赞美之词,极力夸赞他用兵如神。

面对夸赞,李申只是谦虚地表示,能不能成功,还得看黄云鹤上不上当。

两人客气了一番之后,开始召集诸将,进行作战部署。

李申将总攻的时间定在天快要亮的时候。

他这么做,是想要打黄云鹤一个猝不及防,让他来不及去思考,他真正的意图。

李申将所有的火炮,全都放在西门,让徐四海带人提前埋伏着。

而他,则是带着主力部队,佯攻东门,吸引黄云鹤。

他们以一炷香的时间为限。

香灭了之后,徐四海立即指挥部队,炮轰西城门。

并且派出攻城队伍,佯攻西门。

守城的将领,当即第一时间将这件事情禀告给黄云鹤,请求支援。

听到传令兵说西城门有十五门大炮,正在对他们进行疯狂轰击,黄云鹤脸色不由一变,随后低头望去,只见李申指挥的部队,正在迅速撤退,见状,他这才意识到,徐四海这是打算声东击西,孤注一掷了!

他当即下令,只留下投石车,将八门大炮,全都转移到西门。

这个命令,正中李申下怀。

黄云鹤离开之后,李申立即派兵强攻东门。

https://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