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下乡的知青

“不用陪了吧?”

“要的,不然你一个姑娘家的,就这么跑去他们霍家,叫别人看见了,还不知道要怎么说你呢,我是要去保管社喂猪,实在走不开。”郑玉秀坚持的说道。

不然,她就亲自去了。

这喂猪的活儿,不像去地里那么累。

轻松很多,工分也少。

但是却没有休息的,刮风下雨,一天两顿都得去喂了才行。

三嫂孟翠翠要照顾大妞,也没时间去,只能让黄桂花去了。

黄桂花这心头,还是有点不乐意的:给钱就没她的份儿,冒雨出去做事就轮到她了?

呵……

婆婆果然偏心。

顾青柠却不以为意,嘴硬的道,“怕什么,娘,我都这个样子,还怕别人说啊,再说了,那嘴是长在别人脸上的,别人要怎么说,我们还能管得着啊。”

“话是这么说,但是……”

郑玉秀想了想,觉得闺女说的也有点道理。

更何况闺女这段时间的变化,那都是朝着好的方向改变,她还能说什么?

最终,黄桂花还是没有陪着顾青柠去下河湾。

顾青柠看出了她的不乐意,昨儿大雨,现在路上都是泥泞,走一步打三滑的,很不好走。

尤其下河湾那边是山那边。

从雨后的山崖下走过,多危险。

顾青柠看出了黄桂花的不乐意,也就没有强迫她,吃完午饭后,收拾收拾好自己的形象,就出门了。

她前脚才走,不到二十分钟。

妙山村就出现了一群年轻小姑娘,他们个个年轻,漂亮,身上的衣裳也不同于农村姑娘的土布棉衣,而是买来的针织料子做的。

不止样子好,花色也比黑灰土布洋气。

小姑娘们站在村口,在河边对着下网捞鱼的村民问道,“叔儿,这里是不是红星公社的妙山村?”

“是的,姑娘你找谁?”

胡美丽回答道,“我们找顾小梨。”

村民很热心的给姑娘们指了路,“顾小梨啊,姑娘你沿着这条道一直走,走到村尾,大榕树底下那家就是了。”

“哎,谢谢叔儿啊。”

胡美丽道了谢,带着余下的三个姑娘直奔村尾大榕树下。

四个年轻靓丽的姑娘,出现在村子里,那绝对是一道引人眼球的风景线。

尤其家里还有没有说亲的小伙子那种家庭,一个个的都探长脑袋,看着这几个姑娘朝着顾家去,私底下更忍不住盘算:这几个姑娘年轻又漂亮,一看就是有出息的。

要是能说来给自己做媳妇儿,那该多好。

他们是去顾家的,也不晓得,他们跟顾家是什么亲戚,晚一点一定要去打听打听才行。

胡美丽带着三个闺蜜,到了顾家门口,“请问,这里是顾小梨家么?”

“是啊,你们是谁?”

郑玉秀正跟许大婶一起做衣裳聊天,看着姑娘们来了,不由得好奇问道。

“快来,就是这里,没错了。”

胡美丽带着四个姑娘进院里之后,才开口道,“婶儿,我叫胡美丽,我是顾小梨的朋友,我们是特意从县城里下来找她的,你是顾小梨什么人啊?”

“朋友?”

郑玉秀诧异极了。

她可从来没有听说过,她女儿在县城里有什么朋友。

不过,既然人都到家里了,总不能将人赶出去吧,于是,她起身招呼姑娘们进屋,“我是小梨的娘,这位是我们村里的一个婶子,姑娘们,找小梨做什么?”

姑娘们也不傻。

知道了有外人在场,有些事情,是不能说的。

胡美丽笑道,“也没啥事,就是来看看她,我们跟她是朋友,她在家么?”

“那可真的不巧,小梨她出门了,前脚刚走呢。”郑玉秀皱眉,“你们找他什么事情,跟我说也是一样的。”

“没,没有啥事。”胡美丽直摇头。

其实,今儿她是带着小姐妹们来找顾小梨买鞋的。

那天顾小梨卖给她的那双鞋,可好了,她拿回去之后,纺织厂的几个姐妹都看着喜欢的很,也想要买。

她记得顾小梨跟她说过的地址,又正好今儿他们轮班休息,她就带着小姐妹到村里来了。

不过,既然顾小梨不在家,那这事儿今儿肯定是办不成了。

胡美丽一行人找顾小梨没有找到,坐了一会儿之后就回去了,临走前,让郑玉秀给带了话,“婶儿,要是小梨回来,你一定告诉她,就说纺织厂的胡美丽来找过她,让她有空了一定去县城纺织厂找我。”

“哎,好,好。”

郑玉秀连连点头。

心头诧异的同时,也忍不住有了猜想:前几天闺女一直说想要去县城找工作,现在纺织厂的人亲自上门,莫不是工作有着落了?

可,真的这么容易么?

她感觉也不太真实呢。

四个姑娘走了,郑玉秀也没有多想。

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事儿却在妙山村,掀起了不小的风浪。

妙山村的人口,说多不多。

百余户,四百余口人。

其中有好几十个适龄未婚青年,那县城里的小姑娘到村里一走,可不就得吸引住这些未婚青年的目光嘛。

等着姑娘们前脚出门离开,后脚就有村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就上门了,明里暗里,旁敲侧击的询问着,今儿上顾家那群姑娘是哪儿人,有没有说亲之类的。

郑玉秀觉得自己是冤枉死了。

那姑娘们都是闺女的朋友,她是啥也不知道啊。

……

顾青柠这边背着自己的挎包,顺着雨后的泥路,朝着下河湾去。

刚开始一段可供汽车通行的大路,勉强还算好走,可越走到最后,那路一步三滑的,越加难走。

泥巴经过雨水拍打,再一踩,就变成泥浆。

有些路上还呈现出很大的泥水坑,越到后面,走的人越少,那泥巴就黏在了鞋上,重重的一坨。

顾青柠是走一会儿,就得停下来用竹片刮一刮鞋上的泥,不然,就跟腿上负重五公斤走路一样。

前头一个推着自行车的男人,走的也格外艰难。

男人还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待到顾青柠走近,他才开口道,“同志,请问朝下河湾去是走这个方向么?”

“嗯,是啊。”

顾青柠原本是没有注意这个男人的。

但是听到他打听下河湾,就抬眼打量了一下他。

男人推着一辆沾满了湿泥的自行车,穿着军绿色的棉袄,棉袄左胸前的口袋里,还别着一支钢笔,带着金边眼镜,看起来挺斯文的。

年纪约莫二十多岁,看起来不像是农村出来的小伙子。

难道是下乡的知青?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