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卞一鸣眼前一亮 铜钥匙似有玄机

第五十九章 卞一鸣眼前一亮 铜钥匙似有玄机

同志们离开钟木匠家以后,李云帆决定先回静心庵再说。回到静心庵的时间是十一点钟左右。

让李云帆和同志们感到意外的是,刘局长和郑峰已经在十分钟之前赶到了静心庵。

李云帆本来是准备将了解到的情况进行一次梳理,然后再做定夺,现在是大喜过望,刘局长和郑峰如从天降,他和战友们的心里就更踏实了。

“刘局长,您怎么也来了?”王萍在台阶上就听到了刘局长那爽朗的笑声,她喜出望外地冲进了办公室。

“来凑热闹啊!”刘局长笑道。

“凑热闹?”

“我听郑峰说了,这个案子有点意思,有点嚼劲。”

“我把这里的情况和刘局长说了,他就跟着来了。老李,怎么样,进展如何?”郑峰仰起头来,望着李云帆道。

“确实有名堂——这不是一起简单的纵火案。”

接下来,李云帆和陈皓将案子的进展情况向二位局长做了详细的汇报。之后,大家在一起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讨论,明确了以下几个基本事实:

首先,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案发当时,钟木匠确实在刘家洼的顾大娘家打家具,在打家具的过程中,他确实离开过一段时间。他离开顾家的时间和“11。27”纵火案发生的时间完全吻合,这也就是说,钟木匠有作案的时间。

其次,从向茂生提供的情况来看,案发之时,钟木匠确实在葫芦口出现过,他出现的时间,和案发的时间是一致的,他行走的路线,和刘家洼、梨花坞所处的地理位置也有着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所以,钟木匠有作案的嫌疑。

再者,钟世杰的老婆和章国森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一直保持了十几年,一个男人竟然能忍受自己的老婆和别的男人厮混十几年,其精神上的长期压抑和人格上的严重扭曲是常人很难承受的,由此看来,钟木匠有作案的动机。尽管章国森和温淑花都说钟木匠不知情,但以钟木匠的精明和狡黠来看,他没有不知道的道理,所谓“不知道”应该是“装聋作哑”。“知道”了却“装聋作哑”,这里面肯定有蹊跷,有玄机。

还有,钟世杰和温淑花的身份不明,来路不正,章国森是一九四六年秋天回梨花坞的,钟木匠夫妻俩到小鬼沟的时间是一九四七年的春天,和章国森回梨花坞的时间是前后脚;章国森在国民党的部队里面当过兵,钟世杰也在国民党的部队里面当过兵。钟木匠当兵的地方是北平奉台龙山镇,章国森当兵的地方也是北平,很可能也是奉台龙山镇。联系章国森送给李桂兰和温淑花的首饰,可看出“11。27”纵火案的『性』质恐怕不是仇杀和情杀那么简单。钟木匠很可能是冲着章国森来的,说得准确一点,他是冲着章国森和那两包东西来的。

卞一鸣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路,当然,这个思路已经在李云帆和陈皓的心里面酝酿了半天了——酝酿的时间从李云帆和陈皓站在章国森家的院门口听到张更生和成有礼的对话就开始了,因为卞一鸣在李云帆和陈皓之前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积累和铺垫,当李云帆在钟木匠家问温淑花“钟木匠除了干木匠以外,有没有干过铜匠和锁匠”的时候,卞一鸣的分析和推断已经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

大家对卞一鸣的分析和推断很感兴趣,特别是刘局长和郑峰。

过去,大家都认为凶手可能是从天窗进出章国森家正屋的,卞一鸣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设想。他的根据是两个基本事实:

第一,今天上午,他和聂振华送顾大娘下山的时候,在顾大娘的家,钟木匠和大爷谈到了橱柜用什么锁的问题,是用铜锁还是用普通锁?顾大娘的一句话在卞一鸣的心里面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句话就是“买马的钱都花了,还在乎马鞍子吗?”。如果选择普通的锁,那就到街上去买,这很简单,结婚在山里人的眼里是比天还大的事情,自然要办得体面,该花的钱,那就得花,刚打的新橱柜,再配上黄亮亮的铜锁,视觉上也舒服一些。但如果选择铜锁,街上是买不着的,这种铜锁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工艺,既然钟木匠以前干过铜匠和锁匠,那就说明他有加工铜锁的技术。

第二,在生活中,有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门锁只防君子,不防小人,谁要是惦记上了哪家屋里的东西,门锁根本就不是什么障碍,当然,要想不『露』痕迹地拿走别人家东西,那就得费点脑筋了,但这对于一个锁匠来讲,就是“水缸里面捉王八——手到擒来”的事情了。钟木匠是一个锁匠,这对他来说,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这样一来,那他就用不着在天窗上面做文章了,走天窗,既费时又费劲。

卞一鸣的意思是,钟木匠是从大门进入到屋内的,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不会暴『露』自己。选择天窗,是一种蠢笨而冒险的办法,如果后山的松树林里有人呢?完全有这种可能——他看不见别人,别人能看见他。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里人在山上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这是其一,其二,选择天窗,下不是问题,上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凶手不能借助于其它物体,否则会留下破绽,除此以+*小说 *wwW.*class12/外,凶手还得有很大的手劲和臂力,钟木匠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这些问题,李云帆和陈皓都想到过,火烧起来以后,屋里面烟雾缭绕,烟雾增加了凶手迅速逃离的难度,案发之时,正值深秋,天干物燥,凶手必须在火起之后,迅速离开现场,最理想的时间差是,当人们发现了章国森家起火的时候,凶手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逃离了案发现场。

大家对卞一鸣的分析都持赞同的态度,李云帆和陈皓面带微笑,卞一鸣的分析和他们的判断是殊途同归。刘局长和郑峰低语着什么。眼神里面流『露』出赞许的目光。

不过,刘建亮在赞同的前提下,提出了新的问题:“如果凶手走的是大门,他不可能同时开两个门,院门的锁,他得留着,如果凶手从院门进出,需要更多的时间,还容易暴『露』自己。这样一来,凶手就得翻越墙头,翻越墙头,就一定会在院墙内外留下脚印。可是,李队长他们在勘察现场的时候,却没有发现脚印。

刘建亮的问题还是很有含金量的。

同志们对案情的分析越来越深入细致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