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晚饭后兵分两路 黑扎营夜色沉沉

第五章 晚饭后兵分两路 黑扎营夜色沉沉

鲍老二家在河西村,在渡口的北边,这个村子在黑河+*小说 *wwW.*class12/岸边,既然有河西村,那就一定有河东村,你算是说对了,黑河东岸确实有一个村庄,叫河东村,荣子豪的二姑家就在这个村子里面,荣子豪的姑父是一个乡村教师,姓霍,叫霍平步,人称霍先生。

整个河西村坐落在一个凸起的山丘之上,鲍老二家就在村口,黑河大队的大队部就在鲍老二家的东边,在鲍老二家和大队部中间有一条逐级而下的石阶,

在鲍家的院门前有一个大石碾子,鲍家的院墙是用石头垒成的,院墙只有大半人高,站在院墙的外面,能看到院子里面的情况;在大队部的前面有一口水井,水井上面架着一个轱辘,水井的北边有一棵皂荚树和两棵老槐树,其中一棵老槐树的头是歪在一边的,在树脖子上挂着一口铜钟。

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十二日的晚上,刘队长他们就睡在大队部。

刘队长一行走出鲍老二家院门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到黑扎营,要经过两个村子,这两个村子分别是小梁村和大梁村,要翻越两个山梁,两个山梁一长一短,一高一低。大梁村和小梁村的名字大概由此而来。因为天黑,看不清这两个村的真面目,只能看到一些模糊的阴影。

到黑扎营有两条山路,一条由河西村向西南,这条路崎岖不平,很不好走,另一条路穿过大梁村和小梁村,绕到渡口,然后向西北,黑扎营在八字山的东边,距离八字山大约三里路。这条路是用条石和块石铺成的,比较平缓,孟书记选择了这条路。

在黑河渡口,孟书记他们遇到了几个人,他们刚下二墩子的渡船,其中一个人是知青小蒲,就他一个人和刑侦队同路,他『插』队的生产队在银匠村,在黑扎营的东南边,小蒲刚从河东村回来,河东村也有一个知青点。

在银匠村的村口,小蒲和孟书记分手,小蒲向北,同志们继续向西北。临分手的时候,孟书记和小蒲开玩笑道:“小蒲啊!我可等着你和小刘的喜酒喝了。入乡随俗,差不多了就把事情办了,别管打雷不下雨。”

所谓“管打雷不下雨”说的是小蒲正在谈恋*,而且谈了很长时间了,对象也是一个上海知青,姓刘名春燕,就在河东村知青点,河东村也属于黑河大队管辖。

黑扎营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寨,它坐落在一个山坳里面,在黑扎营的南边有一条比较深的河谷,河谷里面传来经久不息的瀑布声,在村口有一座三四米宽的石桥,河水从石桥下潺潺流过,掉头向东北方向而去,石桥和河道掩映在苍松古柏之中。这条河通到渡口,因为在渡口的北边有一条河和黑河相通,只不过是因为山丘和密林的遮挡,所以看不清它的走向。

走过小石桥,行不到两百多米,有一个山门,山门是用石头砌成的,山门的上方还有一个小钟楼,钟楼的上方有三个大字,李云帆用手电筒照了照,三个大字是“黑扎营”,是苍劲古朴的魏碑体。

走进山门,有三条路,一条向南,一条向西,一条向北,三条路的高度反映了黑扎营的地形地貌。三条路由南向北,逐渐增高。

荣家的庭院坐落在黑扎营的北边,因为天黑,刘队长他们对荣家的庭院规模和格局不甚了了,但能感觉到,荣家的院子坐落在一个山腰上,地势比较高,站在荣家的院门前的台阶上,能俯瞰整个黑扎营;还有一个感觉是,荣家的门头很宽大,和马家集的马家差不多,两路人马在荣家院门前分手。刘队长和王萍跟着孟书记到荣家去了解情况,李云帆和李子荣跟着房会计到荣家的周边去调查走访。

我们先来看看刘队长这边的情况。

荣家的院门紧闭,孟书记敲了两次门,才敲来一个人,这个人是荣耀祖的女儿荣小青,年龄在十八岁左右。她带着同志们七拐八绕地来到一间正屋的跟前,从堂屋里面走出一个人来,他们就是荣老大。

孟书记说明了来意之后,荣老大和小青低语了几句,荣小青走出堂屋,不一会,荣副主任走了进来,嘴里面叼着一支香烟。

荣副主任刚坐下来,荣老太太在佟海棠和荣小青的搀扶下走了进来。

谈话就此开始。

“68——11。12”案除了留下来的九张照片之外,还有几份谈话记录,今天晚上的谈话记录就是其中之一。谈话记录如下:

刘队长寻问,王萍记录。

“请问,荣子豪是怎么死的?”

没等荣光宗开口,老太太和佟海棠就一唱一和地哭了起来。这个问题问得似乎有些多余,一个二十左右的大小伙子,突然夭折,非病即灾。

“淹死的。”荣老大道,声音比较低沉。

“淹死的?能不能说得清楚一些?”

“我哥哥到龙华堡去运货,回来的时候,从船上失足落水。”说话的是荣小青。

“在什么地点落水的,一个二十岁左右的人怎么会失足落水呢?”

“在丁家滩。”

“丁家滩在河东村的前面,距离通天河有四里地,距离黑河渡口有三里地。”孟书记补充道。

“当时船上还有人吗?”

“有。”

“还有谁?”

“有一个远房亲戚。咱家每次到龙华堡去运货,都是他撑得船,在咱家干十几年了。”荣老大道。

“此人现在何处,叫什么名字?”

“他叫曹大年,住在河东村。”

“曹大年住在河东村,怎么会在你们荣家做事呢?”

“事情是这样的,曹大年他爹以前在荣家做事,荣老爷——我说的是荣寨首,有恩于曹家,再加上两家沾点亲带点故,这个曹大年从小就跟着他爹在荣家长大,所以,曹大爹死后,这个大年就留在了荣家。”孟书记道。孟书记对荣家的情况还是个非常熟悉的。

“你们能把荣子豪溺水的情况说一下吗?”

“听大年讲,船行到丁家滩的时候,他看到子豪从船舱里面走到船舷跟前,把手伸到水里面,大概是想喝水,没想到,水没有喝到,子豪却一头载到水里面去了。”

“曹大年没有下去救吗?”

“下去了。”

“怎么样?”

“那里水非常深。”

“他没有喊人吗?”

“喊了,当时河西村和河东村来了不少人,叫来了三条船,是停在丁家滩的三条船,丁家滩一带崖高树密,水下面有很多暗洞。一直到天快黑的时候,才找到了……”荣光宗说不下去了。

荣家的人一脸忧郁。

“自从子豪出事以后,我们荣家的人就不押船了。”荣副主任道。

“为什么?”

“丁家滩附近已经淹死了好几个年轻的后生。”

丁家滩,刘局长记住了这个名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