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刘局长带来消息 荣子豪死因渐明

第五十七章 刘局长带来消息 荣子豪死因渐明

李云帆一行带回来的消息使大家异常兴奋,而刘局长和郑峰带回来的消息则使大家喜出望外。

李云帆他们回到村公所的时候是七点钟左右,葛大爷坐在炉子跟前抽香烟,他在等同志们吃饭。

“不知道二位局长什么时候到?”李云帆自言自语道。

“李队长,要么,同志们先吃,我给刘局长他们留点菜,有蒸笼,很方便的。”

李云帆这才带着同志们走出了村公所。刚走几步,就听到河对岸传来了非常熟悉的声音:“葛——师——傅,过——河——啰!”这是郑峰那粗犷的男高音。

“来——啰!”这是二墩子的声音,他一直守候在渡口。

船向河对岸驶去,同志们向渡口奔去。

暮色中,三个黑影伫立在河对岸,刘局长和郑峰的身影是大家所熟悉的,另外一个人是谁呢?

船靠岸的时候,大家终于看清楚了,站在刘局长和郑峰中间的是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者,身高和刘局长差不多。

郑峰第一个跳上岸,然后去扶老者。

“二位局长,这位是……”李云帆迎上前去。

“这位是省公安厅刑侦处的刑侦专家竺老,竺老,这就是我跟您提到的李队长——李副局长。”

李云帆紧紧地握住了竺老的手:“竺老,我早就知道了您,没有想到能在黑河见到您啊!”

“李局长,同志们都好吗?”

“很好——很好。”

大家一一跟竺老握手。

“刘局长,你们怎么到现在才回来啊!等得我们好心焦哦。”王萍道。

“我们在等竺老,他在北京开会。”

葛大爷和二墩子站在一旁,不知所措。

葛大爷活了大半辈子,也没有见过这种场面,荣家的案子不但惊动了地区的领导,竟然还惊动了省里面的领导。所以,他既感到荣幸,又显得拘谨。

葛大爷还没有缓过神来,手已经被刘局长握住了:“竺老,这位就是葛师傅,就是他们一家在照顾我们刑侦队的同志们啊!”

“老师傅,辛苦您了。”竺老紧紧地握住了葛大爷的双手。

葛大爷更加不知所措:“走,吃饭,二墩子,叫你娘开饭。”

二墩子头也不回地跑回了葛家大院。

大家簇拥着竺老走进葛家堂屋的时候,饭菜已经准备好了。菜是刚从蒸笼里面端出来,热气腾腾,香味四溢,葛大爷特地烧了一钵子鲫鱼汤,葛大娘揭开盖子,鲜美无比的鱼香味扑鼻而来。

刘局长和郑局长的到来,特别是竺老的到来,使同志们喜出望外,“69——11。12”凶杀案的进展情况完全超出了刘局长和郑峰的想象,没想到仅仅两天的时间,案件的侦破工作就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同志们丢下碗筷的时候,陈皓已经汇报完了工作。

竺老对“69——11。12”凶杀案非常感兴趣。关于水银的部分,竺老称之为“这是一起有史以来——他从事刑侦工作以来——前所未有的经典案例。”

根据竺老的经验,像荣子豪和车之国这种情况,可以有两种分析:一是,当事人过量饮酒引发脑溢血,症状是头晕目眩,意识模糊,严重者则会昏厥,这时候落入水中。其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几乎为零,因为这时候,当事人已经失去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如果不是第一种原因,那就是在溺水之前吸入了一种有害物质,这种有害物质的作用就是迅速破坏大脑的神经中枢,使当事人失去知觉或者自控能力。能够达到这个目的的物质就是贡,也叫水银。这种案例,竺老没有碰到过,但在明清奇案中有这方面的记载,文学作品中,也有这方面的内容,《水浒传》中宋江等人就是喝了掺有水银的毒酒,才一命呜呼的。至于为什么宋江等人数日后才死掉,而卢俊义喝过之后,立即栽入水中,原因很简单:宋江喝的酒中放了少量的水银,毒性的潜伏期要长一些,而卢俊义的酒中,放了比较多的水银,毒性立即发作。

根据对案情的分析,竺老排除了第一种可能,肯定了第二种分析,这也就是说,荣子豪死于水银。荣子豪喝下水银之后,一定是口干舌燥,嗓子难受,神经中枢紊乱,想喝水,或者想用水清理嗓子,想喝水,他就会往船舱外面跑。”

“竺老,水瓶里面不是有水吗?”卞一鸣道。

“这有两种可能,一是水瓶里面已经没有水了,二是水瓶里面有水,但太烫,他等不及了。”

竺老的分析和陈皓的判断不谋而合。

李子荣又提出了新的问题:“竺老,水银为什么会停留在木板里面呢”

“水银的比重大,和黄金一样,所以,它会往下走,但如果遇到不容易降解的物质,就会停住脚步。木板的底部肯定有油漆层。”竺老的分析和陈皓的分析完全一样。

最后还剩下一个疑问:那就是水银具有不溶解性,酒和水银放在一起,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问题是卞一鸣提出来的。既然卞一鸣提出这个问题,那就说明,他已经有了这个方面的思考。

在最关键的时候,卞一鸣总会有一些奇思妙想,李云帆也有这方面的困惑,所以,他觉得卞一鸣提出的问题才是整个案子的症结所在。

“卞一鸣,你心里想些什么,全说出来。”

“李队长,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荣光宗,我们每次见到他的时候,他的手上都有一个紫砂壶。”

“不错。他喝茶直接用茶壶,从来不用茶杯。”

“在我的印象中,这个紫砂茶壶好像是荣子豪的遗物。是谁说的呢?大家回忆一下。”

“用不着回忆了,把葛大娘请过来问一下,看看她知不知道。”

王萍走出堂屋,把葛大娘请进了堂屋。

“葛大娘,荣老大抱在手上的紫砂茶壶是不是荣子豪生前用过的。”

“不知道,我很早就离开荣家了。你们可以去问曹大年,子豪在世的时候,曹大年一直在荣家。他一准知道。二墩子,你到河东村去一趟,把曹大年叫过来。”

“我这就去。”二墩子正在院子里面。

“等一下,我去一趟吧。”房书记一边扣衣服,一边朝外走。

同志们回村公所等候。

不一会,葛大爷和葛大娘送来了茶水。

五十分钟以后,曹大年来了。

曹大年证实了两件事情:第一,荣光宗爱不释手的紫砂茶壶就是大少爷生前同过的紫砂茶壶;第二,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十二日下午,大少爷溺水身亡前用的就是这个紫砂茶壶。大少爷和荣老大一样,从来不用茶杯喝水。这就是他的生活习惯。没想到凶手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水银放在茶壶里面,水直接从茶壶里面进入口中。水银便跟着水神不知鬼不觉地跑到荣子豪的嗓子里面去了。

“曹大年把茶壶递给荣子豪的时候,曾经打开过茶壶盖,他难道没有发现水银吗?”提这个问题的是王萍。

回答这个问题的是陈皓:“水银的比重大,沉在茶壶的底部,茶壶口小,里面光线很暗,还有茶叶,所以,曹大年不可能看到水银。竺老,我分析得对不对?”

竺老朝陈皓点点头,眼睛里面充满了赞许的神情。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