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6章 令人恶寒的承诺

当然,陆沉的任命其实就是最大的保障了,如今只不过是加强保障而已。

就现在来看,陆沉的眼光显然是没有问题的,作为带兵将领,甚至是镇守一方的大将,张之尧都没有任何问题。

这是这是个天生的帅才。

这当初为李农副将,被压制得太惨,以至于根本就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

说来却也有意思,李农还是梁国朝廷另一个武官派系的人。

而他的敌对派系,则是大将军司马无光为首的。

梁国朝廷党争极其严重,而皇帝则是放任这一情况的出现,对此视若无睹。

因而党争也愈发严重。

张之尧作为李农副将,其实多少是有点两边都不讨好的。

不,再准确点来说,张之尧就是李农一方跟司马无光一方达成协议的牺牲品。

武官几个派系都没有接纳他,皇帝也不看好这个武将,更别提对武将轻视更重的文官们。

张之尧的仕途,的确很倒霉。

能力时常因为被打压而不给予表现,处处受到排挤,空有为民之心,却无门路。

当然,或许实际上就跟他这个想法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张之尧忠的不是君,而是黎民百姓

,他也并非是图谋某种利益,而是单纯地想要为黎民百姓做的更好。

这样的人是纯粹的,但同时,也是很难被官场的人接纳的。

不管是谁,要么对这样的人敬而远之,要么干脆就厌恶对方,大概没有第三选项。

毕竟,官场上这样的人会很麻烦。

头脑不够灵活,光是这一点就很可能为他们招惹无数麻烦。

不,应该说是死板。

死脑筋。

这样的家伙,可能会因为一点利益的不同而选择与自己的派系为敌。

所以没人愿意接纳他。

而张之尧似乎也对此不甚在意,但直到如今仍旧被压制着,心里说不郁闷是不可能的。

但自从那个男人出现,并且向他放开权力,让他尽管放手去做的时候,张之尧真的心颤了一下。

仿佛,那种想要呼喊的声音卡在了喉咙边。

那句愿意追随的话语始终没有说出口,仿佛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一样。

但张之尧知道,自己的仕途大概就在此了。

哪怕不在梁国,那又如何呢?

跟随这样的一位人物,张之尧并不觉得委屈。

甚至,与荣有焉。

能够为对方驱使,他感到很荣幸。

这些时日里,

在周河郡内,张之尧也特地观察了这位传奇的行为。

此前陆沉在东夷那边打下的功绩早就被传出来了,千骑斩四万,并且战损比小到可怜。

这样的战绩,几乎足以被载入史册人人传唱,而这位却仿佛没做什么一样,表情相当沉静,也并未因为自身的功绩而洋洋得意。

仿佛对他来说,这只是习以为常的小事一样。

尽管这其中有山海军本身装备精良的缘故,但这个战损比仍旧吓人。

这不是单纯的兵员素质优秀就可以解释的,若无主将的率领,千骑便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战绩,这几乎不可能。

而且,张之尧可是听说了,这位几乎每战都是冲在最前头的。

身先士卒,作为一个将领来说实在是太难得了。

只不过,张之尧没想到,今天来太守府倒是扑了个空。

晚上的时候,太守府这边时常灯火通明,将领们时常会在此商议接下来的战况该如何应对。

上任太守并无妻儿,因此府中未曾有女眷,只有家仆跟那些士兵。

要不然的话,陆沉却是万万不会将这里当做商议要事的地方。

他这人虽然对敌人狠,但对老幼妇孺却是下不

了手,更别说把人家的家给占了。

唯独在这一点上,陆沉相当严格。

禁止山海军骚扰民众跟敌人家眷,这也是陆沉从一开始就反复强调的。

即便是自己的敌人的家眷,陆沉也禁止他们烧杀抢掠。

正如现如今打仗的时候,几个国家的军队曾经所做过的行为,屠城。

屠城的行为可以极大地舒缓士兵的面对战争时的压力,跟对敌人心中积压的怨怼跟恨意,可以释放这些负面情绪。

这一行为能够达到多个目的,威慑敌人,强调反抗自己的结果,提高新秩序新理念在城池中展开的效率,提防城中百姓反抗,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屠城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到巨大的收益,这是从各方面的,金钱,粮食,人。

有的时候,即便是主将不想这么做,但麾下的将领也会让主将不得不这么做。

因为这是避免军中生乱,也是最快牟利的办法。

但此举不仅是竭泽而渔,有伤天和,更是有违人理。

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这都是不为常人所接受的。

陆沉更是抗拒并且厌恶这种行为。

屠杀手无寸铁的百姓,这种行为难以被人所接受。

更别说,陆沉本就认为,这些百姓都应当有自己可选择的权利,而并非被左右的命运。

人口是相当重要的,若是实行屠城的措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座城池都会是死城,无人,无生息。

但想要在极短时间内壮大并且牟取更多利益,屠城就成为了一种高概率选择的措施。

梁国皇帝给予西戎人的允诺就是,只要接下来西戎人能够帮助司马无光击垮敌人,那么接下来的周河郡,英驰城,乃至山海城,都可以优先这些西戎人烧杀抢掠三天。

这也是那些大臣们对皇帝的选择感到失望的原因。

别忘了,周河郡,英驰城,在这之前还是梁国的领地。

如今敌人也只是暂时侵占,甚至并未施行屠杀之举。

而他们的皇帝却对西戎人如此吩咐,只要拿下敌人,那么这些城池就任由其施为。

这样的承诺如何不令人感到恶心呢?

以那些外族对他们这些人的做法,人不如牲畜当真是最实在的言语了。

史上也曾有过几次蛮夷势大入侵边境城市的时候,当时对方甚至攻打到了都城门口。

若非当时的皇帝与国共存亡,也无法击溃那些蛮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