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祝甸县城

“胡师傅,村里二愣子说他在给城里人当向导的时候,听到了仙人收徒的传闻,据说是县城巨富陈员外家的孩子被仙师选中,择日将带回仙门培养。这是真的吗?仙人真的会收徒吗?”在听到村里传言的第一时间,林丰年就跑到书塾找到曾在祝甸县城待了大半辈子的胡秀才询问真假。

“仙人收徒吗?确有其事。”胡秀才慢悠悠地说到,思绪也跟着飘回了自己年幼在县城读书的时光。犹记得当年,胡秀才也是如林丰年一样的懵懂少年,因为县城有房亲戚混得还不错,就把作为自家子侄的胡秀才加到了县城读书,也就是十二三岁的年纪。有一天,突然听到大街上人声鼎沸,隐隐约约听到“仙人降世”“新人收徒”的吵闹声音,经过询问,才知道是县城旁边的仙家宗门,今日开山收徒,广邀县城的青年男女进行资质测验,资质上乘者将被选中进入仙门,走上修仙之路。

“我当时对于仙人和修仙是不屑一顾的,只认为是招摇撞骗的江湖术士用来愚弄蠢钝无知的世人。所以我都没去过广场看资质测试,一门心思在读圣贤书上。”胡秀才有些自嘲的笑了笑,说到。“当时私塾里不少同窗都被家里要求去测试了,不过大多数都被告知没有修仙资质。倒是有一个读书不怎么用功的富家子弟传言被仙师选中了。不过听传言说是这个人没有修行资质,是他家里开了家大酒楼,他爹砸了大笔钱进去,才硬把自家孩子塞进了仙门当中。”

“后来我听人们说,仙人要求的这种修炼资质万不存一,一万个人当中都不一定有一个人有这样的修炼根骨。”胡秀才意味深长的说道,说实话,他不希望少年一门心思都放到修仙问道上去,读书成才、考取功名,也不失为一种成功的人生。

“不管怎样,现在既然有这样的机会,那我就不能放过,我必须要走到仙人面前,让他看看我到底有没有修行资质!”少年大概没有听出胡秀才的言外之意,反而更是坚定了前往县城,接受仙缘测试的决心。

“也罢,就让他自己去验证吧,如果真有仙缘,那就皆大欢喜,若没有,也好及时止步,另想他路。”心中这么想着,胡秀才便说道,“既然你已经下了决心,我也不好再阻拦你。但是你一个小小少年,怎么前往百里外的县城?你爹娘会允许你这般做吗?退一步说,你到了县城,见了仙人,如果仙人说你没有修行资质,你要如何自处?”胡秀才语重心长地连续发问道。

“胡师傅,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是我坚信‘车到山前必有路’,至于到县城去,如果搭不到城里人的马车,我就昼夜不停地走路去,也就两天两夜的时间,不算太长。至于爹娘这边,他们肯定不会让我这般胡闹,所以我只能‘先斩后奏’,深夜出发,留书一封,等他们知道我已经在路上了。”

“万一没有仙缘呢?”虽然残忍,但是胡秀才还是加重语气又问了一遍。

“我相信自己是有这份仙缘的。万一真没有,我就回来听从父母的安排,娶妻生子,安稳一生。”少年有些倔强,又有些苦涩的说道。

听到这里,胡秀才知道少年已经想好后路了,那就真的没有什么理由再拦着他了,断了念想才能安下心来过日子。“那你打算啥时候出发去县城呢?”

“距离一月之期已经过了大半,只剩下最后十天了,我打算今晚就出发,在路上花两天时间,那我第三天就能到县城,至少保证能见到仙人一面。”谈到县城之旅,少年又来了精神,兴致满满地说道。

胡秀才闻言走回房内,不一会回到少年面前,递给少年五两碎银子。“拿着吧,城里干什么都要花钱。”少年有些呆愣,他可知道胡秀才这些年在村子里,除了被叫“老秀才”,还被叫“铁公鸡”的,想从他嘴里抠出一星半点都不可能,现在竟然拿出来五两银子,这可能就是老人这几年所攒的所有了。

“胡师傅,这我不能要。这都是你的养老钱,我不能拿。”少年言辞坚定拒绝道。“又不是送给你的,不管你成没成仙,都要连本带利还给我的,你这青壮年,赚这点钱不是小事一桩?”胡秀才没好气的说道。虽然如此,少年也知道胡秀才是故意说狠话,让自己收下这份好意,便不再推辞。“胡师傅你放心,我一定加倍还给你!”少年看着胡秀才,语气坚定地说道。

“好了,我知道丰年你的人品,不然我还不敢借给你呢。赶紧回家准备吧,好好跟父母告别,山中无岁月,如果此去你真的走上修仙路,可能再与父母相见就很难了。”“好的,胡师傅,大恩不言谢,丰年拜别了。”少年朝着老人作揖一拜,头也不回朝着家里跑去。“丰年啊,老师在这里祝福你,得享福源,一飞冲天,从此逍遥。”看着少年消失在视线中,老人在心里默念道。

是夜,林丰年家中,晚饭过后。“爹娘,你们听说咱村子附近的县城,有少年被仙人收为徒弟了吗?是真的仙人呢。”少年有些激动,对着父母说。“听说了,是城里陈员外的宝贝儿子,那是从小富养起来的,有仙缘也很正常。”林父说道。“爹,这个跟贫穷富贵没关系,是每个人天资决定的。”“那是骗小孩子的话,陈员外不知道给塞了多少金银珠宝,才换来这么一个名额。小子,你在想什么呢?你还想当仙人弟子呢?可不敢这么胡思乱想,传出去还不够丢人的!”突然想到什么,林父有些严厉,带着斥责对少年说道。

眼看气氛有些凝重,林母连忙出来打圆场。“你这么严厉干啥,年儿肯定是听胡秀才说神怪怪事听多了,对这些神神怪怪的事情比较感兴趣,所以才来跟我们一起聊着玩的。是吧,年儿?”“娘说得对,我就是觉得有趣,感觉很神奇。”少年见自己所想得到印证,便不再火上浇油,先安抚父母的情绪,再做打算。

此时仍是寒冬,夜里万籁俱寂,脚步声都能听得很清晰。半夜,少年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将柴扉慢慢扣上,踮着脚尖慢慢往村外走去。待走到村子边缘,少年目光复杂地回头望了一眼自家的茅草屋,而后目光坚定地朝着祝甸县城的方向跑去。

第二天一大早,林家传出了男人愤怒的吼声,“这个小兔崽子,最好死在外面别回来了!”很快,全村都知道了,林家最小的儿子,独自离家出走,到县城拜见仙人去了,这件事又招来村里不少的唾沫,讥讽邻家小子不知天高地厚,不知死活往城里闯,都等着看这小子灰溜溜跑回家的惨样子,只有书塾的胡师傅,望着县城方向,默默计算林丰年何时到达祝甸县城。

搅动的村子不安宁的主角,现在仍然在去往县城的路上,天寒地冻,可怜身上衣正单,少年懂得发抖,为了暖和点,少年走一段路就跑一段路,通过这种方式保证自己不被冻僵,奈何天气严寒,本就身子单薄的少年更是深受其苦。

伴随着村子里讨论声的渐渐消失,少年也终于在第三天的早上赶到了祝甸县城。远远看到高高的城楼,少年觉得很震撼。“这就是胡师傅说的祝甸城啊,这城门好威严。”

和煦的朝阳将亮光洒向大地,远处蛰伏的县城像个巨兽一样,苏醒了了过来。各种叫卖的声音、各色奇异的香气,让这座城突然就活了起来。隔着老远,少年就闻到了香味,肚子也不争气的咕咕叫起来。这两天两夜的奔波,自己从家里带出来的干粮都吃光了,现在真的是饥肠辘辘。摸了摸衣服内衬里的碎银子,又按了按挂在胸前的玉佩,少年此行除了一身一物,外加胡师傅赠的银两,就只带了之前意外捡到的玉佩,少年大步流星朝着入城口走去。

很快少年就赶到了城门附近,近距离观察更觉得这座城市的浩大,入城的人此时已经排起了长队,守门的卫兵仔细验证着入城之人的身份和所携带的物品。“你是什么人,从哪里来,进城找谁,干什么?”轮到少年的时候,守卫看到他寒酸的穿着,皱着眉没好气的问到。“我叫林丰年,家住灵秀山旁边的灵秀村,此次进城是为了拜访收徒的仙人,测试自己有无修行资质。还请官兵老爷放行。”少年不卑不亢的回应道。

看到穿着如此寒酸的少年,竟然说话文绉绉的,守卫有些异样看了少年一眼,待听到少年此行是为了寻访仙人,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又是来瞎碰运气的,这些乡野粗俗之人,也想踏入仙门,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守卫有些厌恶地说道。原来自从仙人收徒的消息传出来,不仅是城内的富商显贵,十里八村的偏僻山村,也有不少人赶来凑热闹,这样的人最近他们见得多了。

少年也不争辩,礼貌地问道,“请问官爷,现在仙人收徒进展到什么地步了?”看着眼前不同于以往见到的山野乡民,官差耐着性子说道,“只剩下七日时间,目前仙人已经收徒九人,仙师已经放话,等到七日一过,或者等到收到第十名弟子,他就会立刻带着十名弟子返回仙门,此次收徒到此为止。”

原来不是等到一月之期,少年闻言一惊,还有收满十人为止的说法。“还请官爷通融,让草民到仙人面前一试。”少年对着官差行了一礼,恳求道。见到少年还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官差也懒得多费口舌,随机放行,“进去吧”。

终于,少年成功进入城内,此时距离仙师收徒一月之期只剩下最后七天,远远可以望见,大路尽头的广场仍然堆积了众多的民众,怀着不同的情绪,大家都在等待第十人的出现。不再犹豫,少年朝着测试资质的广场大步跑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