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选人之难

黄立极退出养心殿后,崇祯微皱着眉头思索了片刻,挥手叫过徐应元吩咐了几句。

不久之后,徐应元便带着几个小太监从司礼监带回了大堆的奏折。崇祯大致翻看了一下,果然如黄立极所说,内阁中的几名大学士都受到大量的弹劾,而且几个人也都数次上了请辞的折本。崇祯看着内阁的那些请辞的折本心中暗想:“留下黄立极这个首辅,是觉得这个人不仅有一定的能力,在稳定朝堂上有着不小的作用,而且比较容易控制。那内阁中其他那几个人怎么办?还要不要留下?”

崇祯一边想着,一边用手指轻轻的敲着面前的书案,“内阁中那几个人名字,自己都没有什么印象,八成在历史上也没做出过什么大事。况且王体乾也和自己说过,那几个人都是些碌碌无为之辈,留下怕是也没什么大用。

可是。。。。。。要是同意他们的请辞,自己又要用什么人来替换他们?自己虽然有一张根据后世的记忆写的名单,但那名单上有一大半是武将。而在剩余那不多的几个文臣之中,不是年轻太轻,就是因为抗清或是镇压农民起义才出的名,未必适合放在内阁之中。唯一一个看上去还算合适的孙承宗,自己对他还有其他的打算,并不想将他放进内阁。最多也只会为了表示重视,给他加一个大学士的荣誉称号罢了。xuqi.org 海豹小说网

要是不同意现在这几个内阁大臣的请辞,全部留用呢?似乎也不是很好。虽然在自己的设想中,大明的内阁会慢慢的变成只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都将逐步转到军机处办理。内阁的重要性会慢慢降低,不过,现在,内阁却在明朝的那些官员的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内阁大学士的名号还是绝大多数大明文臣的终极目标。

如果将阉党掌权时的内阁成员全部留用,必然会给官员们造成自己依旧宠信阉党的印象,那样就会给自己对大明朝堂的改造带来不好影响。在自己的设想中,至少是在最初这几年,大明朝堂应该是东林党,阉党,皇党各占一部分。而且,这几派的官员掌控的权利要差不多,还要让这几派的官员势如水火。

之所以要如此安排,是因为自己准备实施的那些变革,影响的绝不是一两个官员,而是要触及几乎所有官员的利益。那时,无论是阉党也好,东林党也好都会跳出来反对。只有在几派官员相互争权夺利斗红了眼时,才有可能借势一步步的实行。”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不由得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自己这个体育老师真是太难了。曾今的历史没记住多少,现实的官员又不认识几个。唉,想找个人商量商量都没有,太难了。。。。。。”

崇祯想着想着,王体乾那瘦小干枯的身影慢慢浮现在眼前,“现在,也就这个老太监勉强算是一个可以商量的人。不过,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非让自己将他放进被抄家的那是十几个人中,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想到王体乾崇祯皇帝不禁皱了皱眉,转头对一旁的徐应元说道:“徐应元,阉党的那个案子,曹化淳他们审的怎么样了?”

“啊?”崇祯突然间的问话让徐应元一愣,他眨了眨细长的眼睛说道:“回皇爷,老奴这几天一直都跟在皇爷的身边。。。。。。不知道啊。要不,老奴去问问?”

崇祯想了想摇摇头说道:“算了,再给他们两天时间吧。”说完,转过头又看到那张记着抄家财物的折子,心中暗想:“内阁这块,现在那几个人虽然挨骂挨的多,但朝局却没有不稳的迹象,就先让那些人再顶顶。倒是经济方面可以做一些动作。。。。。。说起来,这抄家是真来钱啊。有了这笔钱,自己也算有了最初的资本,心中的那个计划也就有了实施的基础。。。。。。现在只要找到能执行的人,那个计划便可以开始了?可是,这个人上哪去找呢?”

想了半天依旧是毫无头绪,崇祯觉得有些气闷,便站起身对徐应元说道:“给朕更衣,朕要在宫中走走。”

“是。”徐应元连忙应了一声,带着几个小太监一通忙活,给崇祯换好了袍服。随后,崇祯便带着徐应元和方正化走出了养心殿。

京城的冬季,寒冷且干燥。

刚刚从温暖的大殿中走出,一阵寒风便迎面吹来,让崇祯不由的打了个冷战。在殿中已经想得有些发昏的头脑,刹那间清醒了很多。崇祯紧了紧领口的毛皮领子,穿过养心殿南面的养心门,慢慢的走进外侧的天街。

天上的太阳斜斜的挂着,黄色的琉璃瓦在白花花的光线下泛着一层微光。崇祯一边慢慢的走着一边随意的看着,然而,没过多久,心中又不由自主的开始盘算起来。“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满清第一次进关大约是在崇祯二年的年底。而明末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爆发好像也是在崇祯二年左右。也就是说,在崇祯二年年底前,大明至少还有将近两年的平静期。在这段时间中,政治上虽然还能再做一些事,但是不宜做的太急。毕竟自己刚刚当政,威望和权利并不太稳。而军事上的任何一个大的动作,都需要大笔财物的投入。现在虽然抄家抄出了一部分钱财,但这些毕竟不能都投入到军队之中。所以,现在在军事上除了能调动几个军官,训练一两只小部队外,怕是也不会有太多的改变。这样看来,这段时间要将主要的精力放在经济方面了。。。。。。”

崇祯一步一步的向前走着,寒冷的北风带着他的袍角一下一下的摇动着。

其实,就在崇祯派王承恩建立内账房时,一个挣钱的计划就已在崇祯的脑海中慢慢成型。这个计划分成两个层次,第一层,需要找到一个站在明面上的代理人,而后一切的后续操作都要以这个人的名义来进行。第二层,则需要找到一个有能力的计划执行人,这个人需要一定的商业头脑。执行人倒还好说,崇祯相信在明末这个商业还算发达的时期一定能找的出来。不过这个代理人就不太好找了。

崇祯心中的这个代理人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这个人要好控制,要能切实的执行命令。第二,这个人要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要能吓阻一些小人物,不能什么事都让他这个皇帝出面。

崇祯对这个代理人头疼了很久,一直找不出一个合适的。首先崇祯不想在朝中的那些文武官员中挑选。因为,这些人在官场中的牵绊都太深,在各方势力的牵扯下,很难能完全执行他的计划。同样崇祯也不想在那些勋贵中挑选。大明现在的那些勋贵,都已经烂到了根上,如果用了他们,说不定那些银子就成了打狗的肉包子。而除了文武勋贵之外,便只剩宦官和外戚了。宦官崇祯不太想用,因为宦官的名声太差,会给他的整体计划增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如此算下来,能用的似乎也就剩下崇祯后妃的三家外戚了。不过在崇祯后世的记忆中,这三家外戚好像也都不怎么样。周后家的就不用说了,财迷吝啬到了极处,而且目光短浅。要是将计划交给他,他绝对敢直接将银子吞了。其他的那两家和周家也差不多,毕竟在历史上,都已经兵临城下了,这两家都死守银子一毛不拔。“唉。。。。。。难啊。。。。。。看来实在不行只能用身边的这些太监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