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从长计议

梁宜然梳洗完毕,坐在镜前,捧着脸望着镜中的自己出神。苏曼蕊忽然说道:“宜然,明日是陈修远科考的日子!”

“那希望他金榜题名吧!”梁宜然道。

“你希望他考中吗?”苏曼蕊问道。

“当然,他努力了那么久。而且他确实有才干有抱负,若能为官,想必会真正为百姓做事的。”梁宜然说道。

“好吧,我佩服你的胸襟,到如今,没说他一句不是,还盼望他高中。”苏曼蕊说。

梁宜然把玩着手中一缕头发,展颜说道:“抛开其他,我还是希望他能学有所成的,他的才干,不应该被埋没。”

苏曼蕊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只好拍拍她的肩膀,梁宜然觉得有苏曼蕊这么温暖的伙伴在身边是件很幸运的事,回头对她微微一笑。

早晨的阳光舒缓地洒进院子,照得人身上暖洋洋的,苏正杨站在院子里,轻轻闭着眼睛。

梁宜然走来,明知故问地说道:“晒太阳呢?”

苏正杨转身,道:“我们该回去了。”

梁宜然望着日光,眯起眼睛,道:“是啊,该回去了。只是有点遗憾,没有找到宝藏的线索。”

苏正杨忽然想起妙裳说的话,宽慰梁宜然道:“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钱先生这次让我们来京城,也没有抱很大的希望,毕竟刘睦已经离京十五六年了,再说,刘睦心思谨慎,他的东西哪有那么容易让人找到。好在这次也不是全无收获,至少查获了一批辽人私藏的财宝。”

梁宜然缓缓说道:“那你呢?关于你幼时的心结,可有解开一些?”

苏正杨伸个懒腰,轻松笑道:“我想开了,沉湎于过去的愁绪毫无意义,以后的日子才是我努力的方向,若是因为一时阴霾而错过了一生的阳光,岂不可惜。”

梁宜然心里也为他松了一口气,道:“你能这么想,便再好不过了。”

正说话间,管家杨叔通传韩济来了。

还没等他俩发问,韩济就主动汇报了昨日之事的进展:“今日退朝之后,我爹特地留下来,跟官家详细禀告了这件事。”

苏正杨问道:“官家怎么说?”

韩济说道:“此事牵连甚广,官家震怒,说定要一举铲除辽人安插在京城的细作,好好肃清一下朝廷官员风气。”

他又叹气道:“可官家还说,这件事得从长计议,毕竟有些官员根基深厚,不是一朝一夕可撼动的。而且明日就要科考,一切事情等放榜之后再做定夺。对了,官家决定忙完科考的事就接见辽使,毕竟晾了他们这么多天,也灭了他们的威风了。那天你们想不想去凑凑热闹?”

“如此重要的场合,我们怎么进得去?”苏正杨说道。

“这还不简单,我都替你们想好了。我父亲跟母亲这次都会进宫,每个进宫的大臣跟夫人身边,都会带几个小厮跟丫鬟的,只要你们稍微乔装一下。”韩济盯着苏正杨与梁宜然,见两人都不说话,他开口道:“我不逼你们,但你们想好啊,这可是难得的一次见到官家的机会。”

苏正杨道:“这……倒也是个主意!”

韩济听了,忙把一个小包袱扔下,说道:“这里面有几套我们家丁跟丫鬟的衣服,你们穿上,到了那天我派马车来接你们!”

梁宜然说道:“原来你是有备而来啊!”

韩济头也不回地说道:“我还不知道你们?这么一个凑热闹的机会,你们会忍住不去?”

韩府。

韩夫人关上房门,坐回屋内的凳子上,对于夫人说:“好了,人都打发出去了,你有什么话就快说吧。”

于夫人还是不放心地打开门检查了一周,复又回来坐下。

韩夫人说:“我的好姐姐,你就别卖关子了,到底是什么事啊,要这么神秘秘?”

于夫人悄悄说道:“你还不知道吧?你那位夫君,刚做了一件大好事!”

“什么事?”韩夫人不明就里,端起一杯茶悠闲地喝着。

“他在街上遇到一个女人,便派人跟着人家,还找人去打听她!”于夫人皱着眉头说道,“你还有闲心喝茶。”

“这事我知道。”韩夫人缓缓放下茶杯,“夫君见她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在街上被欺辱,便出手帮了一把。”

“我见到那个女人了,真是把我吓了一跳,她长得,很像,很像那个人!”

“哪个人啊?”

“还能是哪个人?就是你夫君之前念念不忘的那个!”

韩夫人拿茶杯的手停顿了一下,说道:“人有相似嘛。”

于夫人对妹妹的不开窍很是不满:“你怎么还不明白,你得多上点心!要知道,一个旧人的影子,是很难从一个男人心里抹掉的,到了我们这个年纪,有些事不得不防!”

韩夫人面上波澜不惊,安抚于夫人:“姐姐你多虑了,相公不是那种喜新厌旧的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