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教主任做手术

趁着邓海涛关腹的间隙,金诚又和牛主任交流了一下小切口阑尾的心得。

牛主任不得不赞叹,金诚在阑尾切除上,经验似乎比自己还丰富。

他们讨论了阑尾的发展史,阑尾的改进史,以及现在阑尾的现状和将来。

牛主任感叹道:“传统阑尾术式微,腹腔镜大行其道,估计要不了多少年,传统阑尾就没人会做了”

金诚坐在小圆凳上,摇头道:“腔镜毕竟还是有它的局限性,即便发展得再好,也还是有传统阑尾生存空间的,起码我们这一代人不会失传!”

“哈哈!”牛主任大笑道:“想不到我一把老骨头,还没你这个年轻人看得开,传统术式,有你们这样的年轻人肯学习,使用,我也很有信心啊!”

聊天的功夫,邓海涛已经关腹完毕。

丁主任恰到好处地实施了醒麻针法,伤口贴好无菌敷贴后,病人刚好醒来。

很快,第二个病人被推了进来。

是个50岁左右的男性,身材中等偏瘦,非常适合小切口。

丁主任针刺全麻彻底上手,这一次施针15分钟就麻醉完毕,看得其他麻醉师直流口水。

金诚在病人腹部做好切口标记线,依然3cm。

三人洗手上台。

牛主任站到了主刀位置,金诚站牛主任旁边,邓海涛站对侧。

“牛主任用几号刀片?”金诚问道。tiqi.org 草莓小说网

牛主任伸手,道:“15号,我觉得,要学就要学全套,学个半调子,效果肯定会打折扣。”

配台护士把小圆刀拍到牛主任手心。

牛主任执笔式切开,切口很整齐,但也因为很少拿小圆刀切皮,对力道掌握还有点欠缺,没有一次性切透真皮层,补第二刀后,整个皮层就不整齐了,这势必会影响到伤口缝合。

当然,这都是小问题,缝皮前金诚可以精修一下。

筋膜层,金诚一般都是直接用小圆刀切开的,刚好切透又不伤到腹部肌肉。

牛主任也想直接切开,可一刀下去,腹肌就损伤了。

牛主任赶紧停止操作,看着金诚,道:“我看你操作好像很简单,实际上很不容易啊,你的手也太稳了!不愧是搞手外的!”

金诚点头道:“小圆刀对力量的掌控要求很高,牛主任先不急于追求速度,把每一层用自己最熟练的方式分离就行。”

牛主任有点惭愧地点头,做了一辈子阑尾切开,到头来还需要一个小年轻医生来指导。

不过他很快摆正了心态,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现在金诚就是自己的老师,自己是学生,既然是学生,就要虚心听讲。

金诚亲自用弯钳挑起肌层腹膜,牛主任用小圆刀一点点切开。

两人配合默契,牛主任每完成一个操作,金诚总能迅速地实施下一个操作的辅助,牛主任的动作越来越顺畅,越来越丝滑。

很快,脏层腹膜顺利切开。

牛主任把手指伸进去,摸了摸,很快面露喜色。

“哈哈,摸到了!”

金诚调整好拉钩,和邓海涛适度对抗拉开切口。

牛主任用手指轻轻一勾,顺利把阑尾连带盲肠勾了出来。

剩下的操作就简单了。

金诚依然亲自配合,因为他不清楚不是自己主刀的手术算不算任务量,所以尽量参与进来,希望没问题。

很快,阑尾被切了下来。

打包缝合完毕。

“哎呀呀,真是太爽了!金诚和你配合手术,我基本不要费多少脑子!”牛主任高兴道。

金诚一边精修伤口,一边点头道:“主要还是主任你基本功扎实!怎么样,对小切口有感觉了吗?”

牛主任竖起大拇指,道:“这种小切口绝对是传统手术爱好者的福音,总共才3厘米,比腹腔镜单个切口也大不了多少,更何况腹腔镜还有三个切口呢!前后准备工作的时间,手术都已经做完了!”

金诚点头。

很快伤口精修完毕。

邓海涛负责缝合。

金诚和牛主任再次下台休息。

等缝合完毕,金诚看了一下眼前的进度条【8/10】。

很好,这一台也算量了。

韩玥看完这台后,和金诚打了个招呼,回去睡觉了。

“要不你陪韩博士一起回去?”牛主任笑道,看得出韩玥很欣赏金诚。

“没事,我再给牛主任把把关,应该下一台就可以彻底掌握了!”

牛主任拍了拍金诚的肩膀,感叹道:“真的好想你是我们科室的一份子!当初马主任不知道哪根筋不对,把你坑那么惨!”

金诚爽朗笑道:“我要感谢马主任,没有他对我的打击,我也不会有现在的状态!”

牛主任竖起大拇指,道:“你这胸襟,这格局,这斗志,难怪你能爆发出来!”

谈笑间,第三个病人已经准备好了。

这是一个65岁左右的老年男性,也是比较偏瘦的。

不得不说,牛主任还是很会挑选病人的,都是男性,腹部脂肪层不厚,很适合传统切开,更适合自己学习小切口。

这个病人,金诚只是偶尔纠正牛主任的动作,基本让邓海涛来配合,牛主任这一次要熟练得多,只用了15分钟就完成手术。

虽然距离金诚的7分钟,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但小切口阑尾,已经彻底掌握了。

“嘿嘿,主任,金老师,下一台我来怎么样?”邓海涛主动要求关腹,笑道。

牛主任看了一眼金诚,道:“都喊你金老师了,要不你再亲手教他一台吧,我也还不熟练,别把他带沟里去了!”

金诚看了邓海涛一眼,作为一个住院医,在这种教学手术上,能享有这样的学习条件,他肯定是深得牛主任喜欢的。

金诚肯定没意见,还差一台的任务量,必须要亲自上手。

很快,第四个病人也进来了,30多岁的男性,偏瘦,急性阑尾炎,今天才发病,不要太好做了,非常适合邓海涛这样的“菜鸟”。

金诚怀疑他们已经商量好了,病人的顺序都很有讲究。

金诚依然亲自标记切口。

三人洗手上台,邓海涛站到了主刀位置。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