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办公室生活(生活章节)

第327章 办公室生活(生活章节)

晚饭后,当秦淮茹跟顾妈说想去东北看看棒梗,问顾妈是不是也一起去看下二军时,顾妈欣然同意。

顾妈也有几年没回去了,除了平常的通信,跟东北那边的亲戚也好长时间没见面了。

当然,这也是跟顾维军和顾爸都没有了假期有关,为了革命大生产么

这下好了,刚好秦淮茹跟她一起,也能有个伴。

接下来就是顾维军找到李厂长,不对,现在要称呼李主任,跟他打了声招呼,让他批给秦淮茹几天假。

李主任现在虽然是意气风发,但是顾维军他可不敢得罪,不说别的,现在整个首钢体系里面的头头脑脑,谁不知道,顾维军才是首钢暗地里的技术总工?

远的不说,就说红星轧钢厂的连铸轧机升级改造,就是顾维军指挥着首钢的技术人员和清华的老师们进行的。

更不要说,顾维军还有双鞭酒这种好东西,那可是谁用谁知道啊

李主任一听就这么点小事,又不是主要的生产岗位,大笔一挥,就给秦淮茹开了一张十天的介绍信,请什么假?这是去东北考察兄弟单位!

两天后71年元旦晚上的酒桌上,李主任频频举杯,“老弟啊!”

“听说你在外交部可以经常出国?”

顾维军轻轻抿了一口酒,低声的说:“做官三思:什么叫三思?三思就是思危、思退、思变!”

“啊,对对,就是丝袜!”李厂长一扶额头,“还是老弟你懂得多啊!有情调!”

然后又热切的看着顾维军,神神秘秘的问:“老弟,你快升副处了吧?”

“哼哼,伱要知道,什么叫高处不胜寒!”

“能不能帮忙带几条那个女的穿的什么袜子?”

之后顾维军就听李主任吐槽南锣鼓巷净出人才,什么扶不起的刘海中,不知感恩许大茂

顾维军听的是连连发笑,“老哥,南锣鼓巷里你还想找什么样的帮手?”

顾维军低调的摆摆手,“要看明年吧。”

李主任羡慕不已,“哎,老弟,我家里要是像你一样有跟领导和教员的合影和墨宝,早就升上去了!”

此言一出,李主任一個激灵,“老弟,此话怎讲?”

顾维军坏笑着确认:“丝袜?”

“略懂,略懂!”

“这可是明朝时候的一品大员传授的不传之秘!”

“没有靠山?”

跟李主任分开后,顾维军慢慢的往南锣鼓巷四合院溜达,下周一1月4号是腊八节,过了腊八就是年,可惜自己又要去法国了。

“你啊,赶紧都把他们扫到一线干活就对了!”

这句话顾维军倒是不赞同,“老哥,还是看有没有足够硬的靠山!”

“哈哈!”一大一小两个色胚不由的再次碰杯后,哈哈大笑。

“不给你添乱就不错了!”

话说,越是小人,结交时越是要做表面功夫,这也是为什么顾维军明明一个电话能解决的事情,一定要跟李主任一起吃顿饭,虽然是李主任请客。

李主任听完后,楞了好一会儿,才竖起大拇指后,狠狠地又干了一酒盅,“老弟,你是这个!”

李主任径直干了一酒盅,“老弟,你说的对!”

也不知道这次去法国能待多长时间?能不能赶得上71年的春节?

回到南锣鼓巷,顾维军将介绍信往秦淮茹怀里一塞,就晃晃荡荡的回家了。

家里顾妈还没睡,正收拾东西,考虑都带些什么回去呢?

带肉么?马上过年了,老家那边肯定杀猪,用钱买就好了,乡下还不用票。

多带点布吧!

农村弄块布可不容易,现在家里面不是有两个国外儿媳妇送的布么,瞅着都不错,刚好老家里的几个姑娘也都大了,刚好过年做身新衣裳!

对了,还有要给两边的爸妈也得带一匹;妯娌之间也不能忘了,得个几匹

嗯,几位老人再带几瓶好酒回去,嗯,还有烟,也让几个老的尝尝味道。

然后又吩咐顾维军去买几只烤鸭带上,正好天气冷,能放的住。

也不知道家里有没有再添小的,还要多买些糖果和果脯,对了,还有奶粉。

顾妈直接将家里的各种糖果票、奶粉票、酒票等等一清而空

看着顾妈理的大包小包,顾维军是一头黑线,什么都惦记带,也不看看你们就两个女同志,哪有那么多力道?

顾维军不得不打断正在理包裹的顾妈,“妈,您就和秦姐两个人,能有多少力气?”

“您这大包小包的,至少得200多斤了吧?”

“您怎么带啊?”

“还有,就这布,带一匹就足够了啊,您带这么些做什么?太重了!以后家里不用了?”

顾妈闻言就抄起鸡毛掸子,指着顾维军怒骂,“臭小子,你是不是忘了根在哪了?”

“给老家带点东西就在这里叽叽歪歪,忘了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没了老家亲戚的帮衬,咱们能过得下去?”

“带点布你就心疼了?”

“再说了,这是两个外国媳妇孝敬我的,跟你有什么关系!”

顾维军十分头疼,这老娘不讲理怎么办啊?只能是耐着性子解释:“妈,我不是那个意思啊?”

“我的意思是你这么多东西,你和秦姐两个人怎么带?”

“搬都搬不动啊.”

顾妈一翻白眼,“蠢死你得了!”

“你帮我们送上火车,然后等到站了,让亲戚进站里接我们就好了。”

“哼!”将鸡毛掸子往柜子里的瓶子里一扔,转身继续整理行李,“跟老家那边打份电报,告诉他们,我们后天到。”

“然后再帮我们买两张票!”

顾维军一拍脑门,也是,所以说办法总比困难多,自己空间在手,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而且火车是直达的,不用转车,还真行。

得,自己就乖乖配合去打电报,买票,当搬运工吧。

打好电报,又找关系买了两张卧铺,第二天一大早顾维军载着满车的包裹,直接将吉普车开到站里,将顾妈和秦淮茹送上火车后,才去了外交部上班。

最开始的外交部在外交部街31号,66年的时候因为河北邢台地震造成主楼裂缝形成危楼的原因迁到了东交民巷,70年的时候又因为办公人员增加到3000多人迁到了东四。

顾维军来外交部上班后没事找人聊天,听说之前的外交部的子女们都是随便可以在外交部的老办公楼里逛的,大部分都在大食堂里吃饭看电影,晚上父母加班了还能用食堂热奶和蒸鸡蛋羹。

不过现在很多孩子长大了,要么下乡,要么跟随父母一起去五七干校了。

再有就是外交部以前冬天还经常派人去内蒙古打黄羊,改善伙食打牙祭,前头骑着摩托车用机枪扫,后面跟着吉普车跟着拣,回来之后了发动广大的职工剥羊皮、分羊肉。

所以外交部的孩子们吃羊肉不怕羊膻味

顾维军上班的办公室准确的应该叫西欧非洲司,他明白上的职位是司长助理,正科级(副处级待遇),www.youxs.org,再加上各种补贴和暗中的福利一个月也有150多块。

而且外交部因为要经常接待外宾的原因,还可以经常从国宾馆带些外面不常见的吃、用等东西,偶尔驻外的同事也会带回一些国外的特产回来,大家分一分。

外交部另外还有一个让顾维军满意的地方则是,车辆非常多,有专门的交通科,还有一辆这个年代的“奔驰600”是陈外长的座驾,这种车据说全世界不超过10辆。

而且也有许多吉普车,都是之前的领导们从部队缴获中带过来的,再有就是苏联的一些汽车,吉斯、伏尔加、华沙。

这样顾维军每天上下班开车就不是那么显眼,虽然也会有一些闲言闲语,但是自从有一次交通科的车辆因为维修的问题找到顾维军,他派人直接几辆老旧的车拉到京城二汽进行翻新改造后,也就逐渐没了声音。

随着一声声“顾科,早!”顾维军的吉普车直接停到交通科,与交通科的同事打过招呼后,就拎着包直奔外交部主楼的三楼,西欧非洲司。

进门的时候,已经有去年跟顾维军一批分进来的大学生早早的正在打扫卫生。

办公室是开放式的大办公室,都是两两对坐的长方形办公桌。

顾维军将包放好后,也是赶紧去打开水,又拿起抹布抹灰,就因为顾维军一进来就担任司长助理,都有很多传言。

最多的就是他实际上有某某背景.

等简单的打扫好办公室,顾维军扫了一眼自己桌子上昨天新分配过来要翻译的新闻,扫过一眼后先扔到一边,又从包里拿出工程图纸,继续绘图。

刚刚打扫卫生的大学生悄悄的走到顾维军身后想要看他做什么,顾维军立马迅速合上,然后冷眼看着对方。

对方讪笑着走开,边走边解释,“顾科,我是想看看您这边有没有需要帮忙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