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小小豪强

眨眼间,就来到了建安八年正月。

关中积雪消融的比较快,返回关中的军队勉强安置完毕。

军队规模相对于关中原有驻军来说有些大,现在必须打散安置。

接受安置,是大多数吏士的心声。

他们人均三头牛马,又会优先分配妻子;他们本就是擅长耕种、放牧,只要给他们划分一片土地,他们自己就能建立一个屯戍村寨,新的土地矛盾也因此引发。

黑熊本以为撤兵回来能过几天清闲生活好好的享受享受,结果出征士兵的安置问题扰的他难以休息。

各县的官吏在土地矛盾一事上也难得的集体团结,有默契的抵触。

既不敢反对搞破坏,也不会配合去调解新旧矛盾。

黑熊多少有些不得已,入驻池阳县,调查县内的田产、人口。

钟繇先一步抵达池阳,紧接着马腾、陈震、段煨、杨秋、卫觊都来了,就连王粲、崔州平、诸葛亮等人也向池阳进发。

池阳即将发生的事情,关系着未来关中的税赋徭役兵役征发,也关系着资源分配。

先来的钟繇,在客厅里被黑熊晾了一个上午后,午饭时两人才相见。

入正月后关中气候渐渐回暖,钟繇深得养生精髓,这种气候里穿的暖暖,毫无亏待自己的意思。

黑熊则是贴身皮甲外罩一领厚布斗篷,他也是刚从外面回来,风尘仆仆。

落座后摘下皮盔,就问拱手施礼的钟繇:“关中各县的情况元常公也清楚,我先问一句话,元常公是帮我,还是帮他们?”

见钟繇愕然,黑熊就说:“元常公好好思索,现在他们干的事情,到底是在反抗我,还是在支持元常公?”

钟繇微微点头,这时候仆从才端来热茶、小点心。

钟繇也清楚,真惹恼了黑熊,下次就不是把他饿个小半天的时间了。

反复衡量,钟繇吐字如金:“老朽支持大司马。”

“朝廷还未正式敕封,这大司马一事先不要谈,我问的是元常公是帮我,还是帮他们。”

“自然是帮黑将军。”

“嗯,元常公有这个态度,我们才有继续谈的必要。”

黑熊转手拿出一卷竹简递给钟繇:“我念及关中大乱初定,本来不想大动干戈,但是他们妨碍我安置有功之士。我不是锱铢必较的人,我不管他们是什么想法,总之我要施行新的户口制度。”

钟繇不言语,拿起竹简铺开阅读。

开头就是设立百户所、千户所,归属亲军都尉府管理。

用关中各县荒废的土地安置百户所,这一条看的钟繇眼睛一突。

黑熊不准备对关中各县原有的征税、徭役体系动手,事情要一步步来。

虽说关中士人元气大伤,可现在关中涌入了太多的人口,这些士人磨刀霍霍胃口大开。

这些士人组成的各县官吏之所以消极工作,原因就是没有吃到战争红利。

事情就这么简单,如果更进一步刺激他们,那会惹出一些麻烦。

春耕在即,大军还未解散,黑熊不想浪费人力再搞一次。

现在敲掉一些,等百户所、千户所扎根于各县之后,所谓的关中士人,也将被分割切碎。

千户所不是指一千兵户聚集的区域,而是数个、十几个百户所的上级管理单位。

渭北之战时,黑熊就吞了关中十部帅的部曲,名义上这些部曲以及他们占据的生产资料,目前都是黑熊的私产。

后续解救回来的男女,以及现在带回来的军队,都是他的私产。

所以现在各县不配合,那就甩开他们,直接以百户所为单位进行垦荒。

至于土地是不是荒地,看各县过去几年的纳税资料就行了。

没有缴纳过田税、田租的土地,肯定是荒地、荒废的良田。

重新开垦利用起来,这有什么问题?

这问题大了去。

钟繇握着沉甸甸竹简,他已经看明白了,黑熊这是要将各县官吏清洗一遍。

过去几年时间里,关中不交税的就三种人,第一是诸将部曲,第二是大姓豪强与他们的部曲,第三是盗匪。

诸将部曲不交税很正常,因为这些部曲的将军,是征税人,是税金的分配者。

也因为关中十部帅的存在,各县官吏也不会主动扩大税源……再多的税,也落不到本地,会被征走、抢走。

所以各县编户之外,就有了不纳税的豪强与部曲,与盗匪。

豪强、盗匪与县吏团队存在各种乱七八糟的关系,很多土地耕种了,但没有记录在籍册里。

而现在黑熊就要吃掉这部分,拿来安置军队。

用荒地来安置军队,用军队来垦荒、自足,完全合情合理。

这损害的是豪强的根本利益,但也分化了豪强与各县官吏。

他们是一伙人,但多少也有区别。

比如现在,如果承认那是荒地,豪强倒霉;如果说那是良田,各县官吏倒霉。

豪强倒霉损失的不过是良田,这虽然很重要,但也只是生产资料。

可如果各县官吏倒霉,那就是抄家一条龙服务。

豪强往往是世代经营才缓慢壮大形成的,那种三代单传,财富集中在一个人或几个人身上的家族……经不起风险,太少太少了。

所以乱世的豪强往往是几个人挑头,一大帮宗族、姻亲、乡党小地主、富农加入;再兼并、奴役贫民、流民。

当地官吏,只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

钟繇已经看明白了,也知道各县官吏为什么会敷衍、消极应对黑熊的安置令。

因为之前黑熊这里划分土地时,参照的资料是各县报上来的,很多良田在惯性下依旧是县府认定的荒地。(www.)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