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美景

回到家中,这双翅膀宽大,没有合适地方存放,环转一圈,只能先收到房梁上绑紧,就忙收拾锅灶做饭,冯氏问起,只说最近臂力大增,沙枪已不合用,在石崖上找到了趁手的重物,今后每日都要上去练武。

冯氏听了也是赞许,见伯谦一改前段日子的颓废,心怀大慰。

如此又过数月,每天去崖上举铁棒,到后来,上手时候已不如先前那般沉重,能拿着铁棒试着舞动,不知不觉间膂力又有增加。

这日拿着铁棒不知不觉气运丹田,力贯双臂,缓缓举起,到的高处借惯性砸在地上,忽然想到,何不借着惯性舞动?

当下就着铁棒起落,用惯性舞动几圈,谁知这一抡起来却是不由自己,人被铁棒带着乱窜,劲力用完,双手抓握不住,那铁棒在空中嗖嗖的画几个圈子,棒头差点伤着自己,惊险万分的飞出去,砸在地上。

伯谦看不是路,只得坐下慢慢调息,恢复精力,忽然想到万物抛起来总是落到地上,难道大地也有力量么?

这么一想,忽然恍然大悟,是了是了,为什么人跳起必然会落回地上,若大地没有约束力,人岂不是都在天上飞了?心中一下明悟。

站在崖上,拿起式子抱圆守一,吐纳呼吸让身体与天地脉动同感,在细微中,渐渐体悟身体和天地开合之力。

时间良久,一直到天晚月亮升起,周身气劲于体外感知中,逐渐开始随月光流转,身体一进一出的缓缓呼吸,慢慢和明月升降相应,身体内脏似乎也随着呼吸一同起伏的律动。

此时伯谦心极平静,思虑渐渐消无,思想意识和山光景色相融,只有身心似在随着大地缓缓转动,感受到这纯洁的明光,似乎自己也化身为这片银白光泽,在天地间流动。

呼吸中的柔和刚,循环不停,慢慢和气相合,呼吸不由更柔,全身气升水降,浸润全身,只感舒适自得沉浸其中,不觉玉兔西坠金乌东升,竟然是无知无觉的站了一夜。

晨光里就感身体处处光明,经脉骨骼血液蒸熔,无有不通,毛发皮肤充满生命长力,全身自里向外焕发着的勃勃生机。

在这天地脉动的气机牵引下,不由手部平抬,缓缓打出军中的擒敌拳法,这套拳路其实甚为普通,没有什么精妙招法,只是军士们闲时嬉戏之作,原是已快制快,此时伯谦使出来却是出招缓慢。

伯谦自语道:“古人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现在正值深秋,采摘一些鲜嫩菊花泡茶倒也不错,而且母亲喝了还有明目功效”

脱下衣襟,慢慢采摘一大捧,往前走段路,一回头,就见一片美景中,自己摘过的地方一片狼藉,犹如被狐獾刨过一般,大煞风景,笑道:“看来下回怎么也的文雅一些,不然实在有碍观瞻”

及至回到家里,将鱼收拾干净了,做了一锅鲜嫩的鱼羹汤,把菊花晒干泡茶,冯氏也极喜欢,

说道:“在中原时,但凡一到九月九日,必然和亲朋去登高,佩带茱萸囊,采摘盈杷,喝菊花酒,家乡的燦米糕,有放栗子的,有放石榴籽的,小时候还是最爱吃银杏仔和松仁的,唉,转眼几十年过去,却是再吃不到这种味道了”

伯谦道:“等母亲身体在将养好些,我在凑盘缠,试试看能不能东返回家”。

冯氏锤锤腿道:“我现在这身子骨是不成了,怕是走不来了这么远去”

伯谦道:“要不还是走海路,我打听打听有没有海商过去”

冯氏道:“大海茫茫,水中巨兽极多,就是有好船,去海上航行,也只有最有经验的老船工才能去的,当年我们一家也是侥幸飘落到这里,若再走只怕不知道又去到什么地方了”

伯谦道:“不试试怎么知道?我有暇就去打听”

冯氏笑笑道:“也好,经常去山下走动,见识些人情世故也是好的”

伯谦看母亲手中始终握着那把剑鞘,不由下定决心,一定带母亲东返,回到中原故土。

此后几日去崖上,再拿起铁棒舞动,虽然还是感到沉重,但已能借地心争力,和身体遥相起伏支持,就似磁力相吸相斥一样,此时已可以导引自身意识力量的松紧,和地心相互争力作用,身体和大地遥相感应,手脚身体起伏,有松有紧,配合地心吸斥,以此方法舞动铁棒,只觉举手投足力整圆满,渐入佳境。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