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脑袋缺根弦

“这个……”

“那个……”

想到那时吃着冷面,一时激动夸下的海口,当时倒是诚心诚意地想要带冰过来,可过后谁还真把这事放心上?谁能想到摄政王还把这事儿放心上了?

刘四喜见几人的模样,就知道这些人当时就是痛快痛快嘴,叹了口气,“行了,都别在外面站着了,没有凉茶,不还有热茶?诸位大人们请进吧!”

有人红着脸进门,恨不得把脸埋到地底下;有人皱着眉进门,心里原来自己没能进到摄政王府,是跟这几个食言而肥之人受到牵连了。

进到王府后,折子被送了进去,人也被带到偏厅等候。云珞匆匆看了折子后,忍不住叹气,说刘双喜对樊城的生活越来越不满,其实他又何尝愿意像现在这样被架在火上翻来覆去地烤?这样的日子真不知何时才是个头。

刘双喜看出王爷是懈怠于政务了,而不是像他说的那样只是不想让那些大臣进来吃白食。

刘双喜道:“我咋觉得你一早请那些人来咱们王府里吃早饭是有目的的呢?”

云珞放下折子,“你都看出来了?”

刘双喜气得翻白眼,“合着在你心里我就比别人脑袋缺根弦是不是?”

云珞笑了笑,虽然没承认,和承认也差不多的意思了,刘双喜气的想要掐人,云珞身手利落地躲开了,带着奏折去书房准备商议政务。

刘双喜坐在廊下想云珞的目的,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难道他是做给什么人看的?可就请那些大人们回来吃个早饭,能达到什么目的?难道还会有人因此而犯了疑心病?

疑心病?刘双喜灵光一闪,好像抓住了什么重点,难道云珞这么做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让什么人怀疑他结党营私?

可谁会怀疑呢?如今他在朝中虽不是一手遮天,却也没什么人敢公然反对他了,暗地里有小动作那是不可避免,明面上王爷却是可以号令天下了。

刘双喜突然就想到宫里那位皇上的生母,难道是因为她?那王爷的目的是什么?难道是想要章太后出手,赶他回华阳城不成?王爷真那么想,就太孩子气了。

别说章太后把他赶走了在朝中连个助力都没有,早晚被人给灭了,只要不傻章太后绝不会那么做。就是章太后真想那么做了,她有那个权力吗?

云珞很快将别人的事情都处理好,却让洪太师在一旁坐着,把洪太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直到别人的事情都办完了离开,洪太师才对云珞急道:“王爷,眼看就要可以制糖了,却突然出现一些人高价和我们抢买甜高粱和甜菜,若是收不到足够的原料,咱们的糖怎么制?”

云珞睨了洪太师一眼,“本王将此事交给太师时,太师是怎么和本王保证的?”

洪太师就想到他那时打个包票,而且,他也真下了力气,可他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有人敢和朝廷抢着收购甜高粱和甜,若说那些人背后没有强大的靠山他是不信。

可那些人收了甜高粱和甜菜,还能制出糖怎么着?制糖工坊从建设之初就交给他来安排,如今制糖的方法连工坊里的人都不知道,别人就更不可能会了。

洪太师突然就冒了一身冷汗,“王爷,此事绝非我泄露出去。”

云珞笑:“本王有说怀疑洪太师了吗?此事太师不必太过忧虑,能收上来多少就收多少,不过太师可以让人在种甜高粱和甜菜之地贴上告示,今年若是将制糖的原料卖给别人,往后朝廷也不会再收他们的原料。除此之外,可以在原来的收购价钱之上再提一成。”

洪太师得了云珞的准话放下一颗心,他其实最怕的就是云珞怀疑他一边管理制糖工坊,一边暗中挖朝廷的墙角,既然王爷给他吃了颗定心丸,他就可以放开手脚去干了。

洪太师离开后,云珞又将今日要处理的公务都处理好,最近东楚各地风调雨顺了,没有太多事情要处理,之前反对他的大臣们也很少出来闹事,这一闲下来,云珞越发的懈于政务了,好在还知道他的责任重大,倒也不会敷衍了事。

至于说制糖工坊那些事情,他还真不怎么关心,他把该做的都做了,还给朝廷留了这么一个赚钱的产业,什么时候功成身退也对得住自己的良心。若是经营不善,那就不是他的原因了。

唉,更想回北地了,哪怕就是和百里杨斗斗嘴,和北陵打打仗,也比在樊城高高在上有趣得多,这简直就是个牢笼。

坐在桌边想了一阵子,云珞修书一封,封好后喊来人,让人快马加鞭送走,这才又回到后院去看刘双喜,陪孩子们玩儿。

刘双喜最近不太喜欢写话本子了,之前以黑山居士之名写的那些话本子倒是卖得好,还有几个故事被编成了戏文,在樊城及周边很是流行。

只是卖得再好,最后同书局一结算,刘双喜一共写了十几个故事,每一本都几次卖到断货,却只得了可怜的五两银子,刘双喜觉得这些银子若是放在寒门书生的身上不算少,但与之相比带来的火热却绝不成正比,于是决定封笔不写了。

之后樊城又出现了不少,例如红庐居士、黄山居士、紫云居士……等等,所写的书也自风靡一些时日,最后却都归于平淡了,只有刘双喜那些一直还在流传着,可也只是书局赚钱,刘双喜真就心灰意冷了。

于是,最近刘双喜迷上了手工娃娃,虽然针线活不咋样,但刘双喜的构思好啊,虽然缝得有些歪歪扭扭,但做出的无论是人物还是小动物都是q版的,看着就憨态可掬,然后府里的丫鬟们也都跟着刘双喜学做手工娃娃,用的都是府里做衣服剩下的碎布头,刘双喜还准许她们做好了拿出去卖。

有时刘双喜还会画些虽然好看,但一看做工就知道难度大的,让针线活好的丫鬟们去琢磨,除了给乐乐和高高兴兴玩儿的,谁做出来谁可以送到外面卖,得了钱都归她们自己留着。

以至于,隔几日就会有轮休的丫鬟带着大家做的娃娃到外面弄个小摊子卖娃娃,在樊城又引起一阵娃娃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