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无能为力就是无能吧

刘双喜是承认她有些太护着孩子了,可自己的孩子哪有不护着的?尤其是她觉得最近这几个孩子在先生的教导下虽然看起来听话,但听话的太过都不像他们了,若不是发生今天这件事儿,她都要怀疑这还是不是她的孩子了?

孩子听话是好,可这听话的都不像样子了啊,根本就没了孩子该有的天性了,这是件多可悲的事情。

刘双喜觉得这位大儒先生文才或许是好,但却太过于古板,甚至还有些吹毛求疵,太过了就有那么一点点做作。

所以刘双喜觉得这位大儒未必是真要走,反倒是在对外表明他的一个态度,于是对丫鬟道:“还愣着做什么?先生都要走了,还不去找王爷回来留人?”

丫鬟一愣,想说王爷不在府里,不是该王妃出面留人?不然等找回来先生不得走了?但王妃显然没有出面的意思,小丫鬟只能应了声是,转身出去找王爷回府。

等丫鬟出去了,唤琴忍不住摇头笑道:“王妃就不怕先生真一怒走人了?”

刘双喜笑,“他若真想走,我等来的就不是丫鬟来报先生要走,而是先生已然走了,既然此时没走,就让他先慢慢收拾着,终归是会等到王爷回府留人。”cizi.org 永恒小说网

唤琴也会心一笑,这位先生或许真是位大儒,文采也出众,但就这爱整事儿的毛病不大好,若不让他吃点亏,没事儿就闹一闹真让人烦恼。

云珞还没走出城,就被后面赶来的一骑叫住,马上的侍卫跳下马对云珞稟道:“王爷,先生说不教了要走人,王妃让小的来请王爷回去劝人。”

云珞一愣,“王妃就没说亲自过去劝劝?”

侍卫也一愣,“王妃大概是没去。”

云珞就要带人往回走,可想了想又勒住马,在马上琢磨了一会儿,才让人慢慢地往回走。王爷不急,旁边自然也不急,大家就都慢慢地走着。

正如刘双喜所说,若是先生想要走,就不会给丫鬟去找人的机会,而侍卫寻他又那么久,若先生真有心走,还能等到他回去拦人?

他就慢慢地回,等回去时若是先生已经不在王府,他就亲自带人去把先生请回来;若先生还在收拾他的行囊,劝几句给足他面子,他也不会不顾一切地走了。

回到王府,问守在门前的管家先生还在不在?管家笑了笑,“幸好王爷回来的及时,先生还未走。”

云珞嗯了声,朝着先生住的客房走去。

说是客房也是独立的院子,就在设的学堂旁边,院子里修的都甚是精致,即使是在冬日,太湖石与翠竹也甚是清雅。

云珞放轻脚步,直奔先生的房间而去,听着里面并没有什么声音,云珞也吃不准先生是不是等着他回来辞行,便加重了脚步,立即就听到屋子里发出悉悉索索的声音,云珞便一把推门进去,“先生,您可不能走!”

就见先生正将一件叠好的衣服往床上打开的包袱里面放,包袱里面已经放了几件衣服,床边还放着几件,云珞一看就明白了,先生这是等着他回来才收拾啊。

原本对先生的十二分崇拜就去了四五分,但毕竟是位大儒,云珞还是很崇敬的,“先生,小儿顽劣惹恼了先生,本王替他们向先生赔罪,还请先生念在师生一场,且饶过他们这次吧。”

先生摇头,“王爷,并非老夫要求太严,常言道严师出高徒,老夫也是一番良苦用心,可世子他们……唉!是老夫实在是无能为力。”

云珞见先生一脸的无可奈何,觉得自家孩子是顽皮了些,可也不是那么冥顽不灵,可看先生的意思,这是受了多大委屈?

刘双喜有时是太过溺爱孩子,可有些话他还是认同的,就像说淘孩子聪明这点,他从没否定过。

云珞打小就是个不服管教的孩子,可最后不也成器了?凭什么他的孩子就不能成器?可看先生这话说的,还无能为力,你堂堂一个大儒不该因材施教?孩子顽皮了就把大人找过来骂得跟孙子似的,过后还是没有办法,一句无能为力只能说明你真无能。

云珞觉得自己花了一个月二百两请回来的大儒真白瞎了他的银子,送到最好的学堂也才十两多银子一个月,他还没听哪个夫子成天嚷着无能为力。

说起顽皮这几个孩子还皮得过刘四喜?那不也考上功名了?所以说刘双喜是溺爱孩子,但教育孩子其实还是不错的。

云珞脸上的神色就淡了,见先生收拾行囊也没再阻止,只是站在旁边看着,先生收拾了一阵子没听王爷劝他,心里有些没底,想要看看王爷是怎么个态度,却又怕这一看就失了格,强忍着终于把行囊慢吞吞地收拾好,背到背上后转头对云珞一抱拳:“王爷,老夫告辞了。”

云珞点了点头,“这些日子委屈先生了,这个月的束修我让人给先生送来。”

先生心里这个憋屈啊,他觉得王爷应该再劝劝,可王爷这次竟没想再劝劝,这是真打算让他走了?

从前王爷可不是这样啊,哪怕被他骂的满脸菜色,也还是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好像他骂得越凶,越能显出他与众不同,不同流俗,可这回劝都不劝,先生暗暗后悔,一个月二百两的束修,去别处哪有这好事儿?

可他自己要辞行的,人家王爷摆明了不留,他再说不走了绝对会被低看好几眼,到时就是二百两的束修照价,他拿着也觉得臊的慌。

就这么走了?先生迈着方步恨不得走一步退一步,可再慢路就那么长,总是要走完的,等迎面管家过来给送来五百两银票时,先生再回头却发现人家王爷压根就没出来送。

管家笑呵呵地道:“王爷说了,束修是二百两,余下三百两是感谢先生这大半年来对世子及少爷们的尽心,望先生往后前程似锦。”

先生接过银票,默默地算了下这大半年在王府赚到的束修再加上这五百两,也是赚了两千两银子,只是王府的饮食太好,出去了恐怕再也吃不到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