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完整的推理逻辑链!【二合一大章!】

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存在了许久,引得一堆人辩论。

问题是:

【一对双胞胎,在隐藏数量,对外宣称只有一人的情况下,两人性格相同,长相相同,共享经历,说话细节相同,且不生大病的情况下.】

【是否能用一张身份证在社会中正常生活?】

这种事情,不是没人做过。

很难实现,但很难不意味着绝对不行!

“只要没人揭穿,只要‘户籍张威’不开口,家里的这个张谦,就是死者张威户籍中的张谦!”

“就算是上头有人检查,那也查不出什么,并且大不了暂时在‘户籍张威’那生活几天,等时间结束,再回来什么问题都没有!”

“当然,就算两个张谦同时出现,问题也不大,大不了让其中一人改口叫自己‘叔叔’。”

“这就是应对办法的办法,很有效。”

许生缓缓说道,这种事情在当初算是比较盛行的了。

老一辈的感情比较深厚,这种事都可以帮一帮。

像是那些不孕的人,更是没有任何后果又或是副作用,反而还能捞一个人情。

许生说出的话倒是让李胜心中一惊。

不过好在,他听了半天算是明白,案件和上头的办法没什么关系,只不过是让案件多了一层迷雾,造成命案形成的原因并不在这。

“那原本的张谦在”tefu.org 柠檬小说网

他思索许久,开口说着。

但话没说完,便被许生打断。

“李队,现在是什么时间段?”

许生突然开口询问。

“04年,一月十七!距离十八还有半个小时!”

李胜果断开口。

“春节是什么时候?”

许生又询问。

“一月二十一除夕,二十二春节。”过年的时间段,李胜更不可能忘记了。

“那现在距离过年的时间呢?”许生再次开口。

“还有最多天除夕,五天春节.”

李胜愣了愣,眉头皱起。

“怎么了?”

这次许生没开口,他看着李胜的脑袋,感觉孙安当初应该得指着李胜的脑袋,说和自己的一样而不是指着自己的!

韩阳的表情也是有点慈爱,这让李胜感到恼羞成怒。

“地点。”

韩阳开口提示了一下。

“受害者的死亡地点!”

李胜再次愣住,他揣摩着这句话。

受害者的死亡地点是六洲省江三市居民区平房,没什么问题。

那问题是时间和地点?

联合之前许生给的提示,一起念就是

在距离过年的前五天,受害者死在六洲省江三市居民区的平房中。

李胜一顿,随即猛地抬头,震惊的看着面前的人。

“不对!”

“这个时间段,应该回家过年才对!”

“距离春节只有短短五天.死亡时间是14号又或是15号,就算是十四号,那也只有七天就是除夕!”

“这个时候怎么可能还在外地打工!?”

“除非.他们没想过回去!”

死者张威的老家是外省,同样是北方,但距离地区却千公里远。

“张威的老家有问题?”

“对了,之前思路太过杂乱,内勤人员尝试联系过榆北省,但那边发生了灾情,导致本就没多少的警力全都赶去了救灾,我们给的信息太过杂乱,只能调个档案,没人当地走访.”

“而档案显示的又和死者张威的相同!”

家里的档案和这里相同,那问题来了

是否,榆北省家里,也有个张谦?

对方看到有个张谦,认为江三市没有,江三市看到这里有一个,认为那边没有。

两者交流起来过于麻烦,加上时间最多只有短短五六个小时。

档案都没调过来,何谈比对信息?

于是

双方都掌握着至关重要的线索,却都并未发现,以一种古怪的情况共存

如果时间久一点,给个两三天的时间,这倒是好说,但如果时间只有几个小时,且那边对某件事忙的焦头烂额的话

那就会造成一叶障目的效果!

“迅速联系榆北省,派出一定的警力调查双水村!”

李胜脑子一动,瞬间针对这个推理所做出行动。

“不过.”

“只凭这个就能杀人?杀的还是自己父母?”

回过神来的李胜,思索片刻后,皱眉,将其中的漏洞检查出。

两个张谦,如果一个被父母带走在城市生活,一个在发展极其落后,且还是在特殊时期的地区乡下生活

的确会产生嫉妒和怨恨,甚至会产生想杀了对方的情绪。

但父母呢?

怨恨倒是有,可真不一定会到杀对方的地步!

“如果给这个嫉妒,添一点极端呢?”

许生开口。

添一点极端?

“比如,凶手本身,就因为某些事情,导致思维和情绪濒临崩溃,而恰好此时,碰到了让自己接受不了的一幕,也就是张威等人呢?”

人在崩溃的情况下,任何一点矛盾,一点情绪都会被无限放大,从而做出一些无法挽回的事情!

但,什么事情会导致凶手崩溃

“不对,十七岁,不应该会抛弃一个老人来江三市才对!”

李胜忽然想到了什么。

“十七岁已经懂事,和朝夕相处,比父母还亲的奶奶一起长大,不应该在过年前夕,将孤寡老人丢在家里,一个人来江三市才对!”

时间,还是时间!

这个时间段,不管是凶手,又或是张威,他们都不该出现在江三市!

“带着奶奶前来?”

“飞机?这年头坐得起飞机的人极少,张威的钱不多,全都培养了死者张谦,寄回家的钱想赞出两张机票可谓难上加难。”

“那是火车?”

“一千多,近乎两千公里的距离,一个七十岁的老人坐火车.”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