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章 隋唐五代传(三)

自远古文明拥有自己的文字并将其篆刻于承载物体上起,文字对于文明的发展犹如那火箭底部喷射的火焰,主打一个动力加速度,呈指数上扬。

因为部落的繁荣,使记录工作量加大,人们碰巧在天然矿物中发现天然墨,简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一墨在手,天下我有。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

古籍中有“墨始造于黄帝之时”、“周宣王时邢夷作墨”的说法,虽不知人造墨何时起源,但已经化身为秦朝君臣每日办公刚需。

往前倒一倒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人的交流沟通已经比部落时期更为便捷,即使你身处不同国家也可书信往来。

当然,此时他们说的“书信”,载体当然并非后世的纸张,而是竹简,奢侈一些的,尤其是国君来往的国书,那都是写在布帛上的。

在布匹可以当做货币流通的当时,这写的是字吗?不,这是金钱!

但如今秦朝的君臣看到了一种可能。

“你看那轻飘飘的纸,绝对不是粗布!”

蒙恬一向很喜欢研究书法,只一眼就将那些春联上的特征都记住了,在心中描摹了几遍那奇特的字形,道:“而且笔墨饱满,光滑细腻,字形优美,虽看不懂他们的文字,但想来此纸比麻布更细腻,只有丝纸可比。”

“嘶……”一想到丝纸的价格,听闻此言的其他人倒吸一口冷气。buwu.org 梦幻小说网

他们一点儿也不怀疑蒙恬的眼睛。要知道,蒙恬甚至为了书写便捷,发明了一款用竹管和兔毛做成的叫毛笔的东西,深受大家追捧,称得上是毛笔届的祖师爷。

他说那是纸,那定然就是纸!

那可是纸啊!!!

他们对纸的概念就是贵得要死的,若不是国君或贵族,谁家钱多的烧得慌会花钱写那么几个字?!

丝纸,虽然被秦朝人叫做纸,但那可是蚕丝做的绸缎!

蒙恬:“蚕丝,如麦丝,织布为厚绸,若想如同天幕之上那般薄如蝉翼,非巧夺天工的匠人不可为之。”

有人缓缓道出震惊:“更可怕的是,此物竟然黔首都能用得起?”

“这个朝代真的繁华至此?粮食取之不尽,纸竟走入寻常百姓之家。”

“那个唐玄宗是怎么做到的?”

咦,想都不敢想的地步。

天幕之下,嬴政倒是微微眯了眯眼。

熟悉他的臣子一看皇帝这表情,心里就定了定。

善于察言观色的他,今日回家复盘的日记估计是:陛下他眯了眯眼,陛下他又眯了眯眼,每次陛下露出这个表情就表示心有成算。陛下,牛逼!

只听嬴政道:“上古之人,刀劈斧凿,于石头、龟甲篆刻文字。朕年幼时家贫,以刀刻竹简习字,可自黄帝造墨,又有竹笔问世,天下文人竞相挥毫,百家争鸣,思潮涌动。”

“这皆是因书写之变革。”

“秦汉魏晋之后,已逾千年,怎会无新变

革之局面?”

后世人创造无数酿酒之法,造了火药,造了火箭,囤粮酿酒富国强兵,创造一新‘纸’又何妨?

7想看茗色的《秦皇汉武都对我“真香”了[历史直播]》吗?请记住的域名[(

大秦君臣此时不约而同又回忆起,第一次看火箭腾空而去,火焰冲射云霄,染红碧霞晴空的震撼。

这可能就是仙人所言的:“科技才是第一发展力!”

天慕似乎也在回应他的猜测,画面渐渐移到诗人们斗酒斗诗的欢乐场合。

随着仙人介绍,唐朝丰富的娱乐文化中,酒筹不但有竹签子,还有抓阄的小纸团。

眼看天幕上的唐朝诗人们起哄喧闹,然后中奖的倒霉蛋风度翩翩地起身,于白皙柔软的纸张上题诗一首,文采飞扬。

嬴政也看不懂文字,关注点不在这些诗歌有多么出众,只是看着那一摞一摞分发下去的纸张,暗自点头。

不出所料,不愧是朕。

——

白白:“永和九年那一次著名的聚会,简直是魏晋风流名场面,刷爆大唐人朋友圈的回忆杀!”

“王羲之等人把酒杯飘在小溪当中,酒杯停在何人身前,何人就要饮酒作诗,王羲之为诗集作序,就是书法史上的不朽名篇《兰亭集序》。据说,李世民超爱这篇行书,每天工作累了就取来看看,观摩书法给自己打鸡血,甚至命书法家赵模、韩道政、诸葛桢、冯承素等人用双钩法拓印了多个摹本,赐给功臣勋贵、皇子诸王。也因此,《兰亭集序》真迹成谜,据说是被李世民带进了帝陵,市面上都是拓本。”

“而唐朝也因此兴起了临摹《兰亭集序》的狂热,喝酒的文化人表示:新饮酒玩法get!自此,长安时不时举办一场曲水流觞盛会,一般在曲江池畔举行。既然是斗酒,自然也有个高低胜负,豪门贵族饮酒都是使用金银酒器,准备好金质的酒筹,大家看这张图就是在镇江出土的论语玉烛,玉烛当中就有很多金质的小酒筹,那酒筹上半部分写着《论语》的一句话,下半部分写着罚酒饮酒的规则。但凡拔得头筹的文人,往往会得到主人的馈赠,即桌上的一套完整金银制酒具。”

“一般不太富贵的人家,就写一些建议的竹签、纸条抓阄,比如白居易有诗云:醉折花枝当酒筹,这说的可不是‘酒酬’,哪个老板能允许你用树枝抵押呀?‘酒筹’说的是行酒规则呢!”

“唐朝的酒会,可不是现代令人生厌的酒会,精彩绝伦,金句频出,其中就有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又名,我的朋友很能喝!”

——

秦汉的君臣们热血沸腾,跃跃欲试。

国逐鹿中原的群雄望着天幕倒有些犹豫。

古人们不是一人在记录天幕,偶尔在仙人变雪花的时候查漏补缺,因此绝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机遇。

今天天幕上的大唐锦绣繁荣,画面转变丰富,他们都意识到了造纸的必要性。

曹操就和他儿子在探讨:“这纸张真的有那么好?”

曹植缓缓放下书卷,说:“看起来白皙细密不晕墨,适宜书写,这朝

代造纸术应当进步不少。”

不像秦朝的君臣把纸张对标丝绸的概念,东汉汉和帝时期有个叫蔡伦的人,以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为原料,做出蔡侯纸,虽然比较粗糙,但国人士已经能够理解,他们如今所用纸张和天幕上的纸张看起来是同类。

∷茗色提醒您《秦皇汉武都对我“真香”了[历史直播]》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曹操:“纸张无法防蛀,且脆弱易被损坏,若非急传军令密报,亦或临时之用,实乃鸡肋。”

这才是当今纸张普及率不高的原因啊。

因为知道自己未来会做皇帝,曹丕看弟顺眼不少,随口加入讨论道:“可能是为了方便吧,酒酣之处,先写于纸张,后再刻录竹简。”

听起来怪异且多此一举,但曹丕的想法倒是当时的主流想。

因为那什么纸的耐久实在是太低了呀!

无论文臣武将,谁不想“功铭著于鼎钟,名称垂于竹帛”呢?

老子的功绩是要名垂千古的,史官要是敢用纸张书写,估计能跟他急!

誊录官吏但凡遇见个大事情,急匆匆速记后,反手就能掏出个竹简。

问,就是要统一格式,之后编入简册。

曹植:“可能唐朝的纸张早已具备灭虫防蛀的功能,也不怕损坏腐败吧。”

他揉了揉捧竹简久了酸胀的手腕:“何时我们也能用上就好了。”

曹操闻言心动:“蔡候纸既然能问世,若要改进应当不难吧……”

对啊,这种纸是能造出来的,谁不能研究呢?

早做早享受!

天幕之下,心动的可不止他一人。

——

白白不知道自己特地挑了一段唐朝人cspy曲水流觞的玩法,有些古代观众的关注点全在纸张特写上。

她继续道:“唐朝人爱酒登峰造极,既然官方允许法定节假日饮酒,那除了假日之外的日子难道不喝酒了?怎么可能!”

“他们玩的最高境界就是什么花开就喝什么酒,踏青赏花要趁早哦,要不美丽的花花可能要被吃货大唐人薅秃了。他们不光酿酒还有做鲜花饼、做酱、做面条……花花这么美丽,当然要吃花花,更要致以唐朝饮食文化的最高尊敬——万般面食皆可DIY!”

小酒:“说的我都馋了。”

白白:“我们今日主打的还是‘喝花酒’~你看这粉嫩嫩的颜色,这瓶酒限定返场,就是二月到四月唐朝人一拥而上喝的桃花酿啦!你翻翻唐诗可有不少桃花酿的迷弟呢!”

“四月到五月杏花开放,杏花酿摇身一变跻身网红打卡必备潮流,是诗人们朋友圈装逼利器。”

“寒露之后,就是菊花酒啦,自从陶渊明激情带货,那清高孤傲,花瓣优雅,色泽端方的调调俘获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心。更何况,菊花生命力强,长寿啊!在推崇一个好彩头的人民面前,没有一朵菊花可以活着离开大唐!菊花除了鲜花酿酒,也可以直接干花泡酒,李白也好这一口,于是他又双叒叕请客啦!”

“不愧是杜甫称之为‘饮中八仙’之一的李白,人们对他的印象似乎是喝醉后自动掉落绝佳诗句,他的才华,与美酒互相成就,给大唐多少美酒代言了啊!”

“文人墨客酗酒有你一臂之力。”

“可惜,李白这一生仕途失意,他的大鹏之志,他的怀才不遇,都写进诗中,酿入酒里。直到头发花白的55岁,好不容易觉得自己能大干一场了,竟然站错队跟了永王,然后被太子李亨光速平叛……”

“说来,大唐挺不容易了,灾祸叛乱撞了一下腰,也撑了下来,虽然继承人一个接一个地被嘎,继任的皇帝还都算得上明君。”

“许是老天向大唐投放的优秀人才太多了,啧,在唐朝太子真是高危职业啊……”

太子们:???

笑容,缓缓的卡在了脸上。

准备披甲上阵的李世民随着天音笑了笑,对众将士道:“此战归来,请你们喝菊花酒!”

“好!”

泱泱唐军,战意凛然。

远在长安的李建成狠狠地打了个喷嚏。

李建成:“……”

如果我突然打了个喷嚏,那一定是我在想你。!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