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关城门的人定然是不希望雁门关破的人,恒英与安东烈跟辽东勾结,与其对敌不过表面功夫,怎可能不希望雁门关破?

指不定他们还是开门的人,

老百姓更不可能避过看守士兵关门,那就只有一个可能。

城中还有梁苏暮属下,或者说,梁苏暮根本没事,他只是将计就计。

甚至她也在赌,幸好,她赌对了。

“本王既然敢离开边境回京,自然做好了万全准备。”梁苏暮冷眼瞧着恒英:“你自以为本王离去,你可以趁虚而入,因此上蹿下跳,鼓动被人跟你一起背叛本王。”

“可你不知道,你寻得那些人,有许多都是本王故意安插的眼线。”

“本王从京都一回来,就有人告诉本王,麾下有人不安分。”他讥笑:

“你和安东烈与辽东军勾结,引本王深入敌腹,自以为做的天衣无缝。殊不知本王早将你们的计划了解的清清楚楚,不过将计就计罢了。”

恒英猛地瞪大眼:“不可能!这不可能!”

“他是摄政王。”宗月忽的上前,出声:“你既从前在他麾下,自然该知晓他有多么不受京都权贵待见。如此情境下还能成为摄政王,你跟他比权谋心术,跟班门弄斧有什么区别?”

梁苏暮凉凉瞥她一眼:“我怎么觉得这不算是好话?”

宗月那算夸奖吗?怎么听起来怪怪的。

宗月回之以微笑。

梁苏暮都回来了,如安东烈、恒英之类的小人自然在劫难逃。

安东昊一家被重新从地牢中请出来,连带着这段时间安东烈和恒英联手污蔑的所有人,都放了出来。

安东昊一眼就认出了宗月,先是给梁苏暮行礼,这才又颤颤巍巍拜谢宗月:“下官多谢镇国公主之恩!”

梁苏暮还活着,宗月自然将主将之位卸下,退位让贤。

“都是摄政王的功劳,你不必谢我。”宗月笑笑。

安东昊却是摇头:“公主与摄政王殿下,都是我安氏的救命恩人。”

“安家庇护雁门关多年,居功甚伟。此次安家蒙乱,亦有本王的错。本王亦有心救城主,然那时人在暗中,不便暴露,只能眼睁睁看着城主受苦,还望城主莫怪。”

梁苏暮目光平静:“既然城主回来了,自当重新上任,尽快令城中休养生息才是。”

安东昊叹了口气:“此事怎能怪王爷?归根结底,还是我安氏没能教养好子孙。”

“此番多谢王爷相救,王爷与公主大恩,安氏没齿难忘。”

......

这段时间恒英和安东烈所有政令悉数被推翻,城中人皆知他们的老城主回来了,连带着摄政王也活着回来了。

许多人原本跟祥子一样,认为梁苏暮先前是刻意包庇恒英等人,但很快衙门便发布公告,为梁苏暮澄清一切。

梁苏暮重又成为这雁门关深受百姓爱戴的主将。

至于他手底下那些将士,原本也没叛乱,只不过暗中收到他的命令,与恒英逢场作戏罢了。

衙门出钱出粮,致力于恢复城内经济。原本抢走城中百姓的财宝也悉数归还,一些实在还不上的,如被打碎的瓷器等等,皆被折了银子归还百姓。

梁苏暮本就从京都坑来了军饷粮草,守住雁门关根本不用发愁。

消息传回京都,任凭苏家人心情如何复杂,面上也是叫好欢呼。

只是......

“你何时回京都?”梁苏暮从后面抱住宗月,眸中充满了不赞同。

边境如此危险,打仗又不是儿戏,她怎可说来就来?

“你不要忘了,若你没有回来,我还是边境主将。”宗月转身与他对视,撇嘴道:“边境战事尚未平息,我为何要回去?”

“我已给苏相写信。”梁苏暮摊手:“让京都召你回去。”

边境主将为何会落在宗月头上,他不懂,却也能理解。

宗月是他和苏家之间唯一的桥梁。雁门关他想守,苏家当然也想守,可谁都不肯吃亏。

最后自然只能派宗月来。

“我不同意。”宗月猛地摇头,拒绝道:“待辽东退兵,我自然会回去。”

“你若不回去,宗瑾和李恒二人怎能应付得了苏家?”梁苏暮反问道。

宗月:“......”

她无语地盯着梁苏暮,他说这话,宗瑾和李恒知道吗?

应该是不知道的,否则他们怎么肯为怀疑他们的主子卖命?

“你早就跟父亲说好,你们之间的事我不参与。即便我回去也无法帮助李恒和大哥。”宗月反击道:“更何况,我为了来边境,在父亲书房前跪了一天一夜。”

梁苏暮身子猛地一顿。

“去吧。”宗月继续道,她目光平静,带着些许安稳人心的力量:“京都有我。”

边境是你的地盘,有你最信任的将士兄弟,你不能将他们的性命视若无睹。

我爱你,因为你细心、稳重,因为你重情、重义。

所以你放心去,京都有我,我会为你守着你曾开拓的势力。

梁苏暮没有说话,一片静谧里,他似乎能清晰听到宗月的心跳。

一下又一下,坚定而有力。

这一刻,宗月未曾吐露出口的话,他似乎都明白了。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尽管宗月现在不是他的妻。

“我会向陛下求一道圣旨赐婚,”梁苏暮忐忑道:“等我从边境回来,你就嫁给我,好不好?”

这一刻,宗月觉得自己的心,微微动了一下。

心底某处突然柔软,若不是在梁苏暮面前,她几乎要泪流满面。

“好。”她点头,依偎在梁苏暮怀中:“你要平安归来,要记得,我在京都等你。”

“等你回来,我就嫁你。”声音缱绻温柔。

这个男人啊,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两人又腻歪了一阵儿,梁苏暮才将宗月放下来。

“那你能赶得上六月千堂会吗?”宗月忽的想起什么,问道。

“我尽量在千堂会前赶回来。”梁苏暮语气中极不确定。

按照急报来看,雁门关战事已经十分吃紧。

此次一去,还不知要打多久。

宗月神色懊恼,小声嘟囔道:“也不知辽东过了这么多年,为何突然大举进犯。”

这个问题在第二天梁苏暮上早朝时得到了答案。

继前一封急报后,就在上早朝的时间,第二封急报传来。

是边境将士拼了命传回来的消息。

云梦国,有人通敌。

边境的部署、城防、作战机会,总会留一份给京都。

不知是边境的那份泄露,还是京都的这份泄露。

反正结果是,辽东得到了云梦布防图。因此作战时如有神助,场场告捷。反观云梦军队,一直在被辽东压着打。

辽东也得到了京都局势的确切消息,比如垄断云梦兵器的岭南季家对皇位虎视眈眈,比如皇室式微一直被苏家打压,比如战神梁苏暮...耽于情爱,堕落心志。

综合考虑,辽东决定大举进犯,事实也证明他们的决定正确。

朝会上,许久无人说话。

奸细、叛徒,这样赤红的字眼,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彷徨的同时,也在猜测对方那张脸,是不是藏着卧底的心。

因为前朝就是出了诸多叛徒,导致整个皇室如同沙漏,最终亡了国。开国皇帝吸取教训,对叛国通敌之人的处罚十分严苛。

云梦已经百年没出过奸细了。

谁又能想到就在他们这一代,偏偏出了通敌之人,还导致边境战事失利,云梦痛失几座城池呢?

这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局面。

内斗归内斗,终究只是家丑,可若一旦有敌国涉入,性质就不一样了。

他们在自己的国度,与自己的国人斗得怎样死去活来都没关系。然而叛国,是原则性问题。

群臣心头俱骇。

但此刻,还不是解决此事的时候。

苏相倏地出列,奏请道:“陛下,雁门关战事吃紧。微臣以为,端王殿下素有云梦战神之称,由端王前去平乱,十分合理。”

明昭帝顿了一瞬。

接下来,梁苏年以及苏家的拥护者,都开始提议让梁苏暮去。

明昭帝遥望梁苏暮,后者面无表情。

他略有些紧张,开口:“端王以为呢?”

梁苏暮站着没动。

他是可以去,但不能他主动提及要去。

“微臣身患重病,恐怕难以胜任。”他回绝道。

“哦?”明昭帝挑眉:“端王生病了?来人,快叫太医,让太医瞧瞧。”

苏相与苏宗白对视,两人俱没有说话。

苏家经营百年,眼下已有足够的势力。

苏太后不是明昭帝生母,不进则退,日后苏家一定会节节败退。

等梁苏暮离开京都,有些事就可以开始了...

明昭帝话落,梁苏暮丝毫不慌,维持原姿势不动。

太医很快过来。

在给梁苏暮诊脉之后,太医一个头两个大。

天爷的!他今天怎么恰好轮班!怎么就让他卷入这种事中来?

他面色一言难尽:“回陛下...端王的身体,的确有些问题。”

“可会影响端王领兵打仗?”明昭帝又问道。

“这...”太医不说话了。

“臣自己的身体,自己心里有数。”梁苏暮出声道,他也不欲为难太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