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灭倭计划正式启动

“禀陛下,倭国如今反夏情绪强烈,不过能忍的他们没有表现出来。”

“都是臣的手下,通过各种蛛丝马迹判断出来的。”

对于这个情况,昭武皇帝心知肚明。

帝国如今的角色,就和原时间线小日子对我国做的一样,

按皇帝的说法就是:走敌人的路让敌人无路可走。

“从四一二兵变后,朕已经预料到这种情况了。”

“只是没想到,倭国这么能忍,硬是一个把柄都不给帝国留。”

趁着这个空隙,王秉林补了一句:

“陛下,倭国这么能忍才相当可怕。”

“帝国有句俗语,咬人的狗不叫。”

昭武皇帝轻声一笑说道:

“狗咬人就一棒子打死!再从他的子嗣中挑选另一条狗养着。”

众人都明白皇帝的意思,倭国绝对无了!

“沈从,你继续说!”

沈从拱拱手继续介绍:

“倭国如今有40万常备陆军,看似强大,真正拥有战斗力的只有一半左右。”

“主要集中在几个编号师团,倭国陆军现有1~19个编号师团。”

“武器多是当年英美援助倭国的,也就是统一战争之前的武器。”

“倭国这些年的工业发展,也因为要给帝国赔款,还有还英国人的钱,逐年萎缩。”

“如今的倭国阶层,大部分是农民,基本退化成了半农业国家。”buhe.org 非凡小说网

这是必然的,小日子一战被帝国打断脊梁。

割土献地不说,单单沉重的赔款就压的倭国喘不过气来。

他又不敢不还,不管是对帝国还是牛牛。

战败后,为了养活因为战争问题流离失所的百姓,倭国政府只能加强农业建设,把大量的流民转换成农民。

凡是能开垦的田地全种上了粮食,大批山地被毁林造田。

就这样还无法满足倭国自身的粮食消耗,要不是帝国的“不法商人”,在帝国的默许下向倭国兜售陈粮,大饥荒的延续时间绝对要长个4~5年。

是的,战争过后,倭国爆发了长达6年的大饥荒,人口也消失了900万左右。

这个时期的倭国人口,甚至比统一之战前还低,只有3700万左右。

原来的军队也基本崩盘了,没了英美输血,小日子根本维持不了庞大的陆军。

40万人还是因为帝国在筑紫的威胁太大了,倭国政府勒紧裤腰带才咬牙维持下来。

“除了陆军,倭国海军也基本没了战争实力。”

“只有3艘对马海战时期逃脱的铁甲舰,还都是2000余吨的。”

“此时的倭国陆军大臣是阿南惟几,海军大臣是东乡平八郎!”彡彡訁凊

听到熟悉的名字,昭武皇帝微微前倾,吩咐沈从详细说说。

阿南惟几,倭国强硬派领头人,四一二兵变就是他的手下。

因为蝴蝶效应,阿南惟几提前进入了倭国朝堂。

此君是军国主义强硬份子,小日子二战战败后,就是他力主实施本土决战,反对接受《波兹坦公告》。

小日子宣布无条件投降当日自杀身亡。

东乡平八郎,因为是对马海战的幸存者,一段时期内被倭国政府闲置,甚至受到倭国民众的唾弃。

四一二兵变后,失了智的倭国政府不自量力想要重建武备。

陆军重建,海军也要重建!

此时的倭国海军人才凋零,江田岛海军学校也在战争前期,被镇海军舰炮炸上了天!

就这样,东乡平八郎作为仅存的海军高级人才被重新启用。

但海军重建完全就是空话,倭国政府除了搭了一个框架,根本没钱购入军舰。

造船厂更不可能自建战舰,就算小船都不行,有技术没钱。

......

“陛下,如今的倭国首相是西园寺公望。”

昭武皇帝一听,都tm是熟人啊!

因为帝国的强势,这些本来后期才会登入政坛的人物,全都提前了!(不要纠结年龄,异时空早出生几年。)

“陛下,倭国在下关的堡垒防线也于去年修筑完毕,并取名叫幸村防线。”

“而且,倭国政府在战后并没有停止地下工事的修筑。”

哟呵,小日子有意思哈!

沈从接下来的介绍也证实了皇帝的想法。

倭国人用真田幸村的名号命名堡垒群,希望防线像战国时代大阪之战中的真田幸村一样,以寡击众!

幸村防线集结了倭国近一半的陆军16万人,几乎都是常备师团。

从这点可以看出,倭国再次赌上了一切,就赌举全国之力修建的幸村防线能挡住帝国兵锋!

纯纯的异想天开,或者说是心里安慰切实一点。

不说帝国陆军,只要帝国海军存在,帝国可以在倭国任何一点登陆。

幸村防线完全就是智商税!

但遍布全国的地下工事就有些棘手咯。

“陛下,帝国一旦对倭开战,可以完全忽视防线的存在。”

海军大臣萨普冰插了一句。

张林辅也在一旁点头附和道:

“对付地下工事,相信帝国陆军也有自己的手段。”

“好吧,对倭作战的时间放在明年年初,一切等帝国过完年再说。”

“倭国也是儒家文化圈的一员,朕心善,让他过好最后一个春节......”

“至于战争借口嘛...你们自己看着办,至于过程朕也不多问,朕只要一个结果,一年内结束对倭战争!”

皇帝给的时间相当充足,他也不会立什么三个月灭亡倭国的flag。

这个flag有毒,小日子说过,五星天皇麦克阿瑟在朝鲜战争中也说过,结果嘛......

定下基调,皇帝转身回后宫了,带着其他两位女人出去浪而把薛思楠丢在皇宫,皇帝要好好陪陪她。

......

退出宫的几人没有散去,反而齐聚王秉林府内,他们要商量一下最头疼的战争借口。

是的,帝国对倭作战,最头疼的是师出有名。

倭国人太能忍了,一点把柄都没有,既然他不给,只能帝国自己制造把柄咯。

几人商量来商量去,都没想出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借口。

还是沈从机敏,既然关西军常驻倭国卧榻之侧,他们应该有办法。

听到了沈从的建议,众人都点头称是,又把这个任务甩给了郭文阳的关西军。

接下来的时间,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开始商量作战计划。

除了动员筑紫的20万关西军,还要从帝国组织20万陆军士兵登陆倭国。

众人刚才在宫中都把幸存防线忽视了,但真正打起来还是要看一眼的。

而看向防线的人选,就是关西军!

晋造局交付的“凿齿”攻坚炮已经出厂了,就差运输到筑紫。

既然有了攻坚武器,不在战场上用一下摆着放灰啊?

帝国硬刚幸村防线还有一个好处,防线一旦被破,对倭国的抵抗精神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对帝国战后改造倭国也能起到一定帮助。

就这样,帝国再次对倭国举起了屠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