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真谋主进退得宜,假高僧满心算计

宋濂点点头:“那就由臣为太孙师吧。”

不等皇帝答应,宋濂自顾自说:“太孙如此天才,读书明理乃最适合他的道路。

皇上却因水陆大会将开,而要在佛门之中为其寻找良师,未免随便了些。

好在事情还没定下,现在改还来得及。”

朱元璋翻了个白眼:“爱卿,你真不愧是耍嘴皮子的,愣是说的咱连插嘴的机会都没有。”

“臣有罪。”

“好了,咱恕你无罪。”

“谢皇上,那臣就告退了。”

“你要去哪儿?”

“自然是去教太孙读书。

皇上放心,虽然大本堂暂时不宜教学上课,但其它闲置宫殿、花园、水亭、过道,哪里都可以当作课堂。

臣保证不会耽误教学进度。”

说罢,宋濂就要离开。

朱元璋再次翻了个白眼:“好你个老东西,跟咱来这套是吧?

咱明确告诉你,当年太子已经跟你们学儒了,所以太孙肯定不能再学儒。

不然咱大明还不得早晚变成那个谁都可以欺负两下的大宋?”

“皇上慎言,儒家……。”

“好了,不必说了,太孙师之事咱自有主意,你们管好自己的事情。”

宋濂虽然敢于直谏,甚至跟皇帝耍无赖,那是他摸准了皇帝脾气,和那些动不动要死要活威胁皇帝的官员还是有很大不同。buhe.org 非凡小说网

见老谋深算的皇帝主意已定,宋濂眼珠转了转,似乎明白了什么,不复多言,告辞离开。

他这个文坛泰斗一出宫,那些心心念念想把太孙培养成儒家拥趸的官员们立刻围了上来。

宋濂却不多言,挤出人群,径直回家去了。

“这个老狐狸,还是这么精明。”稍后得知消息的皇帝佩服一笑,吩咐道:“宋濂想收太孙为弟子的消息,也尽可能传出去吧。”

锦衣卫指挥使毛骧了然:“皇上放心,臣知道该怎么做。”

于是仅仅过了不到一个月,太孙朱雄英作下《竹石》一诗,因而被大儒宋濂看中的消息,便已传遍天下。

就连高丽、东瀛等国也略有耳闻。

……

少林寺。

身为六大佛门之首,少林寺足以排进大明门派前五,在当地甚至能够左右官府决策。

这主要是因为受相当不错的武力保护,少林寺多年来发展的顺风顺水,门下弟子众多。

还有一大堆慕名而来的俗家弟子。

这些俗家弟子回到家乡或走南闯北,不管混的好不好,为少林扬名是肯定的。

其中一部分混得不错的俗家弟子更在各地建立门派、家族,算是少林分支。

少林寺一边积极投入周边肥沃农田的开垦、种植。

在众多妖精帮助下,他们每年都能攒下大量粮食。

种种因素加在一起,让少林寺声名远播,香火鼎盛,日进斗金。

并跟各地慕名而来的富商乃至官员、勋贵结下千丝万缕的联系。

“宋濂这老东西,竟想跟我佛门抢做太孙师,连好狗不挡道的道理都不明白,亏他活了这么大岁数。”富丽堂皇的少林寺方丈禅房之内,方丈哀乾转了转手里价值千金的千年楠木手串,一脸恨意。

若有外人在,得道高僧自然不是这个样子。

可在座的五个人都是师兄弟,自幼一起长大,一起欺压同门,一起争权夺利,一起排挤正义之士,甚至一起杀人放火,谁还不知道谁?

罗汉堂长老哀荣笑道:“好在有当年皇爷出家皇觉寺的渊源在,皇爷对我佛门还是相当优待。

听说建国之初,朝廷尚且没多少妖精,他也忍痛赏了皇觉寺一只珍贵黄土大妖精。”

天王殿长老哀华道:“师兄言之有理,皇爷既然定了水陆大会胜出者推举自家寺庙高僧为太孙师,定然不会因为区区宋濂而改变主意。”

千佛殿长老哀福有些担心:“话是这样说,但宋濂毕竟是天下闻名的大儒,还是太子的先生,他的话还是很有分量。

而且太孙毕竟天赋奇才,三岁就能作《竹石》。

保不齐他最后还是会被诓骗到儒家那边去。”

达摩院长老哀匮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皇爷既然下了圣旨,朝令夕改的可能不大。

等明年跟太孙见了面,我们多说些好话,送上一些房屋地契,金银财宝,想来会让太孙很开心,师兄们,你们懂的呀。

我更担心的反倒是皇觉寺,六大佛门虽以我少林实力最强,可皇觉寺乃是皇爷当年出家过的寺庙,一向受皇爷照顾,十几年来陆续有不少江湖好手为了荣华富贵投身其中,这……。”

哀乾自信一笑:“说是水陆大会,归根结底还是要手底下见真章,你我师兄弟五人的武功在江湖上不说无人能比,但也能排进一流,况且为兄早已有其它准备,诸位师弟,拭目以待吧。”

哀荣笑道:“师兄一向是最有主意的,所以我们兄弟四个多年来一直以你马首是瞻,既然师兄已有安排,想来错不了,那师兄喊我们来,又是想商量什么?”

“自然是准备给太孙的礼物,为了给太孙留下一个好印象,师兄我打算下血本,你们觉得呢?”

“我……。”

与此同时,皇觉寺中。

也是巧了,这边也在就《竹石》和宋濂意欲收朱雄英为徒展开讨论。

“诸位师弟,弟子打探到的消息你们也知道了,你们怎么看?”方丈山顶禅师老神在在的问道。

地藏院长老山脚禅师‘呼’的站了起来:“师兄,所谓过犹不及,皇爷已经对我们皇觉寺如此恩重,我们何必非得收太孙为徒?

须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要不还是算了。

最关键的是,我皇觉寺屡屡遭遇兵祸,毁坏多次,寺庙中的高僧死的死,逃的逃,并无真的精通佛法之人。

就连我们寺庙中的经书,都是皇爷登基后赐下的。

若非皇爷跟我们有些香火情,皇觉寺早就不复存在,更别提成为六大佛门之一。

这样的我们,就算赢了水陆大会,又该拿什么去教一国太孙?”

山顶禅师皱眉:“师弟你言过了,莫忘了皇爷也是从我们皇觉寺中走出的,当年若非师父收留,教他本领,传他武艺,岂有他的今天?”

“师兄,你我可有师父那般德性和能耐?”

“这……。”

“师兄,你平日为了壮大皇觉寺,大肆招收弟子,我也就不说什么了。

总归你也教了他们武功,给了他们出路,可一国太孙若被你所误,未来他所掌管的大明必然危如累卵。

师兄,停手吧,我等出家人,岂能为名利所累?

帝师也好,圣物也罢,真正的出家人不该看重!”

“我那都是为了皇觉寺。”

“为了皇觉寺?我可不记得师父临终前有交代过要我们壮大皇觉寺,哪怕来的都是些牛鬼蛇神。”

“师弟,你这说的什么话,身为出家人,岂能有如此大的分别心?

什么牛鬼蛇神?大家都是一样的人。

人家愿意来投,我便愿意收,这有什么问题?”

“问题大了,人家为何来投,你自己心里没数?还不都是冲着皇爷照顾我们来的?”

“你……你,胡说八道,难道我辛辛苦苦十几年,都是在作假的吗?”

“师兄,我不是这个意思,咱们皇觉寺真的该去芜存菁了,这次水陆大会……。”

“不必说了,山脚师弟,看你这样子,水陆大会你是不会去了。

也罢,你且回你的地藏院。

我与三位师弟自行商量。”

“师兄。”

“去吧。”

“唉。”

山脚禅师只得离开。

余下的山明、山洞、山间禅师这才各自发表意见。

“我支持方丈师兄的想法,我们皇觉寺虽得皇爷看重,但皇爷年纪也不小了,为将来计,当太孙师非常必要。”

“我们倒是想安心礼佛,其它五大佛门可不这样想,人家只一心想超过我们,让我们衰落。”

“方丈师兄,所谓礼多人不怪,皇爷平时如此优待我们,我们明年见了太孙,也不能小气。”

山顶禅师微微一笑:“好在还有三位师弟跟我同心同德,那好,我们便一起商量下给太孙准备什么礼物。”

……

还不止皇觉寺跟少林寺抱着一样想法。

另外四大佛门之金刚门、莲花寺、白马寺、灵山寺也都有相似打算。

他们都被宋濂给刺激到了。

那些小寺庙更不必说,个个摩拳擦掌,想博光明未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