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刘伯温大展身手,宋濂人老玩的花

到最后,参加飞得高项目比赛的人只剩李善长和刘伯温。

他们飞行之高,哪怕是朱元璋这样的高手也找不到踪迹。

“这两个老家伙,越老越不服老,搞得咱都想亲自下场一较长短了。”有些激动的搓了搓手,朱元璋道。

……

空气逐渐稀薄和冷冽的万米高空之上。

刘伯温、李善长的速度逐渐慢了下来。

抬头看向更高的刮着冷风、云层碰撞出闪电的天空,刘伯温开口:“李相,再往上可相当危险,不如咱们打平?”

李善长温和一笑,说出的话却并不温和:“左右不过一场游戏,按理说打平最好,就怕上位觉得我们在敷衍他。”

言下之意便是,继续往上吧。

刘伯温点点头:“那好吧。”

刘伯温接着念道:“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其身体立时猛地拔高,直入平流层。

李善长收起笑脸:“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唰’的一下,李善长的身影直接原地消失。

待再出现时,已至更高千米之所在。

速度之快,宛如空间穿梭。

却也差不多到此为止了。

被高空的低温一冻,养尊处优的李善长终是生了退却之心。

或者说,虽有睥睨天下的高傲,可多年官场混迹,让他习惯遇事婉转迂回,并没有迎难直上的决心。buhe.org 非凡小说网

临到最后,李善长打算再拼一把。

“骐骥伏匿而不见兮,凤皇高飞而不下。”

随着第三首诗词佳句吟诵,李善长的速度又提了起来,往上再次窜了三百米左右。

可仍落后刘伯温一些。

看着前方气定神闲的刘伯温,李善长轻轻‘哼’了一声,一言不发转身回去。

察觉对方动态,刘伯温嘴角含笑,伸手打散眼前一片雾气,这才甩袖子跟上。

见二人回来,众人纷纷询问比赛结果。

李善长皮笑肉不笑的拱了拱手:“到底还是国师技高一筹。”

刘伯温谦虚道:“李相严重了。

李相平日里忙于治国理政,劳形案牍,没有过多时间读书养性。

而我是个闲人,平日里写诗作文,早已习惯,这才略微胜了一二丈,细算下来还是李相更厉害。”

李善长:o(* ̄︶ ̄*)o

之后是第三项比试——飞的时间长。

这一项比试可就不兴抢跑了,得所有人一起飞天。

当刘仲质喊出‘开始’,又是各种各样诗词响彻。

“自在飞花轻似梦。”

“春城无处不飞花。”

“天高任鸟飞。”

“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

飞起来后,众人全都选择不动,尽量节省力气。

在旁观者看来,他们就像一群驾临云头的神仙。

好一会儿后,还是八良之一的汪广洋更胜一筹。

所有人陆续降落,唯有他屹立空中。

哈哈一笑,汪广洋飘然而落,冲着众人拱了拱手:“承让,承让。”

而第四场比斗嘛,就没有期待性了。

毕竟刘伯温、李善长、胡惟庸、杨宪等高官大儒皆已出场过,大抵不会再来一场抢风头。

而大儒宋濂至今还没参赛过。

余下的人,谁又能敌的过他?

虽如此,宋濂依旧尽展实力。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随着他念出刘禹锡名句,一排由天地元气变幻的鹤凭空诞生。

领头的那只,还正好出现在宋濂脚下,驮着他快速飞了起来。

快脱离众人视线时,宋濂从鹤上跳下。

感受着下坠的力道,宋濂不慌不忙又念道:“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于是鹤群展翅高飞,很快消失无踪。

一团团白云却忽然出现。

其中一团正好接住宋濂。

从芥子袋中拿出一把玉笛,宋濂悠悠吹了起来。

下一刻,一栋高楼虚影逐渐显现,最后更凝实的好似真楼。

宋濂被白云托着,时上时下,时快时慢,时而围着高楼转圈,时而与天上的飞舟并肩。

其吹出的笛音于众人而言,便时大时小,时高时低,悠悠扬扬,如歌如泣,玄妙非常。

更让人觉得妙的是,他的笛子仿佛富有魔力。

其所过处,笛音化作梅花,洋洋洒洒飘一路。

于是众人不仅享受到听觉盛宴,还观赏到视觉盛宴。

再细细一品,那梅花竟还有香味,宛如高雅的君子。

好巧不巧的,洪武十七年的第二场白雪在此时降落。

雪花伴着梅花,洁白中透着粉红,被风吹着兜兜转转,却就是不肯落下,仿佛一位位不肯下台、卖力表演的舞蹈家。

刘伯温抚须轻笑:“这可真是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宋濂飘然而落:“国师引用的这首《雪梅》真是应景。”

李善长虽不服气刘伯温,对宋濂却一向友好。

因为小老头学问好,人性也不错,并且从来不插手分内之外的政务,更不拉党结派。

微微思索后,李善长笑道:“宋先生方才以曲明志,造楼落梅,实在叫人叹为观止。

想来能营造此等奇景,是因为先生心里默念了李白那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吧’?”

宋濂欢喜点头:“左相果然明慧异常,我虽没念出口,却被你猜出来了,佩服,佩服啊。”

“哪里哪里,宋先生巧妙将崔颢、李白、刘禹锡这三位唐朝大诗人的诗句结合起来,营造了这场无与伦比的表演,才是真的叫人佩服。”

宋濂:o(* ̄︶ ̄*)o

一众飞舟适时降落,朱元璋带着众人也过来凑热闹了。

“依咱看来,这第四场比斗是宋爱卿赢了,诸位以为呢?”哈哈一笑,朱元璋表态。

众人纷纷称‘是’。

朱元璋抚须轻笑:“大孙儿,既然四场比斗都决出第一了,还不快把奖品拿出来?”

朱雄英十分配合的将墨条拿出,亲自打开,分别从中拿了一根送给杨宪、刘伯温、汪广洋和宋濂。

剩下的五十六根,朱雄英作势要收起来。

这可急坏了李善长等没得到墨条的众人。

微微一笑,朱雄英没将箱子收进芥子袋。

反而将芥子袋收进衣袖。

李善长等神色一喜:“殿下?”

“哈哈,不要急,我给你们一人分一根就是了,就当是送你们的新年礼物。”

“谢殿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