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取之于民用于民,人民储君爱人民

“稻谷妖精王我已经见过了,你安排下,明天我要去看小麦妖精王。”朱雄英吩咐道。

诸葛明领命,指了指单独放在一旁的几摞公文:“殿下,这里是各地汇集而来的田亩图、矿脉图以及城镇、乡村分布图。”

朱雄英拿起一张看了看:“乱了这么久,也是时候让倭奴百姓回去好好生活了。”

“殿下打算放他们回去?”

“你有别的看法?”

“手段怀柔了些,臣原以为……。”

“以为什么?”

“殿下对倭奴仇恨之深,臣原以为你会将他们亡族灭种。”

朱雄英摇了摇头:“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他们受汉文化影响极深,本就是最好归化的群体,杀了未免可惜。

其次,底层百姓无论在哪国都身不由己,我敢说他们中大多数人搞不好连大明皇帝是谁都不清楚,也算无辜。

最关键的是,倭奴百姓有几千万,全杀了,就得从大明移民,不然这片疆域不是白打了?

几千万人啦,就算以大明的底蕴,也得伤筋动骨。

不如留着他们接受改造教育,继续耕田织布,采矿捕鱼,为大明源源不断输送养料。”

“殿下言之有理。”

“当然了。”

“殿下有何吩咐?”

“所有现役和预备役的倭兵倭将,无论是被俘虏的,还是主动投降的,就没一个无辜了,统统杀掉。buhe.org 非凡小说网

出身于世家大族的兵将,无论其亲眷是否参军参政,统统株连三族!”

“这样株连,倭奴整个中高层怕是要一个不留,那二条良基和土岐赖康那边?”

“他们的亲族可以留,看在他们二人是六公级高手的份上。

告诉他们,孤不想沾血,杀降、株连之事需由他们上书。”

“如此的话,就算他们幸存下来了,估计也会怕的要死。”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残余的倭奴人,一定恨死了他们。”

“那更好。”

……

除了一万一千只妖精和各种矿脉、金银珠宝、灵草、丹药、炼器材料等,大明的战利品另有血之痕、紫金双龙刀、忠义之护这三件神器。

最值得一提的则莫过于天丛云剑这件传世神器和水蛟龙这条镇国蛟龙。

长庆那艘飞舟虽然老古董,但也不失为一件令人眼馋的宝贝。

让朱雄英觉得遗憾的是,三神器中另外两件居然都不是正品。

而是因各种原因丢失后,被历代天皇派人做的赝品,只有象征意义。

“说起来,倭奴不愧是拥有许多金属矿脉的国家,炼器的技艺相当纯熟。

单就血之痕和忠义之护而言,就不是我大明炼器师能企及的。

就连华夏历朝历代,似乎也没有这等防护类神器。”诸葛明感叹。

朱雄英虽然听得冒火,但也不得不承认诸葛明没有瞎说。

从芥子袋中取出血之痕与忠义之护,朱雄英道:“血之痕可以抵挡兵器类攻击,但挡不住内力攻击。

而忠义之护能挡住内力攻击,面对尖锐之物却一触即破。

只要不被针对,它们对战力提升极大,哪怕是寻常十侯级穿了,对上六公级高手也能坚持许久。”

“伤心居然会托罗忠献上忠义之护,看来真是心无所挂。”

“他若真心无所挂,也不会急着献上忠义之护。

不过想以此补偿,换取对少林和妻儿的宽恕。”

“殿下慧眼。”

收起两件防御神器,朱雄英让诸葛明将倭奴全境地图展开,提笔就是一通圈画。

最终共圈得一百三十二块互相交界的地块。

“以后倭奴就分为一百三十二个县,暂由四十三个州分管,再上一级为十二个府,四个省。”

诸葛明拿眼一扫,早已对倭奴了如指掌的他立刻发现朱雄英用意。

相较于倭奴原本六十六国疆域划分,每个国都被一分为二。

且并非单纯的疆域一剖为二。

新的县除了原国二分之一不到疆域,都会或多或少从另一国搭一小块地域。

如此一来,整个疆域划分虽然改动不大,实则都有所变化。

落在各地百姓那里去,老乡可能变成临乡,同族之地可能被一分为二甚至一分为三。

原先由某地独占的河流,会变成界河。

原先由某族独占的山头,会只剩一角属于自己。

等等等等。

则看似分割的是地域,实则分割的是亲情、团结、利益、争端等等。

“殿下高招!”诸葛明由衷佩服道。

朱雄英笑道:“还有更高招呢。”

“臣洗耳恭听。”

“被俘和投降的将士多达数百万,就算其中大部分只是平民或奴隶,不会给亲族带去株连,估计最终被杀的人也将高达五百万以上。

如此多的杀戮,剩下的倭奴人必定人心惶惶,为了不耽误生产,也为了让他们沐浴在大明荣光下,我打算将三分之一缴获的妖精送给他们。

通过外公他们从各地搜来的倭奴相关公文、地图、账册,我发现倭奴针对妖精的相关法律和大明不同,并非谁发现妖精了,妖精就归谁。

而是平民或奴隶一旦发现妖精,哪怕是自家田地上的作物化作妖精,也得被贵族和官员巧取豪夺。

他们心里定然是不甘心的,好在哪只妖精从哪儿来,都有详细记载,便按图索骥,把这类妖精还给百姓,他们必对大明感恩戴德。

则不出几年,此地人心尽归大明,从此无华夷之分。”

诸葛明拍了下巴掌:“好计策!可是……。”

“怎么了?”

“无论划分疆域,还是分发妖精,都得请示皇上吧?”

“哈,我当然清楚,待会就写奏折,明天让人送京。”

……

庆功宴后,众将都闲下来了。

朱雄英则格外忙,几乎每天都在乘坐飞舟往来倭奴各地,或调研,或犒军,或……。

在他的主观授意下,倭奴百姓无论情愿与否,都只能拖家带口回归,重新落地生根。

跟他们一样忙的还有各路军的士兵。

有的负责镇守。

有的负责屯田。

有的负责开荒。

朱雄英设计的一百三十二个县里,有十个是县级农场,不列入普通行政。

但暂时农场里没有种工,朱雄英只能以士兵代替,先把框架搭起来再说。

朱雄英甚至给它们各调了一只大妖精和两只小妖精、五只小小妖精过去。

这十处农场位于倭奴各地,主体是原本的十个倭奴大贵族的私田。

朱雄英又额外框了一些山林、河流、草地进去。

若要建设好,达到大明那边的农场水平,且得努力。

它们,便是朱雄英规划的日后朝廷确保本地稳定的铁锚。

将来百姓饥饿与否,粮食价值如何,全看它们的产出时间、速度、总量。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