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李自成的战术

孙传庭把自己的安排详细告诉洪承畴。

洪承畴做事一向以稳健着称,总感觉孙传庭在玩火。

见洪承畴只是拈着胡须思忖。孙传庭知道他不很放心,于是道:

“请恩师大人放心。李贼狡猾,定能识破此计,率死党别寻生路,唯有川北,亦断难逃出官军手心,逆贼至此,已如鸟入笼中插翅难飞。”

洪承畴微微一笑:

“如此布置,岂有不放心之理?只是李自成虽系屡败之贼,却颇有智谋,且能得部下死力,非张献忠等流贼可比。

但恐偶一疏忽,逆贼侥幸逃脱,使剿贼大业功亏一篑,上贻君父之忧,下为百姓留无穷之患。”

孙传庭虽然对农民军作战连获胜利,目前却没有同李自成直接交过手。

所以听了洪承畴的话,他不禁心中暗笑,但为了表示尊重,他不得不唯唯称是。

洪承畴又道:

“新皇甚盼吾等能将闯贼生擒,献俘阙下。倘不能将闯贼生擒或在阵上斩首,纵然大捷,也不能使新皇十分高兴。”

孙传庭深受皇太子大恩,当然会全力以赴,他起身拱手:

“恩师放心,上赖皇帝威灵与大人亲临督战,下赖三军用命,定能擒斩逆贼,为国家除腹心之患……”

第二

李自成早早醒来,发现夫人还紧紧抱着他不放,李自成心里不禁感觉有些歉意。

他轻轻拿下那双抱着他脖子的玉臂,尽管很轻可高桂英还是睁开眼睛。

“夫君……”

“夫人你好好休息,额去看看兄弟们……”

高桂英露出温柔的笑容,随后起身帮李自成穿衣服:

“夫君,你不用亲自去,让刘宗敏他们都来这里开会,今日一起吃饭。”

李自成点点头:

“行,一会派人去通知他们。”

穿好衣服,李自成拿出一把短剑递给高桂英:

“这把短剑给你,到时一旦分散防身之用。”

高桂英默默接过短剑,她心里已经暗暗发誓,若遇到危险,她会用这把短剑结束自己的生命,绝不会让官兵生擒侮辱自己……

半个时辰后,李过、田见秀、高一功、袁宗第和刘芳亮五位大将到来。

高桂英微笑对兄弟们点头微笑,并命人端来几个木凳给众人坐。

一会郝摇旗来了,他对李自成一拱手道:

“李哥!”

李自成微微一笑:

“坐吧!”

这位郝摇旗名叫郝大勇。他不是李自成的嫡系将领,而是高迎祥亲手提拔起来的一员猛将。

有一次农民军在作战中情况十分不利,在官军的猛攻下死伤惨重,阵地已经开始动摇。

郝大勇从高迎祥身边掌旗官的手里夺过来“闯”字大旗,在马上不住地摇着大旗,狂呼着向官军的阵里冲去。

那些正惊慌动摇的农民军将士一看见“闯”字大旗向前冲去,都跟在后边狂呼着向前冲杀,形成了一股不可抗拒的伟大力量。

转眼之间,战场的局面完全扭转,把官军杀得落花流水。

从此以后,大家给他起个绰号叫郝摇旗,本名儿倒不大有人提了。

郝摇旗刚坐下,一阵马蹄声在大门外响起,来人正是刘宗敏。

跨下性情暴烈的战马在停下来后,突然扬起前蹄,并喷着响鼻愤怒地振鬣嘶鸣。

直到主人一巴掌拍在屁股上,它才开始安静下来,但仍然用带铁掌的前后蹄在石头地上狠狠地刨蹬着。

“来了!”

大家都知道是刘宗敏到来,不约而同地向院里望去。

高桂英微笑起身,把自己坐的椅子腾出来,准备给刚刚到来的刘宗敏坐。

这时一阵脚步声在门外咚哓响起,地面被踏得微微震动。

刘芳亮向院里笑道:

“果然跟别人不同!还没见你的人影儿,先听见你的马剑”

“哈哈,可见我的枣骝马真正是好马,行军打仗还精神十足。”

一个粗犷的声音像打雷似的在院里响起,接着一个粗狂的汉子走进房间。

只见他三十岁左右年纪,身材魁梧骨棱棱的宽脸、双目炯炯神态慓悍。

内穿铁甲外披半旧八团花紫缎旧斗篷,头戴铜盔、腰挂双刀,进来就坐在空椅子上。

只听椅子猛然咯吱一声,接着又连响几下差点被压散架。

“李哥,不血战一场,孙传庭是不会给咱们让路,别看他们近几个月来占上风,我刘宗敏根本不服气!”

李过非常喜欢他的这种性格,在任何情形下都不颓丧,依然斗志昂扬。

他起身在刘宗敏在他的肩膀上用力一拍,笑道:

“捷轩叔,得对,洪承畴和孙传庭认为咱们已经被包围,还想捉咱们去献俘。到时定然让他们见识一下闯营真正实力。”

“他捉我的吊……”

刘宗敏本来还要骂一句粗话,发泄一下对洪承畴和孙传庭的轻蔑之福

但突然看见夫人和她身边两位女兵立在门口望他,刘宗敏只能硬生生把粗话咽下肚里……

李自成淡淡笑道:

“捷轩,你看咱们这仗该怎样打法?”

刘宗敏看看李自成又看看在座各位道:

“我看,情形没有什么改变,还按照你昨决定的办法打吧。

孙传庭拦在我们前边不让,我们直接杀开一条血路,两军相遇勇者胜,怕个毛!”

高桂英闻言笑道:

“捷轩,孙传庭还不认识你这位托塔王,过两就要让他认识认识,咱们老八队还没有同孙传庭本人交战过呢!”

刘宗敏嘿嘿一笑:

“夫人放心,他就是摆几道铜墙铁壁,咱们也要冲它个稀里哗啦。”

高桂英心里暗暗给刘宗敏点一个大大的赞:

“这号人,塌了也能顶起来,华山在面前倒下来也不会眨眨眼睛!”

她不声不响地把椅子往前移一移,静听着他们议论。

从高迎祥到李自成,在这一支农民军中有一个好的传统,遇到重大的问题就召集众将领一起商量。

李自成的作风比高迎祥还要出色。他总是静静地听大家发言,自己很少做声。

直到大家把意见得差不多了,他才把大家的好意见挑出来,加以归纳,作出自己的最后决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