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3 章 第 133 章

十月晚秋,天高气清。

京都城外三平山,半山枫叶赤如血,赏客如云,又因山上的云若寺今日有讲经,不少香客一早便赶来聆听佛法,这山前山后,人声鼎沸,热闹至极。

后山枫林红叶下,有个寒酸至极的小摊子——几块木板歪七扭八的钉在一处,勉强凑了个摊面,两块被当作桌腿的大石头高低不平,生生叫摊面也歪了起来,便连挂在摊上引客儿的布都似蒙了层灰。

不过摊儿前还是围了不少人——到底占据着地利,就算是不感兴趣,站在此处赏景儿也是好的。

何况摊儿前坐的女子生得眉清目秀,笑意温柔,似若清月照泉,瞧着无端便生出亲近之意。

这年轻女子一身灰蓝道袍髻上一支白玉簪,温润无暇。

可不正是燕子楼之主柳简。

她坐在摊前,冲着一众瞧热闹的客道:“测字问事,不准不要钱。”

有香客正端着在寺中求得的签文来此处寻寺中师父解签,见了她,不由得打量一番,再转头问道:“这云若寺里,还能由道长在这儿摆摊儿?”

解签文的和尚浅浅一笑:“寺迎众生,柳姑娘也在众生中。”答完还不忘替柳简说些好话:“柳姑娘解字很准,施主若有为难之事,也可寻她问一问。”

香客叹这云若寺的和尚心胸宽阔,心中好感大盛,虔诚听着和尚解签。

要说柳简此时,心思倒不在呼客上,今日本是与时玉书同约赏枫,偏临时大理寺得了桩案子,他急匆匆去了,她只能一人先登了三平山,坐在此处等着,眼见日往高走,却还未时玉书身影。

“既然不准不要钱,那我倒是要试一试。”

柳简本是眺目忘着远方,不妨有人坐下,倒是微吃了一惊,她慌忙将头转过来,只见一锦衣男子坐在对面,他约摸四十有余,留着胡须,身材中等,一派文人儒生的模样,面上染着笑,瞧着很是和善。

他身旁站着一个年轻的公子,身形修长,相貌也是端正,身着宝蓝色的锦衣,腰悬着一块虎头玉佩,他朝着坐下的中年男子道:“早先听闻这云若寺繁华,今日一见,果然如此,父亲,等会儿咱们也去赏赏枫叶吧。”

云若寺来往贵人无数,两人衣着虽贵,可在其中,也算不上打眼。

“好好好。”

中年男人边应边打量着柳简放在桌上的物件儿,其实也就一方盛着墨的砚台,两支笔,几张白纸,还有些云若寺解签文的和尚送她红绳,说是可以此物相赠游人,祈愿平安。

柳简堆起笑:“客人问什么?”她将笔送到男人面前:“请。”

男人沉呤少时,在纸上落了一字。筆趣庫

柳简瞧了,笑意当即凝在嘴边,旁处也有几个瞧热闹的,同见了这字,亦惊住了。

见了柳简面色,中年男人和善道:“怎么,这字,是不好解?”他笑道:“只是一时兴起,若道长为难,我再换一字……”

柳简回了神,温笑道:“无妨,解字本就应随当下,既然写下了这字,便解这字吧

。”

她拿着那个力透纸背的“仇”字,温声问道:“客人要问什么?”

中年男人笑了:“既然要知准不准,便问故人境况吧。”

虽是问一,却是两个问题。

一则,故人是何人?

二则,那人如今如何?

有游人见了此方有人测字,凑上前来瞧热闹,一时之间,竟也里三层外三层围着了,跟着那中年男子身边的年轻公子,见此神色越发严肃,一直留意的四下,似是极担忧这人群里出现什么意外。

柳简拿着纸点了几下,抬头道:“仇者,可拆人、九,一人立于九旁,九字,九五也,是为帝王,客人写九字而拦于这人字前,可得这随立帝王的人字,当是帝王背后之人。古来谋士隐于主后,是以这人字,乃是帝王身边的谋士。”

柳简顿了一下,见中年男人笑而不语,只得继续:“客人问故人,重是问人,所以客人的故人,乃是帝王谋士。九字连字,线断人字,人字不全,可见客人这位故人……”柳简叹了口气:“已然不存于世。”

周遭瞧热闹的个个噤音望着中年男子,本以为他会勃然大怒,哪知他竟哈哈大笑起来:“果然准!我那故人,身死八载有余……除了这些,道长依此字,可还瞧出了些旁的?”

柳简缓缓摇头:“解字一说,是依客人所问而解,客人若不问,便解不得。”

中年男人点了头,冲着旁人年轻公子道:“既然道长说得准,便给钱吧。”筆趣庫

年轻公子眼珠子一转,也笑道:“父亲问好了,也让儿子问问。”

中年男人嘴角带笑,当即起了身,看样子对这儿子很宠溺:“好好好,你来你来。”

年轻公子倒也不客气,当下便坐下了,他想了想,提笔写下一字,笑吟吟道:“那便请道长猜一猜,这位是何人?”

他手指着的,正是方才起身的中年男人、被他称作父亲的人。

中年男子一愣,又是无奈一笑:“那道长便说一说,我是何人。”

年轻公子像是刻意为难,他写下的,同样是一个“仇”字。

见柳简低头瞧那字,他扬扬自得等着柳简的答案。

柳简看了两眼,又抬头瞧了中年男子一眼:“客人所写,也是仇字,方才有解,便不多说,不过客人所书,乃是楷体,端正有方,这人字与九字齐平,所以这一回,这人字所表,并非是帝王谋臣之意,而是与帝王同者,遍观天下,能与帝者同,也只有陛下手足。”

柳简看着中年男子,轻声道:“尊便是陛下长兄,祁王殿下。”

闻得此音,周遭瞧热闹先是静了一瞬,接着呼啦啦跪了一片,柳简缓缓起身,也欲行礼。

祁王宋安济,天子长兄,在争权夺位的腥风血雨中,唯一活下来的皇子。

宋安济无奈看着周遭,温声道:“本是隐了身份来听经,你这孩子……好了好了,不必多礼,本王今日也只同诸位一般,只是香客游人,诸位莫要因本王而错了秋景佛法。”

他示着手下扶了几人,又教宋

星衡将柳简扶住,宋星衡对柳简这测字一道,佩服非常:“道长再替我测个字吧,我还想再问……”

柳简拱手道:“二公子见谅,小人测字,一日只测三回,一人只测一字,二公子测过了,便不可再测了。”

宋星衡诧异:“你竟也知我身份?莫不是识得我?”他又道:“这送上门的生意,哪有不做的道理,你莫非是怕败露你这仙法,才不替我测的?”

柳简顿了一下,才欲答话,忽闻一熟悉声音:“父亲,二弟,这是……”

她抬起头,正是在容州所识的文祁——也就是祁王世子宋文衡。

如今他已换了锦衣,一身月白长衫,头戴青玉冠,大袖藏风,丰神如玉,不负京都世之首。

他见了柳简,亦是大喜:“柳道长!”

柳简温笑行礼:“见过世子。”

宋安济同宋星衡倒都有些诧异,宋星衡在二人间来回瞧了,问道:“兄长与这位测字道长相识?”

宋文衡轻点了下头,答了一声:“乃是旧友。”

他看了柳简一眼,犹豫了一瞬,还是道:“早听闻道长来了京都,本想投帖,可惜后来承了陛下之命,外去云州办事,近来方归,还担忧道长可是离了京都,往旁处去了,没想到,竟在此处遇到了。”

宋星衡打量着柳简,目光之中隐有猜测之意,宋安济倒是没什么反应,只抬了手由宋星衡扶了:“既然文儿与柳道长久别重逢,不如先在此处叙话,我同你二弟先往大殿去听慧禅和尚的讲经。”

宋文衡一顿,缓声道:“道长既还在京都,叙旧再择他日便是,父亲难得出游,儿子当要同行。”

宋安济也只好点了点头,温声同他交待几句:“这便耽误你了……”

父子之间,客气生份竟到如此地步。柳简仿若未闻,只在宋安济转身之际,轻轻欠身行礼。

宋星衡拿了袖中荷包,送到柳简的摊子前,扬着笑脸:“先行言语莽撞,望道长莫怪,这是测字钱。”

他原先生得便好,眼下笑起来,更多一分和善,他又冲着柳简眨了眨眼晴:“等日后有空,再约道长吃茶赔礼。”

柳简称了声不敢,他也不多纠缠,转身陪着宋安济离开。

宋文衡瞧着二人同离,面上划过一点失意,不过只一瞬,他又展了笑颜:“道长如今居于何处?改日我登门去请罪。”

柳简笑了一声:“世子说笑了,我如今住在燕子楼,不过平日里都在此处,世上寻我,来此处便好。”

“燕子楼?”宋文衡神色微改,眼中划过一丝诧异,可又笑道:“好,我知晓了。”

他追着宋安济同宋星衡而去。

柳简提了宋星衡丢下的荷包,掂量了两下,露了个笑容:“今日能请少卿吃碗羊肉汤饼了。”

日头再往高处行一分,时玉书终于到了,与他同来的,还有淮临公主千代灵、周家三公子周渚。

柳简勾了笑容,将小摊儿收好,欢喜着朝三人走去。

四人才走到一处,便听云若寺中有高声呼出:“死人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