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武祥源三

武祥源看过了张友仁的展示表示一定要喝口酒压压惊。一个人和自己的同伴朋友或是竞争对手之间,若是实力相差只有一步之遥,那么一定会激起一股势必要奋起直追的信念。如果要是如眼前一般的情况,那是一丁点儿想要与之攀比的心情都没有。因为实在是距离相差得太过遥远了。遥远到让人绝望的成度。

灌了一大口酒,抹了一把嘴角的酒水,武祥源由衷的赞叹道:“精彩是真的精彩高深是真的高深呀!哪怕我如今已经跻身大罗金仙之境也是不能理解,看之不懂望尘莫及。”

张友仁微笑解释道:“兄弟切不可妄自菲薄,每个人所走的修道之路各有不同,机缘际遇更是千奇百怪,就如你这般可以与天然相亲和之地合道的,又有谁能够与你相比?还有你那个徒弟又有谁能够相比?不但人品好那身拳意也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适才看你带领那些小道士打的就是此种拳法,但是似乎不得要领。此拳法极其玄妙断然不是一个孩子自己能够领悟总结出来的。这拳法可有出处?”

武祥源闻言遇到知音一般眼睛一亮,惊奇问道:“我说兄弟,你也看出了此拳的不凡之处了?”

话一出口就觉得此话不妥赶紧补救道:“看我这话说的,以你的眼界怎么能看不出来其中玄妙。”

灌了一大口酒,提起自己的得意弟子之前脸上就挂满了笑意。缓慢解释道:“我和袁清明除掉了此方的魔患,受到了万家镇以及附近人们的爱戴。有很多人家还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山上给我做弟子,因为张三风在这次魔患中失去了唯一的父亲,所以我就把他接上山来意欲照顾于他。哪里成想反倒是他小小年纪照顾我这个懒鬼居多。自从这孩子上山以来自律性就表现得特别强。每天早晨天光放亮别人还都在睡觉时他就在崖畔打拳。兄弟你知道我也是个习武出身,就好奇的观看了几天也未见有何长处,只觉得软绵无力顶多算是活动筋骨而已,要说拿来打架感觉那肯定是万万不行的。”

默默的喝了一口酒,武祥源继续讲述道:“直到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儿,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山上的道童闲来无事都会撒些谷物喂山中鸟雀,故而鸟雀多不惧怕穿道袍的小道士。一天清晨一只小鸟以为张三风练拳过程中的翻掌探手动作是在喂食。就飞落在了张三风摊开的掌心之上,奇迹就此被我得以发现了,张三风的拳招不停有如行云流水,那只小鸟就仿佛粘在他的掌心一般,无论如何煽动翅膀都不能从其手中飞走。最后收了式后又托着小鸟逗弄了一会儿才将它放飞。可以看出整个过程中如果他不想特意放飞,那小鸟就始终飞不出他的手掌心。”

伸手又要了一坛酒拍开封口闻了闻,仰头灌了一口满意的点点头继续道:“开始我还以为是一门道术,经过询问才知道,那纯粹是将一门武技练至巅峰后表现出来的景象。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鸟雀在起飞前都有个双爪蹬地借反弹力实现起飞的动作。而张三风所练的拳法最关键之处就是感受施加于自己身上的外力。高手能将施加在自己身上的外力全部卸掉。当鸟儿下踏时手掌也随着下移,让鸟儿有种一脚踩空的感觉,一点儿力道也借不上,自然就无法实现起飞。道理简单但是要想真正练到那个成度,除了刻苦之外天赋也是不可缺少的。”

又喝了一口酒继续道:“这只是这种玄奥拳法的特点之一,就是看到了这一点奇异之处让我对这拳法产生了兴趣。这种手法叫做粘连沾随,就类似于钓鱼不用竹竿子而是用竹梢是一个道理。无论鱼在水里如何拉扯都会随着竹梢的拉弯弹直将力量卸掉。一但粘上怎么用力都挣脱不掉。这种拳最重对于力的控制,或是将敌方施加的力量卸掉化于无形,或者是借助敌人自己发出的力量实现打击敌人自己的目的――叫做借力打力!总之就是把自己的身体练得非常柔韧,让敌人的拳头次次都像打在棉花上,毫无着力之处,而我们就以巧力四两拨动千斤借力打力或者是待敌方力竭之时给以重击。”

放下酒坛思量了一下,武祥源觉得自己有点儿跑题了,好像张友仁问的问题是这拳法是否有出处。于是有些赧颜道:“酒喝多了有点儿上头,说着说着就跑题了。据张三风说在他小时,恰逢自己在家时有个和尚上门讨口茶水饭食,张三风招待他吃饱喝足临走时做为回报就送了一本气功心法的上半册。据说下半册不明原由的就遗失了。据说这上半册修至大成可于江湖中挣个第一,那下半册若是修至大成可在修仙界夺个魁首。和尚让张三风仔细研读认真修炼将来必定成就不凡。并且言说这套功法无缘之人就是看了也是修习不成,大不了就能强身健体,若是得其精髓便可无敌于天下武林。不想这孩子还真没辜负了和尚期望,不仅天天认真研习日久天长之下还给他总结出了一套拳法。打拳时慢慢悠悠运用时则快似闪电,专一打击敌人薄弱之处,借助道家圆转如意的步法闪转腾挪避实击虚,以巧破力以弱胜强且最擅长借力打力,行拳如行云流水连绵不绝,虚实开合圆转,动静转换如意,一招一式刚柔并济。事实证明和尚所言不虚,截止目前为止张三风于同龄人比武交手还没有输过。更加难得的是这个孩子心性还特别的好,纵使将来修道有成也不会是那恃强凌弱之辈。”

张友仁微笑着举起酒坛和武祥源磕碰了一下各自仰头灌了一大口,拍了拍他的肩膀郑重道:“放心吧,他在我身边身心方面都出不了问题。闲来无事可以去苍云派观音峰看望他,到时候就怕你试过了观音峰的伙食就赖着不肯走了。”

武祥源哀叹一声道:“唉!别提了,到处走是不可能了,临下山之前道德天尊万般叮嘱完成除魔任务就在此山常驻。切莫下山东游西逛否则必有灾殃。究其原因大概是与一个什么封神榜有关,还隐隐听说什么很多门人身犯杀劫,山上山下要死很多人。劝我只在此处好好修行将来必有用武之地必定功成名就。”

张友仁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栽,自然知道天上地下一共也没有几个人敢称祖师的,这家伙就是其中之一,那是相当牛气冲天的一个存在了。其实所谓的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栽只是个比喻,实际上张友仁擅长的是浏览光阴长河。只要你有闲工夫只管随便前后翻看就是了,哪里会有时间限制?愿意看就是看个千八百年的也是可以的。

看着张友仁将刚刚吃出的烤兔骨头都一一捡起捧着投进垃圾筐里,武祥源心中暗暗佩服,以小见大可见此人心性。把自己的徒弟送到这样的人身边焉有不放心之理。随后在武祥源的陪同下,二人把酒游遍了武当山的各处知名景点儿,金顶日暮云海为爹娘媳妇祈祷祝福做得认认真真。太和湖波澜壮阔,迷魂谷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南岩宫前武祥源让张友仁上龙头香时,被张友仁果断的拒绝了。跟武祥源解释了龙族是如何的自不量力一再的想要针对自己,所以除了留下东西南北四条幼龙兴云布雨之外,其余的所有龙族都被自己封禁在东海归墟之内限制了自由。所以没有赶尽杀绝它们就很是仁慈了,它们如爬虫一般根本不配也承受不起自己的香火。

玉虚宫殿前的广场上聚集着不少远近而来背着大包小裹的香客,完成了上香仪式后就在广场上席地而坐稍作休息。休息好了就起身观看小道童们打拳,虽然没有什么拳意,但是这些外行人对于这种如同舞蹈一般飘逸灵动的拳法充满好奇与神往。也都有样学样的跟着学习。小道士们也都不藏私,香客们愿意学他们就愿意认真教。张友仁从小道士们的身上就能看到武祥源平时的待人接物,一定是谦和有礼没有一点儿架子的。

武祥源解释道:“不管是什么东西,你捂的越严实,搞的越神秘别人就越惦记越重视越想看清楚弄明白,所以我就把这拳法毫无保留的交给大家。大家反而就不那么当回事儿了。谁能想到你会把至高无上的拳法随随便便的拿出来示人呢?再者这种拳法无论怎么修炼都有益无害,最不济还能强身健体呢,普通人你就是给到他手里机缘能够接住的份额也很有限。因为一者因为俗事缠身他们根本就不会在这方面下那么大的功夫,其次也就是最重要的是他们根本就不会信任你轻易施舍出的善意――这就是人性。”

张友仁伸出大拇指赞叹道:“自打第一次见到你,我就觉得你是个粗中有细的人,如今看来果然没有看走眼,名副其实的大智若愚有勇有谋。”

武祥源闻言蹦起来就给了张友仁一巴掌,哈哈大笑道:别以为我听不出来,你这是等于是明摆着说我一看上去就很傻很憨对吧?”

张友仁挠挠头有点儿委屈道:“这次说的是真的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