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五十八)

(五十八)

第二天,李大龙开车回家,车驶进村子的水泥路,就远远看见前面有辆车停在路边,有几个人蹲在田里,胖墩和三爹站在路上,他行驶到跟前问:“三爹啥时候回来?”

“几天了,你刚回来?”三爹问。

“嗯,王永华也转着?”

胖墩笑着点点头。

“田里人在干什么?”李大龙问?

“在测土壤营养成份,”王永华说。

“噢,要科学种田呢?,”李大龙说。

“就是。”

李大龙看见周围还放着仪器什么的。

“我先走,”李大龙说着,开车走了。

他刚回到家,魏平平打来电话,让他赶紧去签字,房屋确权。自己刚回来,魏平平就打电话来,消息够灵通的?他来到村部,村部大门口停着几辆车,院子里堆满了玉米。大门对面也是村部的地方,也堆满了玉米。前几年,有个承包商承包了村里的土地,搭的彩钢房,凉棚,现在不承包了,人走了,东西都留了下来,田村干部们自己种,里面堆满玉米,里面还有人在忙着。到处堆的玉米,村部变成了玉米种植大户,村干部们挺辛苦的,比村民还能吃苦。zuqi.org 葡萄小说网

李大龙进了村部办公室,各队的村干不们都在忙着整理各自的文件,魏平平看见李大龙进来了,赶紧接过李大龙的房屋证明,放在一摞房屋证明上,让他签字,按手印。

“怎么确权?”李大龙问。

“你家院子按图纸上,你和李小龙一人一半,”她说着从身旁坐着的小伙子手里拿过来一张大图纸,展开,指着一个位置说:“你和李小龙住一个院子,一人一半,从中间分开就是两个住宅。”

“上房还有两间,也是我的。”

旁边的小伙子也转过身来,看着图纸说:“你们俩说的啥意思吗?”听口音不是本地人,上面派来的人。

“就是兄弟两人住一个院子,两人上房都住两间,”魏平平说。

“我住西面两间房子,是分给我的,”李大龙说。

“哪不可能在图上弯个圈画上?宅基地都是长方形,怎么哪样绘图纸呢?”小伙子说。

“不行了就确一个证?”魏平平说:“房屋财产了以后你们两兄弟分去,图上说明就行了,怎么样?”

“哪样能行吗?”李大龙问:“上面政策上有这么一说吗?”

“也行,”小伙子说:“图上注明就行,拿了去看上面怎么说?”

“行。”

“不是你说行就行,你问一下李小龙,弟兄两人商量一下,”魏平平说。

“行,”李大龙说着出来,把情况给张招弟说了,张招弟说她给妈打电话问一下。

一会儿,张招弟打来电话说:“确两个证,一人一个证。”

“哪就按一个院子分两个台子,致于房子,以后再说?”李大龙说。

“就确两个,村里人都知道我们住一个院子,上房有我们两间房子就行了?”张招弟说。

“行,”李大龙说着就进去了。

“就按你说的,一个院子分两个住宅,”李大龙对魏平平说。

“那就签字,按手印,”魏平平说:“把李小龙的名字也签上,上面来的人今天就把这些东西拿走呢?”

“行,”李大龙说。他把李小龙的名字也签了。

王二宝也来了,李大龙问:“你怎么也来了?你房子好好的?”

“我的台子面积小了,都在居民点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我的面积就比别人的少?根本不对,我来问一下?看重新拉,还是怎么办?”

“行,我先走,”李大龙说着,出来回家。

李大龙回来,一看时间都十一点钟了,时间过的快的很,赶紧进屋打开窗子,掀开门帘,让屋里的潮气冒出去,抽水,做饭。李二秀进来了,她问:“你刚回来?”

“嗯,你在哪儿干活?”李大龙问。

“在山上占渠子,”李二秀问:“张招弟也回来了?”

“回来了,在她妈家。”

“你一个人掰玉米?”

“一点点玉米,我一个人就掰完了。”

“你只掰玉米,不要砍玉米杆,谢子栓给养牛的打电话,养牛的人来把玉米杆子砍倒拉回去喂牛。”

“行。”

“让谢子栓给打电话明天来砍玉米杆子?”

“不行,我今天掰不完,让后天来。”

“行,”李二秀说:“村上房屋确权让签字,你赶紧去签字?”

“我刚去签了。”

“我们还没有签字,现在过去签字,”李二秀说着出去走了。

李大龙吃了饭,赶紧去田里掰玉米。

田靠着胖墩的果园,他看见胖墩正在园子里拿铁锹挖什么?头上戴着草帽,弯腰干着。

“你在干什么?”李大龙问。

“我挖苹果树根,苹果树根大的很,”胖墩说。

李大龙一看,园子里苹果树都快挖完了,显的亮敞了许多。

“果树根到处都是,不挖掉种不了粮食,”胖墩说。

“就是,种了果树的田,到处是树根。”

“你掰玉米?”

“嗯。”

李大龙赶紧掰玉米。

一会儿,李二秀也来帮李大龙掰玉米,两个人快。

两人在田里掰着玉米,就听见胖墩的媳妇蔡淑芳在园子那边说:“园子墙倒了,路拾掇好别人总过呢?咋过去呢?”就听见谢子栓说:“你总大声骂呢?不然,谁管呢?……。”

李二秀在田里掰玉米,听到谢子栓和蔡淑芳说的话,她想耿胡胡可能也听到了,渐渐听不到谢子栓和蔡淑芳的声音了。

一会儿,谢子栓来了,李二秀说:“你一天话多的很?蔡淑芳说话你就跟着帮腔,她说她的,你什么都不要说,耿胡胡在的时候她怎么不说?没人了,她背后放光,你也跟上起哄,大家走的路,你管它呢?”谢子栓没有吭声。

玉米掰完,一起拉回去,李二秀和谢子栓走了。

秋风扫落叶,一阵风吹过,树上的叶子往下落,果园边枣树上的枣子落到地上,李大龙拾起来一把吃起来,甜甜脆脆的。蔡淑芳拿着铁锹站在园子边,李大龙让她吃枣子。

“地上一世界枣子,园子里到处都是……,”她说着扭着头笑,意思又不是稀罕东西。

“苹果树怎么都挖掉了?”李大龙问。

“多少年都白种了?不见钱。”

“挖掉种什么?”

“种玉米。”

“树挖掉,显得亮敞多了。”

“就是,”蔡淑芳问:“玉米掰完了?”

“完了。”

“张招弟没有回来?”

“回来了,在她妈家里。”

“噢。”

李大龙摘点菜回家。

李大龙来到二秀家,谢子栓在院子里。

“姐夫,你怎么没有干活去?”李大龙问。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迟了,”谢子栓说:“今天工地换地方,越远了,邱富贵说今天早上开车来拉干活的,让在路上等。我去路上等了半天,没有车来拉,又说干活的都在加油站等,我去了加油站,王永华的摩托车都在加油站。”

“王永华也没有去?”

“去了,摩托车都在加油站。”

“你明天去。”

“明天早早走。”

李大龙看着一院子用方格网盛着的玉米说:“你这一垛玉米用几米网子?”

“四米。”

“我走街上也买四米网子来盛玉米。”

“我当时买了两捆网子来还不够,又买了几米来,还不够,剩下的玉米都在地上堆着,”谢子栓说着,指了指靠院门墙边堆着的玉米。

“你去不去街上?”

“我去街上没事干,不去了。”

“我走街上买网子去,”李大龙说着出来。

李大龙回来,把门锁了,上街。来到街上,给张招弟打电话,问去不去政务大厅问保险的事?张招弟说去,他去拉上张招弟赶紧去政务大厅。政务人员说张招弟在超市交养老保险,这里就不用交了,交也交不进去,回来的路上,顺便买了铁丝网子。

“今天把钱打给阳阳,我的工资发下来了,”张招弟说。

“打给阳阳,出门在外,钱不能断了。”

两人来到银行,把钱给阳阳打过去。

“你还去我家吗?”张招弟问。

“我不去了,赶紧回去盛玉米,明天走时打电话?”

“记得把该拿的东西早早放到车上,不然,明天一慌张,忘了该拿的东西?”张招弟说:“去信用社把你和阳阳的医疗保险交了,就再不回来了。”

“知道,”李大龙说,张招弟下了车,他开车回家。

他回来,把院子里的玉米盛进网子里,赶紧去街上理了发,去信用社交医疗保险,信用社的工作人员说还没有开始交医疗保险,不办理。他出来,心想:村上通知赶紧回来交医疗保险,信用社确说还没到交的时候,一个催,一个不办理。出门在外的人从远路上赶回来交医疗保险,来回的路费比交医疗保险的钱都多,双方勾通好了再通知村民,一个村领导,管着全村几千人,一言九鼎,也不想一想,你通知全村几千人都从四面八方赶回来交医疗保险,来了,信用社说还没到办理的时候,不给办理,村民们会怎么想?真气人呢?

李大龙回来,准备抽水把车洗一下,一拉灯,没有电,赶紧拿电卡来到外面电线杆上架着的电表箱跟前,把电卡插进去,没有电,所有电表都没有电,看来停电了。他来到二秀家,谢子栓正在和水泥沙子抹墙缝。

“有电没有?”李大龙问。

“没有电,我刚抽水呢?没有电,可能停电了?”谢子栓说。

三爹也走过来,问有电没有?都没有电,就朝电压器那边走去。刚才开过去一辆皮卡,好象是修电压器的电工,车在电压器旁边停下来。

“你网子买回来了吗?”谢子栓问。

“买回来了,刚盛完玉米,”李大龙说。

“我要知道你这么快回来,也去街上。”

“我买上网子就回来了,刚抽水洗车,没电。”

“明天又走呢?”

“嗯。”

“明天养牛的来砍你玉米杆子,我给说了。”

“行。”

正好没电,李大龙想起来院子灯不着,赶紧回去修灯头去。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