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散尽千金

晚些时,安宁街上灯火通明。

镇妖司二楼,青灯黄卷下,李岁依然是在伏案细读着那些蒙尘旧档。

便是一抬头,见窗外一轮明月高悬。

“今晚是满月啊。”

李岁轻轻念叨,不由想起了昨晚月下的可人儿。

“临走时,再去苏府拜访一下吧。”

李岁合上了书册,小心翼翼将其放回原处,吹灭灯火后就下了楼。

楼下灯火明亮,小铃醒了过来,没精打采的坐在椅子上。

“李兄,您看完书啦。”

见到李岁下楼,韩知理慌忙相迎。

“中州那边,估计明后日就会有消息了。”

李岁点头,自然知晓韩知理说的是中州的镇妖司总司。

“有劳韩兄了。”

“没事没事,李兄...你太客气了!”

韩主薄喜于言表,向李岁投去敬佩的目光。

“小铃,走啦。”

李岁朝韩知理微微作揖,唤了一声。

“去哪?”

“城北逛逛,吃些好的。”

“好呀。”

小铃瞬间打起了精神,拿起身上披着的衣服扔给了韩知理,就跟上了出门而去的李岁。

“哎...我...”

韩主薄愣在原地,挠了挠头。

“切,出去逛还不带我!”

小声嘀咕一句后,这汉子就自顾的坐到椅子上,披起衣裳,两眼一闭就睡了去。

..........

据说两百年前白水城中的首富卢世安,突然在一夜间散尽家财,而后在玄武江边证道飞升,破空而去,从此就没了踪影。

李岁带着小铃走到城北的怀宁街时,想起了今日在书上看到这件关于卢世安的记载。

虽是笼统模糊,但李岁还是对这人产生了些许兴趣。

正好来到白水城后,还没好好带着小铃逛一逛,索性便来个夜游白水,去那城北卢世安的旧宅子看上一眼。

十里长街,灯火通明,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每逢入夜,城中的一些世家子弟都会相约出门游玩,像是那街边摆卖的奇巧物件,平日里鲜衣怒马的少爷们若是看上,眨眼就会全买了回去。

更别提另外一些世家小姐,只瞧一眼街上令人眼花缭乱精美首饰,怕是就挪不动脚了。

李岁负手而行,气质超然,走在人群自然惹人注目。

卖花的女童,摆摊的老板娘或是打铁的糙汉,都忍不住打量李岁。

“李长使好...”

“大人贵安...”

“见过李大人...”

李岁皆向这些人点头示意。

小铃右手捏着半块烧饼,左手握着一串冰糖葫芦,小嘴动个不停,看着这么多人竟然主动向李岁问候,小丫头也是满眼好奇。

“哥..哥..怎么你都成名人了?”

李岁在白水城中,一天之内又揍老爷又打仙府掌教的,关于这位镇妖司新晋的金阶除妖使大人,各种消息早已在城中百姓间传开。

“多做善事,为民行好,自然会被人尊敬的。”

“小铃以后也会被人尊敬嘛?”

“会呀,小丫头你这么懂事,若以后日行一善,到时必会有人尊敬你,叫一声小铃大人。”

“哼,不许叫我小丫头!”

“知道喽,小铃大人。”

看着小铃一副老气横秋的模样,李岁忍不住偷笑。

自怀宁街往北去,过了怀英、怀素两条长街便到了卢世安旧宅所在的怀云街。

比起怀宁,怀云街显得冷清了许多。

路上的行人也是寥寥无几。

卢宅在怀云街东隅一角,据说卢世安飞升之时,受其恩泽的百姓便将卢宅奉为福地,但两百年过去了,卢宅依在,但那一代的百姓却早已化为黄土。

当年散尽家财,福泽满城的美事,到如今亦是雪泥鸿爪,唯剩下这座百年老宅而已。

卢宅前,偌大的府门残破不堪,两道粗壮的门柱斑驳破败,俨然不复当年气派。

两扇大门前均是破了个大洞,李岁猜是那书中记载着的金制狮头门环被人偷偷拆走。

李岁进了院子中,入眼就是满庭破败。

假山倾塌,碧湖干涸,露出的白色石块在月下宛如璞玉。

几棵老树枯死在院子两侧,稀碎的树枝堆在一起也无人清扫。

而在正前方有一面两丈余宽,七八尺高的石墙,其上刻着些许小字。

李岁唤来小铃,后者此时正好奇的打量四周,一点也不害怕。

月光如银华,将石墙染得雪白。

在李岁的示意下,小铃轻声念起墙上之字:

“巷前打酒去,闲游四五坊。落日懒归家,醉倒斜阳下。

秋水载长舟,惊散一江鸥。梧桐山野路,许我安世庐。”

念完,小丫头就不解的摇了摇头,开口道:

“神神秘秘的,这是谁写的啊。”

“这里。”

李岁指了指最后的一句。

“安世庐,卢世安。”

随后轻轻一笑,抬脚向前走去。

小铃恍然大悟的拍了拍脑袋,便见她皱起眉头又是读了一遍。

“看不懂...”

小丫头挠了挠头,匆忙跟了上去。

卢宅面积庞大,许多建筑皆已倒塌,值钱的东西也尽数都被人取走了,整座宅子也就剩下了这些断壁残垣。

“梧桐山野路。”

李岁走在宅子中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心中默默思量墙上所刻之字。

想来那两百年前卢世安在这白水城中过的都是逍遥自在的日子,至于最后为何证道飞升,破江而去,时至今日仍是未解之谜。

拐过一道围墙,李岁转而发现前方一座破旧的房屋中竟然有着微弱的烛光亮起。

“小铃。”

李岁唤了声,却迟迟未听到小丫头的回应。

他欲转身寻找小铃,但耳边便传来一声稚童的声音。

“公子,有饭给阿丑吃嘛。”

李岁一愣,他寻声看去,便见眼前正站着一位四五岁的白净男童,头发杂乱,衣物破烂。

男童光着脚丫,下面只穿了件宽松的麻衣小褂,也是开出几个大洞,露出瘦成骨头般的小腿。

李岁蹲下身子,借着月光打量眼前的这个男童。

“小家伙儿,你为何在此呀?”

“阿丑饿了,想吃饭。”

“你父母呢?”

“阿丑没有父母,只有秃头爷爷有时会给阿丑吃的。”

男童撅起嘴巴,歪头看向李岁。

“那秃头爷爷呢?”

闻声,阿丑低头不语。

李岁起身,随后挥出一点青色流光,朝来时的路上飞去。

小铃那丫头最好是走错了路,这青光便能带她寻来此地。

“来。”

李岁柔声开口,拉起有些惊慌的阿丑,朝前方的房屋中走去。

阿丑岁是满脸胆怯之色,但还是乖乖跟着李岁向前走去。

“嘎吱”

来到屋前,李岁推开一扇木门,入眼处便是三两个骨瘦嶙峋的老人,有气无力的躺在地上。

而其中一个光头的老人已是没了生机,显然死去多时。

剩下的两位老人微微睁开浑浊眼眸,看向李岁。

他们想开口说话,奈何声音沙哑,什么都说不出来。

但看他们的口型,李岁亦是听得出他们在说什么。

“救...救..我..”

此时,阿丑拽了拽李岁的衣角,开口说道。

“公子,秃头爷爷睡着了,阿丑一直叫不醒他,是不是吃了东西才会醒过来。”

李岁看了一眼地上的那个老人,摇头悲叹。

他蹲下身来,摸了摸阿丑的脑袋。

“阿丑啊,秃头爷爷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

“是哪里?”

“喏,那里。”

李岁指了指天上。

“是星星!”

阿丑捂着嘴巴喊道。

却见李岁温柔的抱住了阿丑,轻声开口道。

“秃头爷爷去了另一个世界,阿丑听话,不要叫醒他,好嘛?”

“嗯。”

那男童乖巧回应,而后有些胆怯的抬起小手,紧紧抱住了李岁。

“公子真暖和。”

“嗤”

李岁应声一笑,起身直接将阿丑抱在怀中。

“走吧,公子带阿丑去吃好吃的。”

“那两位爷爷呢?”

“都有。”

“好!”

言罢,李岁就抱着阿丑准备离去,买些吃的来。

“哥哥!”

前方忽然传来小铃的喊声。

只见这小丫头竟也带着四五个大大小小的孩童向这边跑来。

待走近,小铃好奇的看向李岁怀中的阿丑,又看了看身后几个同样是衣衫褴褛的孩童。

“他们是?”

李岁皱眉,不解开口问道。

“我听见有小孩哭,就寻声找了去,结果就找到他们几个小孩了。”

小铃撇了撇嘴,继续道,

“哥哥,他们都饿了好些天了,能不能....”

“当然。”

“嘿嘿,我就知道哥哥一定会答应!”

“走吧,我们一起去。”

李岁轻笑,便放下阿丑,带着小铃以及众孩童向卢宅外走去。

但刚走几步,他却是微微一愣。

月下,眼前竟不知何处出现无数道身影,或是老叟老妪,或是妇人孩童,或是瘸腿男人。

“大人...您救了苏家,也救救我们吧...”

“长使大人...救救我吧。”

“大人,我的孩子快要饿死了...求求你...”

望着这群可怜巴巴的人,少年的心中不由闪过一丝悲楚。

他瞬间就明白了当日孙景生那些话的含义。

德显盛世果然是假的。

一个白水城中就有这么多的食不果腹之人,那这天下又怎可称盛世呢?

“你们在此地等着。”

李岁不动声色的说出这句话,而后对小铃点头示意。

眨眼间便化作一道青光冲天而起。

怀英街,街北的万食酒楼中生意冷清无比。

掌柜的趴在柜台前愁眉苦脸。

自从许家的一位亲戚在不远处开了家“千酒肆”之后,他们万食酒楼的生意就一落千丈。

“小六,今日先关张吧。”

掌柜叹息一声,开口说道。

不远处的店小二无力的点了点头,就要起身关门。

“店家可是关门了?”

忽然,门外走进一位青衣少年,朗声问道。

“呃...客官请进..没关呢。”

店小二急忙上前招呼。

少年摆了摆手,便继续说道:

“我今夜要在卢宅摆下宴席,不知掌柜可能接下这笔买卖?”

掌柜的微微一愣,几乎是连滚带爬的来到了少年身前。

“可,自然可,但是卢宅荒废已久,又太过偏僻,所以价钱要贵些!”

这万食酒楼的老板也不问少年为何要在卢宅摆宴,上来就是开价。

“砰!”

少年自怀中掏出厚厚的一沓银票,拍于桌前,道:

“可够?”

“够....够!”

青衣少年轻笑,便是留下了钱财,转身离去。

这夜,万食酒楼的掌柜呼朋唤友,又寻得十几个人手,在怀宁街上的卢宅门外摆了数十桌宴席,请宅子里的那些乞丐们吃了整整一夜。

当夜,卢宅内灯火通明,香气四溢,城北十几条街的一些乞丐也闻声而来。

卢宅已是两百余年没有这般热闹了。

此事日后亦成了一件美事,常常被城中百姓谈起。

据说就是镇妖司中的那位少年除妖使,散尽千金,只为这些难民一场温饱.....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