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 章 水涨船高

有了沈家大嫂苦口婆心地劝导,沈文彦的气焰被狠狠的打压了一番,皮子也跟着紧了起来,再不敢做出逃学的事。而且虽说离明年秋闱还有一年的时间,但实际算起来,还会有抛洒。因此,学宫的夫子,也耳提面授地让沈文彦好生备考。切莫再像原来一样不上心。

最让沈文彦受不了的,还是进了九月后,原本每旬一日的假期,也变成了一月一次,便是放假,夫子也会布置更多的课业,让人分身乏术。

因此,定亲后,两人居然再找不到机会见面,虽说都在京城,但只能通过鸿雁传书,惹得陈绣娘都笑话两人,说是再没见过这样的未婚夫妻。

英娘又一次收到沈文彦抱怨的信件,也觉得有趣,但笑过后,又提笔劝慰他莫要心急,好生备考。然后又把这段时间绣得荷包让元宝带回。

两人定亲后,也没了这些避讳,英娘便在陈绣娘的怂恿以及沈文彦的旁敲侧击下,亲手做了荷包,绣了竹枝,寓意节节高升,取个明年高中的意头。

时间便在两人的通信中悄然流逝,院中的花,也从繁盛到凋零,后来天气一天天变冷,英娘还特意把有些娇贵的,搬进厢房。

因怕大雪封路,到了冬月十几,罗家就托人带了口信,让英娘早些回家。

沈文彦也从通信中知道这事,心中虽有不愿,但也知道人之常情,自己也不能阻拦罗家的拳拳爱女之心。

但沈文彦故态萌发,存了送英娘归家的心思。但英娘哪敢,这天气一天天变化极大,早上还是好好得,说不得中午就变天。

万一沈文彦跟着自己回家,结果被大雪堵在大榕村可就罪过了。因此一力劝阻沈文彦,好说歹说,又许诺了好些东西,才打消他的念头。楼兰小说网首发 www..

但沈文彦还是坚持让英娘选自己休假时走,虽说不能送到大榕村,但是送到城门外总是可以的。

于是,到了冬月底,正好是沈文彦的月假,英娘便定为归程,从京城回家。

两人在城外十里长亭依依惜别,此时正是正午,但天气阴沉沉的,时不时刮起一阵大风,吹得人脸颊生痛。

前两天下过雨,地面湿滑,晚上一冻,就成了冰面。行人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的,便是马车,也需要格外小心。

英娘瞧着车夫一脸着急的模样,只能无奈打断沈文彦的嘱咐:“你说的,我都记住了。但真该走了,要不然怕路上起风雪。”

沈文彦听了这话,也抬头看天,心知这是实话,但嘴上还是埋怨:“早知道,就不该听你的,何必找外人送你。该让自己的马车送的。”

英娘听得一阵好笑,先开始沈文彦说要让自家的马车送英娘归家,可他平日里也是坐此车上学,哪儿能送自己。最为重要的是,进了冬日,风雪交加,若是把马车堵在了老家,到年根底下了,他哪儿好临时租车?于是拒了他的好意,只叫上一辆顺道回去的车。

“是是是,都怪我不听沈公子的劝,才落得现在的下场。”英娘揶揄道。

沈文彦左右瞧了下,看没人瞧着此处,便抬手轻轻刮了一下英娘挺翘的鼻尖,无奈道:“就知道笑话我。”

又瞧英娘美目微瞪地瞧着自己,顿时觉得自己幼稚得可笑,叹了口气,“走吧,我把你送上车。”

车夫瞧两人终于说完话,朝这边走来,赶紧掀开车帘,让人进去。车厢里堆满了沈文彦送得年礼,边上又燃了炭盆,倒是不冷。

英娘趴在车窗上,瞧着沈文彦还在痴痴望着自己,一脸不舍的样,终是心软,冲人喊道:“若是大雪没有封山,我就答应你十二回来,到时候我们一起去看花灯!”

说完,瞧着沈文彦一脸惊喜的模样,心里也跟着高兴,冲人一直挥手。等人再也看不到了,才依依不舍地坐回马车。

前些日子,沈文彦就和英娘商量,让她年后早些回来,最好能在十五之前,因为学宫大年时会放假一天,让学子松快松快。

可英娘一直没有松口,在家的日子本来就少,若不趁着年节在家多待几日,以后怕更是没有机会。于是沈文彦就一直磨人,一会儿说自己一个人,过年都没有味道,一会儿又说上元灯会会多热闹。反正是想尽一切办法,想让英娘早些回京。

可惜,临到出发,英娘还是没有答应,沈文彦终于死心。可没想到,英娘居然在最后一刻应了,这怎么不让沈文彦高兴。

恨不得今夜睡一觉,明日就到十二。

马车一路停停走走,路上都是脚步匆匆地归乡之人。虽然寒风吹得人睁不开眼,但有回家过年的盼头在,人人都喜气洋洋的。

罗家兄嫂前两天得了口信,今天一大早就在盼着,结果都过了半下午了,才瞧着村口远远行来一辆马车。

两人对视一眼,想着多半就是英娘,于是两人便迎了上去。

结果不出所料,下来的人,还真是英娘。

罗嫂子使唤罗大哥帮忙把东西给搬进去,因着东西略多,而车夫又心急回家,于是罗大哥又从村口的邻居家借了挑子,想把东西放在两边的筐里,挑回家。

邻居也是热心肠,瞧着马车东西多,还从家中特意找出两个大得箩筐,好让罗大哥少跑路,可即便是这样,罗大哥也跑了两趟,才把东西给盘完。

年底了,在外跑生意的,在城里做工的,最近都陆陆续续地回家。小孩子开心地跑来跑去,家家户户都热闹非凡。

因着人多,所以自然也看到罗家挑回家的礼盒。

有那在外才回家的,还道罗家发财了,结果旁边嘴快的,就赶紧说了罗家的热闹事。这才知道,罗家那个守寡的女儿,居然又说了门好亲,亲家是南边的大富人家。

几个月前的定亲宴,操办得就比一般人的婚宴还大气热闹。

而且呢,人家也特别喜欢英娘,当时送礼,眼尖地就瞧着有好些贵重的物件。还不止呢,前两天,就有年礼从南边送来,人家说是定亲了就是亲戚,全是南边的稀罕物。

这番做派,听得人惊奇,谁也没想到,罗家的女儿居然这般好命,先头死了的那个就是十里八村数得上号的后生,这后找得,居然比前头那个还要更好。

原来村里还说闲话,等着看笑话的,现在,是彻底偃旗息鼓,没了动静。而家中养女儿的,都暗暗比照这死去的罗大婶,更看重女儿几分。想着家里若出个罗英娘,自家也能跟着享福占光。

毕竟,明眼人都瞧见,生个有本事的女儿,可比儿子还长脸呢。

因着这门亲事,罗家在邻人中的地位都水涨船高,罗嫂子领着英娘往家赶,沿路都是搭话的。又有热情的,还要硬塞给二人一把鲜炒的干货。

让英娘看得咂舌不已,自家何时成了香饽饽,居然能让邻居上赶着巴结。反倒是罗嫂子一脸习以为常的样。

好容易到了家里,英娘再也忍不住,问出了自己的疑惑:“嫂子,这是怎么回事,怎左右邻居都变得这么热情?”

罗嫂子一脸喜气洋洋,嗔怪道:“还不是你说了一门好亲?要不然,谁家会怎么上赶着?”

于是,罗嫂子借着机会,便把这段日子,家里的变化一五一十地和英娘交代清楚,隐去那些酸言酸语,剩下得都是些阿谀奉承。

听得英娘目瞪口呆,直道嫂子说的太夸张。可后头几次村里的杀猪宴,才让英娘对罗嫂子的话深有体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