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轻身术,以眼睛为尺!【4更求数据】

看了萧洛安写的《万有引力之道》,还有《微积分之道》。

又听了朱标所说的“裁凶龙之法。”

朱元璋已经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这萧洛安到底是何许人物也。

只是不过,不久后还有殿试。

他若是现在召见萧洛安,恐怕会多有不妥。

眼下就只能先等一等了。

反正现在距离殿试还有十天的时间,也不远了。

萧洛安起床之后。

依旧是先到后山锻炼一阵身体。

昨日他是练丹。

今日,他要精准于练骨和练气。

对于道家的练骨来说。

功法可多了去了。

就比如轻身术、走砂踏雪、水上漂、万法归一、一鹤冲天等等。

其实笼统来说。

道家的练骨,就是指——练轻功!

不管是轻身术,还是走砂踏雪,还是水上漂。

都是和轻功有关系。

通过训练和悟道,让身体骨骼的协调性,达到最佳状态。

从而可以轻轻松松地控制身体的发力角度、柔韧性、气血走向等。

在训练的过程中。

不仅要训练如何控制身体。

脑部的训练也尤为重要。

练习轻功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学会用脑子来勘测地形和丈量距离。

在身体行动之前。

要先在脑海中做好预判,到底要跳多远,跳多高,要翻越怎样的坡度?

这些都得提前在脑子里计算好。

不然脑子与身子不协调的话,肯定会练出大问题!

总结来说。

就是要做到以眼睛为尺、要脑计算、身体去实行。

等做到眼睛、脑子、身体合三为一。

那这轻功也就练成了。

不同的门派练习轻功,也有不同的方法。

如少林功法中的练轻功,主要是借助外力来修炼。

比如在腿上绑沙袋,或是靠走木桩等方法。

而道教的轻功,讲究的是“炼气行功”。

在《周易参同契》中有讲到。

“意守丹田,百会生力,涌泉得水之浮,托体而上,由重入轻,由沉入盈。”

之前,萧洛安仔细研究了不少道家,关于轻身术的修炼之法。

经过不断总结和分析。

萧洛安大致也能理解了,道教是怎么练轻功的。

大致意思就是。

意守丹田,让丹田部位产生兴奋。

丹田部位兴奋之后,会在体内产生一种力量流。

这力量流,可以头顶的百会穴,产生向上的力量。

让脚底的涌泉穴,产生如水一般的浮力,从而把身体向上托举起来。

让身体从重变轻。

从向下沉,到向上轻盈。

萧洛安先是来到了富贵山的山顶。

从这里俯瞰下去。

便能够看到整个南京城的全貌。

他看了一会儿远景。

然后盘腿坐在一块石头上,两手向上搭在膝盖处,大拇指与中指相抵,摆成道教最经典的掐诀手势。

闭上了眼睛。

慢慢让身体变得宁静下来。

再意守丹田。

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丹田之上。

调动意志。

让丹田部位变得兴奋起来。

同时,萧洛安还动用到【内视】功能。

使用【内视】,他便可以轻易看到身体的十二经脉走向,气血走向,以及腹部的丹田,还有他昨天他刚修炼出来的内丹等等。

现在他主要把注意力都放在内丹上面。

经过调动经脉和气血走向。

丹田越来越兴奋。

还产生了一股类似于电流的东西。

也就是道教炼气行功中,所提到的力量流。

而萧洛安更倾向于把这种力量流,看作是人体中的生物电流。

他能够清晰地看到。

他体内的生物电流越来越强,静电富集越发的明显!!

随着丹田不断变得兴奋。

身体中生物电流的变化,也更为强烈!

正电荷向身体上半端集中而去。

负电荷则是向身体下肢移动。

最后!

正电荷集中到了头部的百会穴。

这让萧洛安觉得头脑发涨,但是并没有头晕的感觉,反而思路前所未有的清晰。

负电荷集中到了脚底的涌泉穴。

让他感觉到脚底在发烫,有一股力量在脚底生成。

似乎脚底涌泉穴的负电荷,和地面的负电荷发生了同性相斥的作用。

进而在他脚底形成了浮力。

眼看着体内的生物电流已经各有所去。

正电荷,集中在头部的百会穴。

负电荷,集中在脚底的涌泉穴。

如此,已经形成了一个平衡的状态!

一正一负!

代表着一阴一阳!

让萧洛安的身体达到了空前的协调!

这也就是练习轻身术最好的状态!

他感觉时机已到,火候已到!

便猛然睁眼。

放松掐诀手势!

两腿松开站立!

此时此刻的他,感觉自己好似站在云端。

头顶有一股力量让他向上拉伸。

脚底也有一股浮力把他托起来。

萧洛安看向了前方的地形。

以眼睛为尺度来测量,脑子飞快运转计算地形,身体的四肢也做好了准备。

一切准备就绪。

他在心中默念:

“三!”

“二!”

“一!”

随即跃起身子,从石块往下跳。

又迅速马不停蹄地往前跑。

也不算是跑,而是以跳跃的方式前进,类似于现代的跑酷运动。

随着身体热起来!

丹田越来越兴奋!

身体中的生物电流也越来越强。

依旧是正电荷集中到头部的百会穴。

负电荷集中到脚部的涌泉穴。

一正一负形成一个巧妙的平衡。

萧洛安觉得自己的身体,仿佛变成一个太极图,而体内的正负极电流就是阴阳两极。

他不断地向前跑。

跳跃的幅度也越来越大。

一米!

两米!

三米!

四米!

再到八米!

最后,他遇到了一个横断的悬崖。

通过眼睛测量,确定这个横断悬崖有10.3米。

“十米多,这能跳得过去吗?”

萧洛安也有些举棋不定。

他知道,在二十一世纪时,人类跳远最大的记录保持是8.95米。

而现在这个横的悬崖超过了十米。

他能够跳得过去吗?

“遇事不决,计算来定!”

萧洛安在心中道。

既然眼睛已经测量完毕,接下来就是脑子来计算了。

要越过这个悬崖,可以简单看成是粗略的抛物线运动。

按照他现在所能达到的运动速度来看。

初始速度V1取9m/s,最大瞬时速度V2取极端,可达到14m/s。

重力加速度取9.8m/s2。

加上空中滞留时间大约为1s。

空气阻力的阻力系数取K=2.937。

把初始速度、

最大速度、

加速度、

滞留时间、

空气阻力,

还有萧洛安自身的身高体重相互结合来计算...

最后算得出来。

位移为11.6米!

也就是说。

脑子给出的答案是:这个悬崖,他可以跳过去!!

——

PS:新书幼苗离不开大家的支持,求各位读者大老爷支持一下,给个鲜花,评价票、月票、打赏吧。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