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也想要这样的院子

在膳堂闲话了一阵,瞧俩人消食消得差不多了,邹三禾才放了俩人出去。

从膳堂出去走不了几步便到了邹七材的院子,一个垂花门,门上一块小匾额雕着耕园二字,对面的园子则是书舍。

沈云鹤瞧着新鲜,“我家男子的院落多为松竹院、忍石园、云巅堂一类,你家倒是新奇”。

邹七材哦了声道,“我哥哥从军,却喜读书,从前我屋子有多半书都是哥哥的,搬新家后阿姐给哥哥院里专门分了间书舍,便以书舍为名。

我不擅读书,从前没跟着阿姐时就喜追在村里长辈身后跑到地头去,阿姐带着我后也不拘着,随意我摆弄。而今有了大院子,索性开辟出来任我折腾,故而叫耕园”。

待走进园子,却并不似沈云鹤想得那般遍地泥土,反倒是规整的用小篱笆划分出了好几块地。

有的地里种着青草花树,有的则是绿菜和瞧不出品种的菜,有的是瓜果,有小小的池洼点缀,几尾圆滚滚的红鱼在其中戏耍,憨态可掬。

靠墙的藤架下摆着石凳石桌,凳子上有毛线垫子,桌上也平铺着青草绿的桌布,一点儿都不觉冰凉。

一旁的树下有摇椅,躺在上面别提多惬意自在。

屋舍也布置简单,当中会客,其后满墙绿植,左侧是书房,倒真如他所说,书架上的书并不多。

右手边便是卧房,卧房的占地面积很大,光是大小衣柜就足足摆了六个,床铺也不似一般帷幔满布,就简简单单一张床,铺着厚实的褥子。

窗边摆着个软榻,上有棋盘,零散摆着几本翻开的书本。

“那后面的门是什么?”,沈云鹤忽指着被两个小衣柜夹在中间的木门问。

“门后是一小段走廊,搁着洗漱用具,再往后是澡间和茅舍”,说到这儿,邹七材笑了笑,“不瞒你说,我家别的不多就属茅舍和澡间最多。每个院子都有,包括后院家仆们的住所也有,男女分开,谁也不耽搁”。

沈云鹤也笑了,多半是羡慕的。

他家宅子倒是大,可规矩也多,像他这样的读书人,院中更是不能有茅舍这样的东西在的,通常是专门一个小院子,每每如厕都极不方便。

且他家的院子一定讲究错落有致,院中的一应布置都不能由着他做主,院外是松,院内有竹。

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水里嬉什么鱼,楼阁里搁什么书,都是长辈们安排好了的。

若是可以,他真想有一个跟邹七材一样的院子,他也想把那满院的松树拔了全种成果子树。

“那服侍你的人住哪里?”,他又问。

邹七材挠了挠头发,有些不好意思,“我家人不多,屋子多,又是刚刚有家仆,并不习惯事事择人照顾,便把屋子都统一规划了,贴身服侍的都在主子院旁边隔了个小院子,一般的是分了大院子,每人一小间屋,各个院落布置都大体相似。

虽然一般服侍的家仆们没有自己单独的院子,但是每人的屋子里都能放下一高一矮两个衣柜,一张床和桌案,还有书架多宝阁,另又隔开一小个摆两张椅子的地方,方便会客”。

一听做下人的还单独有各自回客的地方,沈云鹤身后跟着的小厮可别提多羡慕了。

他是主子近身服侍的,但也只有在主人房旁边的小屋和其余人挤在一处的,顶多就是他的床铺比旁人厚实些,以确保主子随叫他随到。

等到从邹家出来,送两位少爷上学堂时,坐在前面打听了车夫方才在邹家的待遇,他是更羡慕了。

付简引着车夫从后门进去,把牛安顿好后就领着人去大厨房吃饭。邹家吃饭还跟别家不一样,灶台上架着的几口锅里都有菜,每人进门前取一个四个格子的正方形盘子,在门口处打了米饭或是面后再排队往里面走自己打菜。

吃多少打多少,不够还可以再打,但剩下太多是要罚钱的。

车夫拍拍自己的肚皮,“我今儿不但吃了土豆烧鸡块,就连饭后甜点的酸甜夹心包和蔓莓软糕都吃了不少,还有那道糖拌红果,你别说,你还真别说!哎?你在膳堂吃得啥?肯定比我还好吧”。

他简单说了说,“基本上是主子吃啥我们吃啥,就是肉菜不大一样。今儿主子们吃得小炒牛肉,我们是回锅肉,不过也很好吃就是了。但是你吃过饭后,在哪休息的?牛车上么?”。

车夫摆摆手,“哪里呀!付小哥带我回了他们的院落。嚯!那可真是宽敞,中间一小片练武场,两边各有歇脚闲聊的地方。因着主家而今只四位男仆,还有两间屋都空着,安排我进去歇脚,那真是比咱家那大通铺好多了,睡着舒坦”。

顿了顿他又说,“虽然邹家给家仆开的工钱才比我这拉牛车的高十几文,但我听付小哥说,就他们才来没多久,光衣服首饰被褥就塞得满满当当了,逢年过节还有福利。邹大姑娘在他们入府第一日就说了,今年过年要给他们包大红包哩,还有年礼,也不晓得是什么?”。

哎...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