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发兵荆州

第101章 发兵荆州

在说完对于江淮大都督府的安排后,孙策屏退了众人,只留下了太史慈,对于先前的部署,他觉得要给太史慈一个说法。

等到众人纷纷离去后,孙策缓缓起身走到了太史慈身边,然后说道:“子义陪我出去走走吧。”

说完,他便向外面走去,而太史慈听后先是一愣,随即快走了两步,跟上了孙策。

县衙大堂外的阳光有些刺眼,夏日将至,天气已经开始有些热了起来。

两人身后,作为亲卫统领的孙瑜和朱桓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紧紧跟着孙策和太史慈。

走出正堂后,孙策一路走到了历阳县衙的后院,这里有一个花园和小池塘,是袁术统治九江时期建造的,池塘边种着一溜儿的柳树,微风拂过,垂柳飘飘。

柳树下有一张长石凳,孙策缓缓走了过去坐在石凳上,随即看了眼太史慈,然后说道:“子义也坐吧。”

听到此言,不敢跟孙策平起平坐的太史慈拱手拒绝道:“属下不敢。”

看到他的反应,孙策摇了摇头,说道:“难不成子义想让我站着和你说话?”

太史慈见四下除了孙策的两名亲卫统领外,没有其他人了,所以稍稍迟疑了片刻,便欠身坐在了孙策身旁的石凳上。

“子义可是在疑惑我为何会分别任命你和公瑾为左右都督?”孙策笑着说道。

太史慈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终究还是没有说出来。

见他这副样子,孙策暗自摇了摇头,随即又说道:“不只是你,我想恐怕还有不少人此时也在对此感到疑惑。”

听到这,太史慈心下一横,忍不住开口说道:“属下心中确实有所疑惑,敢问主公,为何一个都督府要设置两名都督?”

孙策没有正面回答他,而是反问道:“或许你觉得一个都督府只有一名都督,拥有独立决策权,统领所有兵马才是最好的,我说的没错吧?”

太史慈闻言点了点头,没有再言语,因为他知道孙策会给他答案。

“子义可知这江淮大都督府如今总共统领了多少人马?”孙策悠悠然问道。

“不下五万。”太史慈皱眉答道。

“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子义,超过了六万,子义有自信独自督领这么多士卒作战吗?而且若是在面对来自曹操麾下数万大军的袭击时,能否还有余力指挥人马进兵荆州?”孙策又问道。

在听到这番话后,太史慈也不禁反问自己,能有这个把握吗?答案是不能,曹操是何许人也,那可是击败了天下第一大诸侯袁绍的人物,若是其亲携数万大军南下,太史慈可不敢保证自己一定可以抵挡住。

当然,以曹操治下目前的情况,孙策口中的情况不太可能出现,不过这并不影响以此说服太史慈。

见太史慈不说话了,孙策笑着说道:“想来子义自己也觉得没有把握吧?”

太史慈默然,孙策见状,继续引导道:“如此一来,江淮大都督府设置左右都督,彼时便可方便一攻一防,即使是曹操的大军南下,也可做好各自的防御部署,互相支援。”

说服了太史慈后,孙策满意地离开了,至于周瑜那儿,孙策相信他是不会有任何意见的。

......

从历阳离开后,孙策率一行人径直返回了建业,而会稽的吴夫人和弟弟妹妹,以及大乔和孙瑾,顾曼和孙定,还有步练师等人,都在会稽郡兵的护送下,正式入住了建业已经修建好的吴侯府中。

四月初八,孙策准备在吴侯府中进行一场久违的军议,来人不多,只有法正,徐庶,以及还未前往益州的鲁肃,除此之外,不方便出面的李儒已经将意见交给了孙策,其余人手头都有事务,孙策便没有命人叫他们过来。

人到齐后,孙策率先开口说道:“诸位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吧,是秋收之前出兵,还是秋收以后再动兵。”

“主公,有着去年屯田和商会和盐业经营积攒的粮草,完全足以支撑大军拿下整个荆州了,何须等到秋收之后。”

鲁肃近来为了进益州,经常会与一些江东商会的人接触,所以他对眼下江东的粮草储备是有所了解的,因此建议秋收之前就发兵征伐。

法正也说道:“主公,正也赞同子敬兄所言,虽然秋收之前出兵,有着荆州大族支持的刘表未必拿不出足够的粮草,但其绝对猜不到主公会选择这个出征时机,因而必然会被打个措手不及,如此我军必可占据先机,可以更快地攻取整个荆州,以防刘表向曹操求援。”

倒是徐庶看起来有些纠结,一直没有开口,想来是想到了荆州遭难后的场景,不过在鲁肃和法正先后表了态后,他还是说道:“庶也赞同秋收之前出兵。”

再加上李儒此前就已经建议让孙策秋收之前出兵,孙策心中已经拿定了注意,他当即派人传令,命濡须都督黄盖率领部下水陆两军士卒进驻江夏郡内,然后暂时按兵不动,又命武陵的程普集结兵马,做好战前准备。

四月十三,征南将军,吴侯孙策,于建业城外军营点了两万八千亲军,大举进兵讨伐荆州。

说起来黄祖是荆州牧刘表的亲信,所以说刘表与孙策有杀父之仇也不为过,再加上孙策的征南将军,包含督荆州军事之职,此次出兵可谓是名正言顺。

一时间,整个江东群情激奋,军民一心,为报君父之仇,讨伐刘表成了势在必得之事。

建业城外的大营内,孙策命人擂鼓聚将,誓师出征。

孙策命庐江太守庞统其率领五千郡兵进入江夏郡,与黄盖所部齐心协力从江夏郡进攻章陵郡,作为上路军,又命堡垒守军加强反手,九江的太史慈用心协防。

再命徐庶在一队人马的护送下,尽快赶往武陵郡,到程普麾下参谋军事,并助程普兵马进攻南郡,作为下路军。

而孙策则带着军师法正,率领亲军作为中路军,经江夏军而北上,直接进逼刘表所在的襄阳,除此之外,孙策还征调了一批民夫,以保障大军后勤,负责军需供应之事。

对于仅剩南郡,章陵郡和南阳郡三郡之地的刘表来说,孙策做出的这种征伐配置,想要拿下刘表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

蕲春县衙内,孙策正在召集众臣议事,就连已经升任了情报司主事,有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吕蒙,竟然也身着一身甲胄,出现在了堂上。

众人中有不少人认识吕蒙,这些人在见到他后都微微有些错愕,至于其他不认识吕蒙的倒是没有露出什么反应。

孙策高坐其上,看着有些简陋的县衙大堂,手指轻轻的敲击着身前的几案,面容很是严肃,好在这大堂虽说简陋,但地方够宽敞,文武十数人在堂上站着,也不算拥挤。

他用眼神扫过诸人,看众人精神饱满,信心十足,也不由在心中暗自点头。

事实上,荆州剩下的南郡和章陵并不算好打,虽然不全是襄阳,江陵这种坚城,但还是有不少大城的,只要有良将带领足够数量的士卒驻守,想要一一强攻下来可不容易。

孙策不能为了区区两个郡出动太多的军队,那样不值得,但攻城人数太少了也不行,所以他才会选择三路出击,分散刘表的驻防兵力。

不过好在自孙策起兵以来,至今未尝败绩,整个江东军从上到下都充斥着对他的盲目信任,似乎只要跟随孙策出征,便能无往不利,因此军队的士气十分高昂,可以对战斗力有所提升。

在陆续丢失了江夏郡和荆南四郡后,刘表多次募集新兵,所以荆州此时的军队并不少,至少绝不会比孙策这次出动的兵马少,虽然他被不少人蔑称为“守户之犬,冢中枯骨“,可是其能屹立荆州多年不倒,自然有其独到之处。

比如说,仅仅南郡,章陵和南阳三郡之地便养了足足八万大军,除了士卒足够多外,荆州的武库里也囤积着各种装备,足以再武装两万大军,而荆州的粮库里更是有多达近八十万石的粮食。

对于孙策来说,最为紧缺的军事物资是马匹,而马匹刘表在章陵也有近万匹,这绝对是足以让孙策眼馋的一笔大财。

荆州的各种资产,无论在哪方诸侯的眼中,都是一块肥得流油的肉,即便这是块不容易吃下的肥肉,而孙策要想与曹操决一死战,自然是必须要吃下这块肥肉的。

轻咳一声,身着甲胄的孙策,终于开口了:“仲异。”

孙瑜听到孙策叫他,赶忙拱手出列,应道:“属下在!”

“将黄都督那边传来的军报给大家念念吧!”孙策开口命道。

“属下遵命!”孙瑜从袖子中拿出军报,端在眼前,朗声读到:“主公在上,统领五千兵马随黄都督水陆士卒万人,已达江夏郡下雉县,望主公率大军沿江而上,伺机消灭刘表麾下水军。”

孙策闻言颔首,将目光转向了武将中,说道:“公奕何在?”

蒋钦闻言一喜,大步出列,拱手应道:“属下在!”

“命你率本部水军沿江而上,伺机和上路军会合,与刘表水军决战,务必将其消灭在城池之外,记住,获胜后优先拿下章陵随县。”孙策下令道。

今日的江东水军可不是他第一次与黄祖水军作战的时候了,无论是水军装备,还是士卒数量,都不再是刘表麾下水军能够比得了的。

自江夏军落入孙策治下后,荆州水军已然是元气大伤,虽然又有恢复,不过也仅仅只不足万人罢了,再加上多为新募士卒,作战经验自然也比不上江东水军。

因此,孙策相信,江东水军是必胜无疑的!

得到任命的蒋钦拱手行礼,朗声说道:“属下遵命,必不负主公所望!”

望着他大步走出县衙,孙策点了点头,过了片刻,他又开口道:“子烈,命你所部即刻出发,领直驱南郡州陵,务必将其攻克!”

陈武闻言,领命称诺。

随县是章陵郡南方门户,州陵是南郡和江夏郡的东边门户,要想攻下这两个郡,江东郡就要先攻克这两个郡的门户。

在孙策的命令下达后,数十名斥候,骑着快马从蕲春县城疾驰而出,堂上的众人也已经走得差不多了。

而情报司主事吕蒙还没有走,最后离开的那些文武臣属,一见此景便明白了过来,显然主公和此人有什么秘事要商议。

“歇会吧,阿蒙。”

孙策命亲卫给吕蒙搬来一张坐塌,吕蒙行礼感谢后便入座了,但只搭上了一点,似乎随时都准备再起身。

见此情形,孙策也没说什么,随着他的威势越来越重,所有人在他面前都不自觉地变得小心翼翼,周瑜、太史慈,吕蒙等人无不如此。

“说罢,兴霸那边怎么样了?”孙策问道。

吕蒙拱手说道:“回禀主公,甘将军带领两千水军前去投靠后,刘表只任命其为华容县长,没有得到重用。”

没错,闲来无事的甘宁,在孙策打算在秋收之前出兵攻取荆州时,便自荐担任前去刘表身边担任卧底,等日后伺机而动,说不定能成为破城的助力。

按理来说,甘宁投靠孙策后,没有在战场上露过面,就和庞统出海了,刘表那边应该是不知道他到了江东的,但也许是刘表对甘宁感到不喜,他十分警惕地做出了防范,将其派到了南郡最边上的华容县担任县长,远离了襄阳。

孙策听了这话,微微皱眉,只见他抬起双手,轻轻地按摩着太阳穴,脑海中正思索着是否现在就让甘宁回归。

对于甘宁此人,孙策还是非常欣赏的,不然也不会一上来就给他封了个将军,在他看来,甘宁是一个十分率真之人,同时武艺高强,善于募集人马,率众作战,虽然脾气暴躁,但又不失为一个帅才,

《三国志》这样记载少年时的甘宁:“少有气力,好游侠,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群聚相随,挟持弓弩,负毦带铃,民闻铃声,即知是宁。”

由此可见,甘宁自少年时便是一方头目,聚众做出一些游侠之事。

《吴书》则记载:“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也,宁轻侠杀人,藏舍亡命,闻於郡中,其出入,步则陈车骑,水则连轻舟,侍从被文绣,所如光道路,住止常以缯锦维舟,去或割弃,以示奢也,”

甘宁“锦帆贼”的名头,便是由此而来,然而,若是觉得甘宁只是个喊打喊杀的贼人,那就错了。

《吴书》记载:“宁本章陵人,其先客於巴郡,宁为吏举计掾,补蜀郡丞,顷之,弃官归家,”

差不多是十八岁左右,甘宁担任蜀郡郡丞,这个年纪可以担任太守的副手,能没有两把刷子吗?

此后,甘宁先后率众依附刘表、黄祖,然而却始终不得重用,而到了孙策手下后,得到看重的他显然是很想报答孙策的赏识之恩。

于是孙策想让他护送庞统出海,他二话没说就去了,孙策说要攻打刘表,他就主动提出要做去内应,不得不说,当主公的都喜欢这样的属下。

一番思虑后,孙策还是决定让甘宁自己看着办吧,反正此次刘表必定是翻不起什么风浪了。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