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遗信

第一卷 统一婆罗洲 第2章 遗信

听到父亲离世的噩耗,卫忠华差点晕倒过去,他没有想到就这样和父亲错别,没有想到心中的英雄塔就这样轰然倒塌,没有想到今生今世再没有办法聆听父亲的训导,没有想到……

在卫忠华的记忆中,父亲是个硬汉,不管别人怎么指责,不管别人如何劝说,不管别人怎样警告……在荷兰人面前,父亲从来没退缩过;在卫忠华的印象中,父亲是一面旗帜,只要呼喊前进,兰芳人就会跟着他去迎接敌人;在卫忠华的感觉中,父亲如夏天的暴雨,对他很严格,对他要求很高,对他惩罚很多……但这融融的父爱,卫忠华还是真切感受到。烽!火_中!文~网

等到他平息之后,在母亲的指引下,进入内堂,父亲的遗像端正地放在堂中间,面对父亲的遗像,卫忠华伏跪在地上,久久不想起来,在他二十年简单历程中,父亲虽然和他相处的时间不是很多,虽然对他苛刻到极致,但是父亲的诸多教诲,卫忠华还是牢牢地刻印在心底深处,他从小就有个目标,以后要成为像父亲一样的英雄,这一切都因为父亲的离世,他感觉自己的梦也破碎了。

在母亲不停地劝慰下,卫忠华才踉跄地站了起来,他一起来就握住母亲的手,对她说:“妈,是谁杀了我父亲?是谁杀了我父亲?……”

在卫忠华的心中,父亲卫敏杰是一个英雄,一个保护族人和国人的英雄,他身体健硕,不可能因病而逝,只有一种可能,父亲被人下黑手了。

“我……我也不知道……不知道这是谁干的!你姐夫也没有告诉我……”在母亲断断续续的话语中,卫忠华得知父亲病逝的全过程。

原来,在今年的三月,父亲在巡视领地的过程中,遭受到敌人的袭击,遭受他们的毒箭射击。这伙蒙面人,为了射杀父亲,动用了一百人,而父亲身边只有十人护卫。一看到有敌袭,父亲就带着护卫连忙撤到旁边林地,这些杀手也冲击到林子里,把父亲包围了起来,他们不要性命地向父亲冲来,等到其他人赶到的时候,父亲已经身中数箭,回来后不久就离开人世了。

在这次敌袭中,父亲和护卫们虽然杀死了几十人杀手。看到士兵来援,剩余杀手全部决然自杀。查看这些杀手,发现他们都是面目全非的人,在他们身上找不到任何的迹痕,无法确定究竟是谁下手。只知道这些人是汉人,是帮会中的人,可是这附近有几十个帮会,想要查清楚很困难,直到现在还没有清晰的线索。

看来要找到主谋的人,不是简单的事情,卫忠华只好抑制复仇之心。他不会轻易放弃查找凶手,找到之后,一定会将他们的人头祭奠在父亲的坟前,让父亲安息。

“父亲,不管这凶手是谁,我都会把他们的头颅拿来祭奠您的。”

“父亲,不管参与谋害您的,有哪些人,我一个都不会放过。www..fhzww..com”

“父亲,不管查找谋杀者有多么艰难,即使耗尽我这一生,我也要将他们绳之以法。”

……

卫忠华跪在父亲遗像面前,心里默念着……

“忠华,这是你父亲给你的信,你父亲说过这信件只交给你,别人不能看。”还在啜泣的母亲突然走进里屋,拿着一封信递给卫忠华。卫忠华一看信封的口,确认没被打开过,卫忠华不知道父亲为什么把信件交给他,也不知道这其中有什么秘密。

父亲卫敏杰很少在家里说什么事,外面发生的事情,很多都是听别人说后才知道,他也曾问过母亲,母亲也不知道父亲在外面忙些什么。回到家中,父亲除了查看他和姐姐的学业,很少过问家事。

打开这一封信,信的字眼不是很多,卫忠华却感受到凝重。父亲在信中告诉他,是父亲不让母亲和姐姐给他写信,告诉他离世的消息,避免影响他的学业,要求母亲等他回来后,再告诉他情况,并且把这封信交给他。信中主要告诉卫忠华,用信袋中钥匙打开家中的密室,叮嘱卫忠华不要把其中的秘密告诉其他人,卫忠华这才知道高坪这个屋子,就是父亲以前的指挥部。

卫忠华拿起信袋中的钥匙,打开屋中的密室。母亲一看卫忠华打开密室的门,就跟他说,她去弄点吃的,卫忠华这时才感到肚子里在闹空城计,就对母亲点点头。由于这密室不允许任何人进入,连他的母亲都不行,善解人意的母亲离开,对卫忠华来说,还是挺为难得。

密室,这是一间地下室,非常隐蔽。里面的空间并不大,都是纸张、图纸这类的东西。

走进密室,在父亲的办事的桌子上,卫忠华又看到一封信,信封上写着“吾儿忠华亲启”的字样。如果说母亲交给他的信,只是叫他进入密室,那么这封信才是父亲真正的遗信,拿起这封信,卫忠华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沉重感。

卫忠华小心翼翼地打开这封遗信,父亲那熟悉的字迹又清晰地显现在他面前,面对这熟悉的字迹,卫忠华眼角含泪,如果没有这封信,他绝对不会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这一切也超出了卫忠华的想象范围,绝对骇人听闻,难怪父亲告诉他看后烧掉,不要留藏在世上。

父亲来至一百多年后的军人,要不是父亲的遗信,卫忠华绝对是不会相信的这是真的,只会把它当做一个笑话,现在看着父亲的遗信,他不得不相信起来。信中父亲述说他的穿越经历。

原来父亲是一百多年前的一位退伍军人,他在游览印尼的时候,随团来到东万律参观万人坑,听到兰芳共和国的故事,就独自离开旅游团,在东万律住了几天,没有想到有天早上醒来,他莫名其妙地来到一百年后的兰芳共和国,开始了他穿越之旅……

父亲是汕头人,陆军出身的,在军中服役二十多年后才退役,来到兰芳共和国后,和当地人的交流,没有语言障碍,这里很多人先人都是从潮汕移居来的。烽~火~中~文~网

父亲来到兰芳国,和很多人一样先去采金,五年之后,幸运地得到外祖父的亲睐,外祖父把唯一的女儿,也就是卫忠华的母亲,嫁给了父亲。外祖父也顺便把他的金矿交给父亲打理,父亲的管理很快改变了金矿的产量,收获比其他同行多了一倍以上,外祖父看到父亲很有能耐,把所有产业都交给父亲管理,在父亲的管理下,整个产业都得到很大的发展,在父亲来到这里十年后,他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商人。

父亲接着投资其他行业,开始种植胡椒、豆蔻等,还投资其他矿产,又经过五年后,父亲成为整个兰芳共和国数一数二的大商人。1876年,父亲被大家推举为兰芳共和国总长,接替刘阿生成为兰芳共和国第十一任总长,这时候,卫忠华12岁,他姐姐卫芸琪14岁。

成为兰芳共和国总长后,父亲开始整合共和国的军队,训练出一支2000人常备军,这2000人,是父亲亲自招募来的。

兰芳共和国原来没有常备军,虽说全民皆兵,真正到了作战的时候,多是那些大矿商出兵,这些士兵多是矿山护卫队。没有系统训练的士兵,连武器都没有齐全的士兵,如何是荷兰人的对手,跟荷兰人作战,才会屡战屡败。

父亲为了改变这种模式,他亲自招募和挑选士兵,把这些士兵集中起来训练。父亲原来有500人护卫,已经训练三年,他就带着这500人训练另外1500人新兵。训练士兵的费用,由共和国的商税来供养,多数是父亲掏腰包来垫付。并想办法从其他国家买来火枪,把这2000士兵武装起来,买来的火枪都是淘汰货,父亲没办法,只能通过严格训练来弥补士兵的战斗力。

有了这支士兵后,父亲就有了和荷兰人抗衡的力量。在以后的日子里,父亲正是靠这支军队多次击败了荷兰人,还把荷兰开办的东印度公司赶出兰芳共和国,兰芳共和国,也成为婆罗洲最重要反对荷兰人剥削奴役的政府。打败了荷兰人后,父亲还帮助其他人,和他们联合打击荷兰人,荷兰人在婆罗洲的势力大力减弱。荷兰人看到没办法控制婆罗洲,只好和以兰芳共和国为代表的自治政府进行谈判,就在这时候,父亲送卫忠华前往英国皇家海军学校学习。

直到现在卫忠华才知道,父亲为什么要送他前往英国学习,父亲只知道陆军训练,海军不是父亲的专长,他想让卫忠华毕业后,回来组建一支海军。陆军最多只能把荷兰人赶出婆罗洲,却没办法把荷兰人从南洋赶走,要想真正获得独立,就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海军。

成为兰芳共和国总长后,父亲在领地内除了强军之外,还扩大华文学校的规模,招收更多适龄孩子来就学,还从广东招募一些读书人来教学。对于这些学生,他们从华文学校毕业后,其中优秀的毕业生都会送到英语或者德语学校学习,然后把他们送外英国、美国和德国留学,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卫忠华只是他们中的一员,由于出外学习费用非常昂贵,所选拔的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人。

除了扩大学校,父亲还开办了很多工厂,这些工厂属于兰芳共和国,这些工厂现在绝大部分都处于亏本经营,父亲投入很多资金,有时候还要通过捐款来扶持这些工厂,国内的人就出现很多反对的声音,但是父亲依然继续增加投资,这些工厂还在父亲所派遣的人员手中,只是费用都得由卫家来支付。

父亲相信只要这些工厂建造好,就是他把荷兰人赶走的时候,可惜的是他还没有实现目标就离开人世,正如父亲信中写道,他是一个失败的穿越者,没办法实现中华民族兴盛的目标,父亲希望卫忠华能够接过他的任务,实现他的希望,别让他在九泉之下死不瞑目。

看完父亲的信后,卫忠华感到肩上突然沉重起来,他现在只是一个海军毕业生,如何能够把父亲未完成的事情全部担当起来,他对自己也没有多大信心。

父亲的话他不得不听,只好咬牙跪在地上,对着父亲遗像说:“我将穷其一生,献出我毕生的心血,也要完成您老交托给我的任务,让中华之光闪耀在世界的东方。”

说完他重重地叩了三个响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