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诊断立功,真不是刁难

手术过程中损伤血管,导致血栓?

有这种可能,但是与高热等症状有明显不符。

患者的手术部位在下肢,能引起短时间内出现高烧的原因并不多。

伤口感染化脓引发脓毒血症至少需要好几天,甚至更久。

李敬生苦苦思索之间,只觉得知识和经验还是太少了。

“对了,结膜下有瘀斑,会不会只是一个偶然现象呢?”

结膜下瘀斑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

导致结膜下出现瘀斑的原因最常见的就是败血症、淋球菌性结膜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这些病因基本都能排除。

李敬生的心血管内科诊断水平不高,但是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他算是有一定心得。

此时,华主任等人已经讨论出了一个结果。

“考虑到患者的胫骨头与关节连接处存在一定脓性病变,虽然做过清创,但是仍然怀疑引发了败血症的可能。”

患者目前的诸多症状确实与败血症高度相符。

现在又有着发病因素,华主任等人几乎一致支持这个诊断结论。

李敬生前不久正好掌握了皮肤免疫科,对免疫医学算是有了一些更深的见解和认识。

再加上心血管内科诊断也有一定水平。

普外科诊断同样有不错的基础。

这些都与感染科存在很大关联。

他认为患者是败血症的可能性非常小。

时间上应该不会这么短。

当然,不排除患者在手术前就已经发生了败血症。

但是这种可能也可以排除。

术前各项检查不做?

除非第二医院是个虚架子,管理方面存在重大问题。

要真这么烂,它也活不到现在。

所以,败血症的可能基本排除。

“美女,你帮病人检查一下腋下,看看是否存在瘀斑,可以吗?”

李敬生看向那个管床的护士。

本来要叫某某老师更好一点,李敬生与她不熟,连姓名都不知道,还是叫美女好了。

现在,对年轻女子的称呼,美女基本上成了一个通用称呼。

“可以。”

她点头答应了。

不过从她那不以为然的表情来看,同样觉得李敬生有点事多。

主任医师们都讨论出了诊断结果,你一个住院医师在这里瞎折腾啥呢?

逞能吗?

给患者检查后,她不由惊呼道“患者左侧腋窝存在大量瘀斑。”然后,她又检查右侧。

“右侧呢?”

华主任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

显然,这是一个重大发现。

考虑到病人是女同志,也没人想着去检查她的腋窝。

“右侧腋窝也有大量瘀斑。”

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对李敬生不由刮目相看。

华主任和吴教授等人不由再次重新思考患者可能存在的病因。

李敬生得知患者腋窝也有大量瘀斑后,立刻想到了一种可能。

“是脂肪栓塞,很可能就是它!”

虽然有了诊断结果,但是引起脂肪栓塞的原因是什么?

病理机制没梳理出来,李敬生也不敢冒然给出结论。

“华主任,我建议马上给患者做一个尿检和血常规,着重查一下是否含有脂肪粒。最好能够把呼吸机推过来并且准备好,患者的肺部应该存在较严重的水肿,而且病情进展特别迅猛,我怕到时候……手忙脚乱。”

李敬生这次说得更委婉一些。

“小李刚才其实给我提过一次这个建议,我觉得还没到那一步,就没有采纳。”

吴教授可能担心伤面子,于是解释了一句。

毕竟现在就算是傻子都能看出来,李敬生这个新医生很不一般。

人家虽然还没说出诊断结论,但是让查尿液与血液中的脂肪粒,这明显是有了诊断结果。

而且绝不是败血症。

还有,李敬生无论是询问患者的尿量是否减少,以及腋下瘀斑,都是一说一个准。

这份分析能力与判断能力,足够秒杀在场的阮小勤医生等人了。

就连吴教授都是自愧不如。

此时,骨外科医生办公室几乎倾巢而动,只要暂时没有临床任务的都过来了。

华主任在现场指挥抢救,都想过来表现表现,至少也能学习一些抢救经验。

毕竟在骨外科需要抢救的急危重症病例本身就很少。

欧晴岚本就肤白貌美,穿上白大褂以后,更加显白。站在那儿俨然就是一道靓丽风景线。

看着李敬生刚上班的第一天,就如同沙场老将一样厉害,风头甚至隐隐盖过了在场的两位主任医师。她看着李敬生时,不由异彩连连。

这才是她仰慕的男人。

面对歹徒时,毫不退缩。面对急危重症病例时,有勇有谋更有着强大的医学知识,表现极为出采。

实在太优秀了。

萧敬的目光有点酸,更多的是震惊。他也没想到新来的这个李医生,原来不仅仅会手法正骨,诊断居然也是如此了得。

最郁闷的要数秦医生了。

他已经公开宣称要与李敬生竞争,要抢欧晴岚这个佳人。

在财富、家境方面,他有信心秒杀李敬生。

在工作上,他之前自认为有很大优势。此刻真的上了战场,他才明白与李敬生的差距有多大。

而且不是他强,而是李敬生比他强大太多太多。

“立刻查尿液与血液,把呼吸机借过来。秦医生,你去借呼吸机,要快。”

华主任的目光直接锁定站在后面的几个年轻医生。

最终,秦医生成了这个跑腿打杂的倒霉蛋。

“要找哪个科室借?”

秦医生很郁闷,自己好歹是个总住院,跑腿这种事怎么不叫萧敬去干呢?

“去呼吸内科啊!赶紧的。”

华主任一脸不耐烦。

李敬生说到准备呼吸机时,表情和语气都非常严肃,这让华主任隐隐的有着一丝压力。

正因为李敬生在各方面的表现都很优秀,让华主任意识到,李敬生肯定不会随意乱说话。

现在就怕病人真的出点什么事。

“好的!我马上去。”

秦医生不敢怠慢,立刻飞跑着去呼吸内科。

“华主任,如果可以的话,我建议您立刻准备一些脂肪栓塞的急救药物。病人的呼吸频率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加快了三次/分钟。而且即便吸氧后,血氧数据并无明显改观。我担心留给咱们的抢救时间越来越少。”

李敬生再次给出一个比较中肯的建议。

近一年时间的诊所历练,让他变得沉稳、睿智。

做事情也是处处谋虑周全,不打没准备的仗。

这些能力,别说是二十几岁的年轻医生。就算是四十岁的医生都不一定能拥有。

“阮医生,伱立刻去准备。脂肪栓塞的急救药物清楚吧?”

“清楚!”

阮小勤要是连这点事都办不好,主治真的是白干了。

“李医生,说说你怀疑患者是脂肪栓塞的理由或者诊断思路。”

“理由倒是比较充分,诊断思路我还没想明白,让我再想想行吗?”

李敬生面对两位主任医师,还有多位年轻医生,两个护士,以及家属的目光逼视,他还真有些不自在。

“没问题,你慢慢想,什么时候想好了再告诉我和吴教授。”

华主任把病人的检查资料直接递给他。

“要查看患者的病历与治疗方案,可以直接去办公室的电脑上查看。”

“好的,谢谢您。”

李敬生能感受到,华主任对他很器重。

“老吴,你认为脂肪栓塞与败血症哪个机率大?”

华主任没有再理他,而是与吴教授直接在病房内展开新的讨论。

病人没有转危为安的情况下,华主任也不敢走。

“咳……这个嘛,脂肪栓塞的概率确实要更高一些。”

吴教授的老脸有些发烧。

不可否认,他今天被这个年轻医生狠狠上了一课。

李敬生的表现实在太耀眼了。

“长期骨折比较容易发生脂肪栓塞,这个病人要真发生了脂肪栓塞,一定要把病理查清楚,防止以后出现类似病例。”

……

过了七八分钟的样子,呼吸机还没借回来,病人突然发生肢体抽搐。

血压再次迅速下降。

脸色、手指、嘴唇更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绀。

吴教授赶紧调高氧气浓度,效果不好。

他要再次调高氧气浓度,李敬生赶紧劝道“不能再调高了,否则会适得其返。这时候上呼吸机是唯一救命的办法。”

吸氧的浓度不是越高越好。

如果过高,会发生氧中毒。

而且吸氧的浓度太高,反而会起到抑制呼吸的反效果。同时还会导致肺不张。

现在患者本身就已经发生了肺水肿,呼吸困难,再给予高浓度吸氧,相当于补一刀。

直接送患者上路。

吴教授肯定懂这些医学常识,但是在临床抢救的实践中,氧浓度需要灵活调整。他很可能缺乏这方面的实战经验,再加上看到病人马上有可能丧命,这才疯狂调高氧浓度。

经李敬生提醒后,吴教授的老脸再次一阵发烧。

“是我考虑不周。小秦怎么还没把呼吸机借过来,这可真要命啊!”

吴教授急得跺脚。

如果他一开始就采纳了李敬生的意见,也不至于现在着急。

还好,秦医生算是给力。

呼吸机在关键时刻借过来了。

“呼内的医生很仗义,听说咱们出了个危重病人,担心我们平时很少用呼吸机,特意跟过来帮着调试。”

秦医生还带了个男医生回来。

却是李敬生的熟人,呼吸内科的唐伟林医生。

也是木主任手下的一名优秀年轻医生。

“李医生,听说你现在加入咱们第二医院啦,恭喜恭喜!欢迎去我们呼内科做客哟!”

唐伟林看到李敬生,立刻笑着打招呼。

“谢谢,谢谢!病人刚才出现抽搐,缺氧症状加重了,先抢救病人吧!”

“好!”

唐伟林转头看向两位主任医师。

“华主任,吴主任,那我就直接弄了。要是早知道李医生在这儿,我也就不用过来了,李医生的水平很不错的。”

他还顺便夸了李敬生一句。

“弄吧!”

华主任早就急得不行了。

吴教授则是后悔没听李敬生的劝,现在就盼着患者能够挺过这一关。

对于唐伟林夸李敬生的水平很不错,两人深以为然。

刚才可是见识到了李敬生的高明。

给患者上了呼吸机后,低氧血症明显得到改善。

要知道,支气管镜、呼吸机都是呼吸内科的‘法宝’。

每个科室都有一些‘法宝’,各不相同。

骨外科连台呼吸机都没有,还要借,这也说明第二医院比想像的要‘穷’。

因为骨外科是一个创收比较好的科室。

当然,这也要看医院。有的医院虽然规模很大,但是骨外科业务开展得不好,创收能力自然就会弱很多。

“华主任,这里我也帮不上什么忙了,我先回门诊那边上班去了。”

李敬生看看时间已经过了一点,想必门诊那边的患者已经等得焦急无比。

“去吧!把你特招进来,看来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华主任看向他的眼神那是极度柔和。

“晴岚,我走啦!明天中午再来找你!”

李敬生还是挺享受欧晴岚此刻看他的崇拜目光。

那是对英雄的崇拜。

英雄难过美人关。

美人则是容易在英雄面前沦陷。

“嗯!”

欧晴岚一直目送着他离开,这才收回目光。

这一幕被华主任看在眼里。

他不由心头暗呼,李医生不但在医术上厉害,在谈恋爱方面也同样厉害哇。

这是什么时候把骨外科的第一美女医生给拿下了?

……

李敬生回到门诊室,患者果然排起了长队。

只要能够手法治疗,很多患者哪怕排队两三天也愿意等。

费用低,少受罪,恢复效果比手术治疗更理想,这些都是优势。

打钢钉与夹板,带来的伤害并不止手术切开皮肉这么简单。它对骨头的伤害几乎伴随终身。

好好的骨头钻n个孔,要不是没办法,医生也不会让患者做这种手术。

有一部分打钢钉,上钢板的患者治好后,可以行动自如,很少出现不适。

但是也有一些患者,做完手术后,当时康复了。

过个一两年,或者更久,然后出现骨头发生炎症坏死,感染化脓等等。

所以,与手法治疗比起来,手术治疗存在很大的缺点。

特别是需要内固定的手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骨外科医生也想了一些办法。比如患者做完手术后,等到康复了,大约半年左右,会通知患者过去做二次手术。

干嘛呢?

把打进体内的钢钉、钢板拿掉。

然后让患者的骨头进一步愈合。

异物留在体内的风险也就消除了。

从这里不难看出,手术治疗与手法治疗在原理上其实是相同的。

都是把断掉的骨头接好,让它长好。

只是手术治疗的工序更复杂,需要反复折腾好几次才能达到手法治疗的效果。

这也是为什么中医没落,被西医压得抬不起头,但是手法正骨却一直在多地有着非常不错的市场。

很受广大患者欢迎。

“怎么才过来啊?等下患者又该投诉我们了。”

徐医师黑着脸问他。

“帮着抢救一个急危重病例去了。没事,大不了我等会加班把所有挂了号的病人治完。”

李敬生中午的时候就因为加班多治了一个病例,其他病人觉得厚此薄彼,所以把他投诉了。

现在,他再次主动要求加班。

“还加班啊?”

陈医生在旁边苦着脸道。

李敬生不怕被投诉,徐医师也不怕被投诉,但是陈医生怕。

这就是有真本事与没真本事的区别。

陈医生可没底气对抗医务科。

随便给点处罚,他就受不了。

“患者拖着病躯过来不容易,对我而言,牺牲的只是一点个人时间。对他们而言,解决的是大问题。所以我会视情况加班。医务科真要不近人情,那就让华主任去解决。”

李敬生解释道。

“加班怎么啦?我们手法复位门诊的事,就应该由我们自己说了算。放心,中午那件事已经解释清楚了。不过你以后做事情要注意方法方式。”

徐医师很支持徒弟的这份医者仁心。

师徒俩一个比一个硬气,都没把医务科的处罚放在心上。

“那好吧,我坚决服从两位上级医生的决定。”

陈医生倒是把位置摆得正。

李敬生刚一入职,他就自动降到李敬生下面。

“抓紧时间给患者治疗吧!”

徐医师让黎丽叫号。

李敬生迟到了十分钟左右,看情形,他们应该已经治疗了一位患者。

病人拄着拐杖进来了。

不是别人,正是中午与李敬生起争执的那对夫妇。

丈夫说话还算比较礼貌,主要是患者的妻子有点不讲道理。

两人看到李敬生时,表情都有些不自然。

“是什么问题啊?”

李敬生倒是大度,并没有刁难这两人的意思。

当然,心里肯定有点膈应。

“骑电瓶车把脚摔断了,请你们看看能不能治!”患者陪着小心答道。

患者的妻子低着头不说话。

人嘛,都是这样子。

做了不好的事情肯定心虚啊!多少会有些不好意思。

“哎哟,这个伤得很严重啊!”

李敬生看过片子后,眉头紧皱。

患者和妻子一听这话,以为李敬生这是故意不给他们治。

“那个……能不能请您帮忙治一下!”

患者的妻子哀求的看向年长的徐医师。

“我这几天病了,身体不得劲,还得这位李医生给你们治才行。”徐医师一口回绝了。

患者的妻子听了这话,脸色变得有些发白。

她到得此时此刻才明白,自己的任性和冲动有多愚蠢。要是这里治不了,他们就只能去做手术。

“李医生,中午是我对不起,说话太重了一点,请您原谅。”

她为了丈夫能在这里治病,只能低头向李敬生认错。

“说话重倒还能接受,就是动不动投诉让我都有点不敢给你们治病。”

李敬生略有些冰冷的回了她一句。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