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王道,霸道,圣道,天道

号苍角,请见先生。

此话一出,本来欲走出书铺的小白脸儒生,脚步立刻就缩了回来。

小白脸儒生,在书铺观书已经很多天了。

可是见到顾墨的次数并不多,甚至直到现在两人都没有交流过。

不过,随着书越看越多。

小白脸儒生,对于顾墨的好奇与敬佩,就越发的深重。

因为,这些书,真的很好看,里面也真的有“大道”理。

一息,两息,三息……

号苍角足足等待了许久,可依旧未能得到答复。

你想见就见?

那我顾墨,岂不太“随便”了?

顾墨手持天书,坐于桌前不断回味着《太平要术》里的内容,只觉里面经文似乎直指大道。

说实话。

顾墨不太喜欢这个人,不仅仅是他身上透露着一股邪异,更重要的是,这个人有“鸿鹄之志”,换个说法,就是有“造反”的心。

观人如观书,《三国演义》里,有那么多人,可他偏偏却挑了张角,还拜其为师,得其衣钵。

这其实,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可张角,是坏人嘛?

这个问题,就见仁见智了。

但至少,顾墨不怎么讨厌,没有张角,哪来的三国。可也不怎么喜欢,乱世苦的终究是百姓,既得《太平要术》,何不潜心修行,一人砍翻一切,岂不快哉?

“别鞠了,现在都没回应,显然先生不想见你呢。”

“嘿嘿嘿。”

小白脸儒生如此说道,他笑的很得意。

显然看人吃瘪,十分满足他的恶趣味。

号苍角撇了一其一眼,并未理会,只是姿态摆的更低,再次恭敬道:“号苍角,请见先生。”

一息,两息,三息…………

又是许久,未曾有回复。

“嘿嘿嘿!”

小白脸儒生笑的越发得意了,那贱贱的样子,看的不远处的苟且,都想上前揍他一顿。

当初,两人因乞丐被抓那事,还没了结呢。

苟且于心中暗暗盘算,什么时候给这小白脸,狠狠教训一波。

“先生,不会见你的啦……你就算鞠到死也没用的啦。”小白脸儒生贱贱的说道。

“号苍角,请见先生!”号苍角没有理会,再次高喊道。

“你这人,怎么这么不听劝呢?我……”小白脸儒生得意扬扬的欲教育他,可就在此时,楼上传来阵阵脚步声。

踏!踏!踏!

顾墨身穿一身紫金色云纹绉锦服,持书卷缓缓自二楼走下。

号苍角,微微抬头。

仅仅只是一照面,眼眸之中便闪过一丝惊艳之色。

岁不过十六七的样子,双眸璨如星辰,一手持书,另一手负于身后,他屹立在楼梯之上,一身紫色衣物,轻轻飘舞,若水波流动,将其衬托的分外儒雅。

这种气质,难以形容。

号苍角只觉得眼前少年郎,有出尘之姿,有真仙之态,人无法揣度其深浅。

“号苍角,拜见先生。”

号苍角再度行礼,姿态越发低了。

“小子,孔秋,孔子的孔,秋天的秋,拜见先生。”小白脸儒生也连忙学着行礼。

虽然,顾墨的年纪看着比他都小。

可书中云:达者为师。

孔秋给学识远在自己之上的人行礼,并无不妥。

“古有刘备“三顾茅庐”,你都三拜三请了,我若再不出来,也太过傲慢了!”

顾墨微微摇头,叹了口气,继续道:“说吧,找我什么事。”

号苍角闻言,脸上不由闪过一丝惭愧之色。

可是他时间不多,若今日不能得见,以后未必有机会,如此交流。

“号苍角,谢过小先生传道授法。”号苍角一边说着,一边又又又行了一礼。

可真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顾墨都无奈了,轻轻抱拳,回了一礼道:“不必,这都是你的缘法。”

“学生,有几个问题,想要请教。”号苍角道明了自己的目地。

“说吧。”顾墨有气无力的回道。

“学生自一方古籍,得一段残缺圣人言,其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学生只参透其中一知半解,恳请先生教我。”

号苍角说罢,静待顾墨的回答。

好家伙!!!

顾墨闻言,心中不由一惊。

这句话,出自《孟子》一书,公孙丑章句上·第三节。

孟子,亦被称作:儒家亚圣,是圣人言,倒也没错。

只是让顾墨,不曾想到的是。

此方世界,居然也留存着孟子的部分作品、语录。

曾经,顾墨也曾想过,将《道德经》、《易经》、《孟子》等等,抄写出来。

不过仅仅只是有这个念头,便让其如遭雷击,触犯禁忌,更别提书写了。

儒道,于这方世间,可是具有伟力的。

文字、诗词,在儒修手中,皆能发挥巨大的力量。

“我知道,我知道!”

还未等顾墨发言,孔秋已经兴致勃勃的跳了出来,抢答道:“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阐明:【王道】与【霸道】。”

此言一出,顾墨与号苍角,甚至连苟且,都不由对其微微侧目。

“总结的不错。”顾墨赞了一声。

“倒也不完全是个小白脸。”苟且嘀咕了一句。

号苍角收回目光,他并不满意这个答案,继续追问道:“何谓王道?”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孔秋摇头晃脑的再次抢答道。

顾墨微微点了点头,这句话出自《尚书》。

大致意思是:不要不平不正,要遵循王道公平的法则;不要有损人害人的私好,要遵循王道正义的要求;不要为非作恶,要遵守王道正直的法则。不要偏私结党,要遵行宽广的王道;不要结党行偏,要遵行平坦的王道;不要歧路旁出,要遵行正直的王道。

换言之:民意即天命,天命即王道。君王不走正道,必然违背天意,失却民意。只有遵行宽广中正而又无形的大道,天下才会臻于大治、安宁太平。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