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春

财权、治理权李跃可以放一部分出去,但兵权和人事任免权、思想却牢牢抓在手上。

兵法有云,上下同欲者胜。

欲治其事,先治人心,上下一心,才能无往而不破。

几个主簿也全都忙的脚不沾地。

魏山处理山上各种纠纷,大到土地纠纷,小到鸡毛蒜皮。

周牵则如大管家一样忙里忙外,一个编户入籍就够他忙的,还要取卖私盐,以及准备即将到来的春耕。

徐成、梁啸一人镇守汜水堡,一人镇守洧水堡,一南一北。

曹堪镇守西北面的巩县,打造黑云山北面壁垒,手上还管着煤矿。

月姬带着山上的妇人们编织草衣、草鞋、草席等等。

就连辛粲也没闲着,山上的启蒙都交给了他。

虽然忙碌,却生机盎然。

每个人都在为黑云山的壮大而竭尽所能。

冰雪消融,春回大地。

张生野按照李跃的吩咐,小口蚕食,又弄回两百多匹健马,黑云山的骑兵部队基本成型,没有战马,用驴骡凑合着。

在石虎的严刑峻法下,猎场里的野兽多如牛毛。

凉州大败,石虎也没游猎的心思,渐渐疏于管理,这么大的猎场也管不过来。

这时代本就遍地野兽。

中原人口凋零,千里无人烟,到处都是无人区,各种野兽横行。

斥候们收获极大,一车一车的猎物被拉上山。zusi.org 狐狸小说网

幼年野兽被圈养在西山,成年野兽被宰食,皮毛被皮匠们收集起来制皮制革。

春秋时代,华夏先民便已经有了制革技艺,战国时代便会用天然的芒硝、明矾鞣制皮革。

忙碌起来的日子过的飞快,转眼冬去春来。

暮春之日,上巳之节,修禊事也。

魏晋时期,对上巳节的重视不在除夕之下。

农历三月三这天,男男女女春游踏青、临水宴饮、友人聚会。

不过黑云山没有这等闲情雅致。

为了不泄露山上的虚实,李跃采取进出管制措施,严禁随意下山,所以只能在山上简单的拜祭一下祖先。

一年之计在于春。

黑云山能不能在这乱世中撑下去,看的就是今年的春耕。

山上所有事务都先放下,男女老少全部下山,重开水渠,整理荒田,在田垄间搭建茅屋,铺设土灶。

去年大水,汜水堡上游的大片田地都被淹毁。

如今大水早已退去,田地经过淤泥的滋养,更加肥沃,稍稍整理,便再得一万三千多亩良田。

天然形成的塘堰中,一尾尾的肥鱼时常越出水面,吞食随风飘来的柳絮、草籽。

李跃见过汜水中成片的浮尸,对鱼有心理阴影。

但山上的人却没有任何估计,一箩筐一箩筐的抬回去,熬成鱼汤喝。

当年的汜水堡远不止这些田地,更上游还有很多田。

不过好处不能全占了,靠近郑家柳南堡的六千多亩良田,全都让给郑家了。

这個举动也赢得了郑家的好感,投桃报李,他们也送了一些种子和铁犁,还有三百多坛酱菜和肉醢。

酱菜跟后世腌菜差不多,肉醢则是将肉煮熟,剁碎,撒上盐、密封腌制。

李跃看着黑乎乎的颜色,闻着一股怪味,实在有些倒胃口。

京县令韩绪则派人来请求支援。

一场瘟疫,让京县元气大伤,种田的青壮都凑不齐,耕牛也没能逃过瘟疫。

李跃调了一千中垒营过去。

人情世故就是来来往往,一来二去,大家也就熟络了。

一场春雨后,期待已久的春耕开始了。

李跃原本想表现两下,激励激励士气,下了田才发觉根本没必要。

每个人都往死里干。

天刚刚蒙蒙亮,人就醒了,自觉的扛起锄头,除了吃饭喝水,一直忙到天黑看不见,才恋恋不舍的离去。

连五六岁的孩子都成群结队的捡柴,协助煮粥。

半夜还有人巡夜,防止野猪和鸟雀啄食种子。

第二天依旧如此,没有丝毫懈怠,勤奋的令李跃感到震惊。

这也说明他们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可惜历史长河中不是天灾就是人祸,想勤勤恳恳的耕作也不可得。

望着一个个劳碌的背影,李跃忽然感觉黑云山的兴起其实不难。

只需提供一个安稳环境,以他们的勤劳,自然会撑起一片天。

辽东慕容家的发家史也是如此。

辽东诸部,慕容家并非最强大的一支,又夹在高句丽、段氏、宇文之间。

五胡乱华,慕容廆刑政修明,虚怀引纳,厚待士人,设置侨郡安置汉民,北地流民不投高门大族出身的王浚、崔毖,反而纷纷投靠慕容廆,慕容家由是壮大。

慕容廆还撰写数千字的《家令》,教育子孙,是以慕容家人才辈出。

李跃拿出斥候们的猎物,繁重的体力劳动,没有油水是不行的。

还让煮粥的妇人尽量让粥稠一些。

孩子们在田间地头扯来野菜,洗干净后切碎,扔进粥里面,撒上盐,一股清香袅袅升起。

李跃看不上的酱菜、肉醢,在他们眼中却成了无上的美味,三百多坛眨眼就被分光了。

“孟子云: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将军如此,何愁黑云山不兴也?”辛粲摇头晃脑道。

这老小子有空没空就往自己身边钻。

不过这两个月,他的转变是有目共睹的,以前有事没事就把朝廷放在嘴边。

现在绝口不提。

司马家干的那些破事有目共睹,怎么洗都洗不干净。

“黑云山若能兴起,辛老亦功不可没。”李跃望着湛蓝天空敷衍着。

辛粲一脸荣光,干笑了两声,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来,“昨日……江东有密信送于老朽处……”

“哦?”李跃目光转回辛粲脸上。

黑云山能击败张遇,已经证明其价值。

江东不可能无动于衷。

以前山上封闭管理,信进不来,现在春耕,所有人下山,南边的细作们终于抓到机会。

李跃手上都是泥土,没接信,很明显是江东写给辛粲的,看不看,他都会说的。

辛粲吞吞吐吐道:“朝廷……对将军击败羯赵豫州刺史张遇一事深感欣慰,劝将军再接再厉……”

李跃一愣,“完了?”

“就这么多……”

李跃接过信,寥寥数语,多是激励之语,不过并不是朝廷送来的,而是西中郎将、假节、督扬州六郡诸军事、豫州刺史的谢尚。

之前他跟张遇眉来眼去的,现在张遇败了,黑云山的价值上来了,自然要转换一下目标。

假节、豫州刺史的名头加身,让他有资格对司豫二州的事说三道四。

不过也太小气了些,空口白牙,白纸一张。

而且信是递给辛粲的,明显是来试探自己的态度。

对羯赵不能以卵击石,对江东同样不能闹的太僵。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李跃望着辛粲,笑的犹如一头狐狸,钓鱼者,焉知不是被钓者?

“辛老回书一封,就说我李跃有心杀贼,恢复故都,可惜实力微薄,有此心而无此力,还望朝廷多多支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