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沉船堵路,死到临头还要贪

李自成夺了关中之后,将袁宗第的右营驻扎在商洛,此地就归了袁宗第麾下所有。

大顺军在此设卡,抽取厘金,充作军资。

因为商於古道商业繁盛,行商络绎不绝,使得单单税收,就足以支撑袁宗第的十五万大军了,甚至还有多余部分解缴西安顺都。

(李自成定都西安之后,才东进北京的。)

税收足以养军,袁宗第也制定了一系列维持稳定的政策,严禁军卒扰民。

诸番安民政策的推行,使得在天下战乱纷繁之时,商於这条商道,反倒是成了乱世里的一方天堂。

在历史上,不管是大顺军,还是大西军,亦或是大明军,只要后勤有了保障,并不会祸害百姓征缴粮草。

这也是所有汉人政权的通性。

一旦正常的税收无法保证粮草供应,三部都会选择从民间抢粮。

(这一点,无须忌讳,史书里记载的明明白白。甚至历朝历代,大都是这样操作的。)

然而,半个月之前,却有数千闯军占据了青云驿码头。

以往可以停靠的船只,也严禁停泊了。

除了行人之外,闯军严禁商贾在青云驿码头上岸。

这日下午,有一行十余艘船只组成的庞大商队,经过青云驿码头。小说

守卫在码头处的闯军,派人乘上小舟,告知青云驿不可停靠。

船队的船老大,和货主都答应的好好的了。

一行船只直行向北,朝着北方继续行驶。

哪知道,为首的船只刚刚走过最后一个码头,船身忽然一阵摇晃,然后有人惊呼一声:

“不好了,不好了,触礁啦!”

惊慌失措的声音,让甲板上的船夫都慌张起来。

下一刻,船上的船夫们顿时大乱。

“不好了,不好了,底仓破了一个大窟窿,堵不住了”!

“都快去甲板上啊!”

……

骚乱引起了码头边闯军的注意力,他们扭头看去,果然,那排在最前面的头船,竟然在缓缓下沉。

“军爷,军爷,大船触礁,还请行个方便,让咱们停靠一番。”

船头,货主弯腰作揖,对还未返回岸边的小舟祈求连连。

舟上的闯军士卒都还来不及反应,就见那大船已经坐沉在了航道里。

此时乃是初夏,丹江河水并不太深,沉入水底的大船,还能隐隐看见。

船上的船夫们,也纷纷爬上了高处,踩在甲板上,只露出了脑袋。

呼救连连!

此地航道并不宽,又是枯水期,一只大船沉底,顿时堵塞了航道,剩下的船只想走也走不成了。

纵然闯军不愿让他们停靠,也无可奈何了。

当下双方交涉一阵,闯军小吏只得去唤来上司,而王国兴等人也靠了岸。

王国兴给扮作货主的高文才使了个眼色,后者会意,数出两千两银票,捏在手心,拢在袖子里。

不多时,去而复返的闯军小吏,带来了一行身穿盔甲的闯军将士。

为首一人,骑着高头大马,身上铠甲鲜亮,显然是一个大将。

“谁是货主?”

那厮刚刚到来,就中气十足的吆喝道。

高文才走上前去,连连弯腰作揖:

“草民襄阳府人士高大成,见过将军!

好叫将军知晓,头船不幸触了礁,眼见是走不成了,还请将军行个方便。”

那将军翻身下马,凑到码头边仔细看了看。

却见水道里,果然有一个船只沉没了,桅杆都还在水面支棱着呢!

甚至,一众船夫,正在惊慌失措的连连呼救。

将军暗自点头,果然是一群触了礁的倒霉蛋。

他心中了然,嘴里却是道:

“非是本将不讲人情,而是上面有了严令,青云驿码头暂时不准商船靠岸,不是本将不体恤民情啊!”

闯军将军,说着冠冕堂皇的官方语言。

眼睛却看向了一艘艘装满货物的大船,贪婪之色在他脸上闪烁。

高文才朝着那将军凑去,却被随行的护卫拦下:

“站住!”

高文才急忙举起双手,示意自己没有恶意。

他任由闯军士卒给自己搜了身。

而那闯军将军,眼见这一切,也不阻止。

他一脸怜悯的看着在江水中挣扎的船夫,对于身边近在咫尺的闹剧,就仿佛没有听到一般。

高文才待军卒给他搜完身之后,伸手从腰间接下鼓囊囊的银袋,双手递给军卒:

“辛苦几位军爷了,江边潮气重,劳烦军爷们走一趟,小人委实过意不去。

这里有些许银沫子,还请军爷们买一碗水酒去去寒。”

为首的军卒接过银袋,随手掂了掂,发觉重量不对。

怎么只有十来两的样子?

尼玛!

这么多船,就给这一点好处?

他打开一看,顿时咧嘴笑了。

好家伙,这是一个肥肉啊!

银袋装着的散碎银子不算,更是还有好几片金叶子。

这可真是一只肥羊啊!

出手就是几十两白银!

他摆摆手,示意士卒放行。

……

那闯将见亲兵给高文才搜完身之后,这才扭过头来,哀叹道:

“百姓多苦,百姓多苦。

非是本将不近人情啊,实在是上面要求太严了……”

高文才凑近了闯将身边,腆着一张笑脸:

“将军慈悲为怀,草民佩服的很。

还请将军行个方便,让小的靠岸歇一歇。

兄弟们泡在水里,江水还凉着呢,都是一条生命,染了病,家里的顶梁柱就去了。”

他一边说,一边将一沓银票递了过去。

其实说是银票,只是约定成俗罢了。

大明法定意义上的银票,指的是宝钞。

这玩意早已名存实亡,沦落为擦屁股都嫌硬的废纸了。

商贾之间流通的,实际上是一种由大商人发起的汇票和存票。

比如高文才手中的这一沓,并不能当做现银使用,但是,只要拿到了山西,进入相对应的钱庄之后,就能兑换出银子。

那将军低头看了看,都是五十两一张的大额汇票,这一沓,约莫有三四十张。

出手就是两千两?

他眉头一挑。

这可是一大笔银子啊!

虽然这玩意只有去了相对应的钱庄、银号,才能取出来。

然而在这商贾众多的交通要地,想要变现也是容易的很!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